公文素材库 首页

处暑节气的习俗与活动

时间:2019-05-14 11:30:38 网站:公文素材库

熬过了炎炎夏日,终于等来处暑,意味着秋天即将到来,我们将有一个舒适的日子。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处暑节气的习俗与活动,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处暑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150°。

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节 气

我国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水稻成熟收割。

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气 候

一、气温下降

  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 

二、秋高气爽

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风)一场寒”之说。

三、秋老虎

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

四、雷暴活动

华南、西南、华西。

养生

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此时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睡眠以比平时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

尤其是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

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坚持午睡的好习惯,即使睡不着,但闭目养神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疾病预防

处暑,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过凉。

处暑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人们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说。

干燥的气候为一些细菌、病菌的繁殖与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应做好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工作,少到人多的地方凑热闹,必要时戴上口罩。

习俗活动

一、出游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二、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三、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

     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处暑节气的习俗与活动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917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