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18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评选材料,“爱”是沟通的桥梁,“爱”是转化的前提,“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爱”不应该只是提供给优等生的温床,而应该是培养所有学生茁壮成长的土壤。
【第一篇】
**,女,1963年出生,中师学历,1981年参加工作,现任小学语文一级教师。
从教以来一直在本村史务,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经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34个春秋,34年如一月,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小学毕业班语文班主任,**多年来自己感受最深的就是“爱”“爱”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对班主任来说又是一个应该时刻铭记的话题。“爱”是教育的纽带,“爱”是沟通的桥梁,“爱”是转化的前提,“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爱”不应该只是提供给优等生的温床,而应该是培养所有学生茁壮成长的土壤,为了把“爱”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育教学中我力求使每一类学生都能得到愉快的心境,巨大的动力,充足的机会,成功的喜悦,下面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爱”是转化的前提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头戏,班主任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做到把“爱”奉献给所有的学生,记得,我班有个学生叫朱晨,父母离异,父亲对她照顾不周,他经常逃学,同学们都嫌弃他,他渐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常常逃学和邻居孩子玩游戏,我经过多次观察、访问和他交朋友,关心他生活,帮他补课,给他讲道理,让他做父母的工作,后来父母复婚,家庭和睦,该生学习直线上升,使他深信老师对他的爱,从此有了转变,后来还当上三好学生,也考上了周至中学。
二、因材施教,让阳光和关爱洒遍班级每个角落。
解致远是我们六年级最聪明的学生之一,但本班也有不少差生,在教学中我注重集体教学和个别相结合,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两头,正确对待个别差异,使好学生能吃的够、吃得饱,又使差生能拿得起,邓佳伟,王保健等同学缺乏学习兴趣,自控能力差,我就多鼓励他们,多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找差距,想办法,朱晨、刘甜聪明好学,理解力和记忆力好,我就要求他们多看多读,多做课外题,这几个同学都曾获各科竞赛奖,高洁刚进六年级是全班倒数第一,我就和她谈心,鼓励她向先进看齐,本学期她已进入全班**名,所带班级在**年获得优秀班集体的荣誉称号,关爱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身心在德、智、体、美几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让每一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阳光般的温暖,这是我永恒和不懈的追求。
三、细心关爱,耐心帮助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却胜于母爱,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细心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杨帆前进,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育,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在我所带的班级里,始终洋溢这一般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比如,班级里有个女孩叫付欣妍,她学习很好,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是班里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助她练习胆量,我上课时经常提问她一些很容易的问题,并且课下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当我发现她朗读课文抑扬顿挫很有感情时,就让她带着大家朗读。给她机会,让她代表班级参加“中国梦”演讲,她竟然还获得一等奖,她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放学后,见到我她还悄悄的告诉我,老师我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我高兴地回答:“台上的表现就是你对我最好的回报”她微微一笑就跑了,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耐心的关爱,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活动舞台。
四、默默耕耘,不断钻研
从1981年9月,我就踏上了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我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教育献身的轨迹上,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的神圣无比。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我始终坚持不断的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学刊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做一名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总之,任教34年来,我格尽尽职守,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只讲奉献,历年来,我所担任的学科在全县组织的统考中总是名列前茅,辅导的学生在各项竞赛中多次获奖,**年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书信文化活动西安赛区中荣获优秀辅导教师奖,**年在周至县**年中小学“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中荣获优秀辅导教师奖,**年所带班级被评为县级先进班集体。我认为自己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这还只是一个开端,我自己决心再接再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
1.王 涛,男,48岁,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教师
从初登讲台到现在近30年,王涛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创新,引领学生唱着学、抢着学……“花样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学习体验。
他积极参与公益助学活动,被聘为两个网络公益教育项目导师,多次培训“国培计划”的乡村教师,新疆、贵州等地都有他送教的身影。
他对学生倾心呵护,被学生视为健康成长的守护者,坚持20年引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
王涛两度荣获郑州市文明班集体班主任称号,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实验和综合实践课程专家等。③2
2.王彩琴,女,53岁,河南师范大学教授
从教31年,她助人育人,一直坚守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一线,足迹遍布省内18个省辖市的79个县乡中小学校,始终致力于“职前—入职—在职”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创建“省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衔接论坛”,在全省创建8所“中小学教师发展学校”,助力中小学校进行教学科研指导和教职员工培训;创建“乡村图书室”,无偿资助贫困师生;创建“芹菜园读书社”,用行动感动并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互动过的中小学教师。
王彩琴先后获得全国首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首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专家等称号。③2
3.左其亭,男,51岁,郑州大学教授
从教20多年来,左其亭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需求开展科研创新取得丰硕成果,为建设人水和谐美丽中国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承担本科、硕士、博士教学任务,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被大学生评为“最喜爱的老师”;他注重改进教育教学方法,通过课程内容更新、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改革等方式,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他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引导。
他带领的郑州大学水资源与水环境教师团队,于2017年入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为教师发展与团队建设的模范。③2
4.任明杰,男,28岁,新乡市封丘县潘店镇大辛庄小学教师
入职以来,面对农村艰苦的生活环境,他用30万字的从教日记和20000多张照片及数百段视频,记录了一位特岗教师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
将留守儿童视为自己的孩子,他每天放学后免费为学生辅导。虽然每天7节课,但他还是在晚上抽空去家访。周末他带领孩子们看书、玩游戏,弥补他们缺失的爱,并写下30000多字的教学反思——《和花朵一起绽放》。
2018年2月,任明杰的网文《特岗教师生活记录》传遍全国,浏览量近70万,教育部新闻办、《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官微相继转发,他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事迹被全国知晓。③2
5.孙小霞,女,39岁,安阳高新区银杏小学教师
1996至1999年,孙小霞作为学生青年志愿者,为安阳县荣军院里的革命前辈志愿服务。第一次参加志愿者活动,她就暗下决心要为这些“最可爱的人”服务终生。
1999年参加工作至今,她组建了“小霞志愿者服务队”,带领老师、学生、家长,坚持到荣军院从事志愿服务活动。22年无怨无悔,她的善举影响着老师、家长和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先后有7000余人投入到“小霞志愿者服务队”,让这份爱的事业发扬并传承着。孙小霞因此3次入围“中国好人榜”,先后被评为安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首届安阳市最美教师、2017“感动安阳”年度人物等。③2
6.齐拓宇,女,45岁,兰考县谷营镇程庄小学教师
她不但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而且注重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她创新教学方式,利用网络课堂开拓教学新途径;募集创建网络教室,打开通向外面世界的窗口。两年来,网络课堂为这所乡村小学带来无限可能。
她坚守乡村教育,愿做一名擦亮星星的人,为乡村孩子链接更优质的资源,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她先后与上海互加、21世纪研究院、全国“小而美”联盟建立联系,为乡村学校引进了互联网教育,为谷营镇教育资源共享创建了Cctalk平台,最终成为2017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者。③2
7.张永华,男,55岁,周口市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
工作38年,张永华教了30年高三数学,所带的学生中有近200名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张永华的嘴角经常挂着微笑,跟他在一起总能感受到向上的力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只有一个肾脏,曾两次在“鬼门关”走过。
他不但传授学生知识,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对于文科生来说显得枯燥的几何,他会让数学变得好玩,甚至有趣。他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也操心学生的衣食冷暖。他积极组织开展导师制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他的带领下,有60多位年轻数学教师成了教学骨干。
张永华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河南省数学特级教师、周口市首届十大名优教师等。③2
8.张玉滚,男,38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
中师毕业后,张玉滚就选择了伏牛山深处的黑虎庙小学,拿着每月80元的工资,一干就是10多年。
张玉滚把自己磨练成“万金油”“全能型”教师,各个学科都要教。每门学科他都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
他想为学校建食堂解决50多名寄宿生的吃饭问题,由于经费不足,没钱请炊事员。张玉滚就说服在外打工的妻子回来给学生做饭,妻子的中指和无名指还为此被机器轧碎,成了残疾人。2014年9月,张玉滚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18年3月,他又被评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③2
9.张丽丽,女,41岁,黄河科技学院教师
16年的光阴里,张丽丽与3016名学生相伴,其中1/4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
她深谙“高校辅导员是做‘人’的工作”的真理——不远千里去探望患淋巴癌的维吾尔族学生,为学生带去了母亲般的温暖;地震后她不辞辛苦与重灾区学生一起寻找家人,给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对地震灾区身体残疾学生段志秀,给予亲人般的照顾和关怀……对学生的付出不求回报,她用自己的“舞姿”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温暖与呵护,并且始终如一、从不松懈。
2015年10月,张丽丽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辅导员。2018年5月,她又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③2
10.时 想,男,32岁,新蔡县李桥回族镇狮子口小学教师
2011年,时想任特岗教师,不断实践多种教育模式,努力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享受一样的优质教育。
他开展海量阅读,联系作家黄绎霖老师、新教育基金会为学校捐赠了“中山大学博学阅览室”和“新教育童书馆”,使学生小学毕业人均阅读图书量达300册。他还编写了校本教材6册,每天带领学生晨诵诗文经典,让经典滋养学生心灵。他联系VIPKID、传递童年等公益组织,为学校申请北美外教英语、音乐等在线课程,解决了农村学校师资不足、个别学科无法开展的问题。
时想先后被聘为周口师范学院“国培计划”培训讲师、童喜喜说写课程核心讲师,荣获TCL希望工程烛光奖、马云乡村教师奖等称号。③2
11.李万军、刘延利夫妇。李万军,男,41岁,平顶山市舞钢市杨庄乡长岭头村小学教师;刘延利,女,41岁,平顶山市舞钢市杨庄乡长岭头村小学教师
从2007年起,李万军、刘延利夫妇先后到杨庄乡山区雷庄希望小学、瓦房沟希望小学、长岭头小学支教。
数十年来,夫妻俩就这样一直走在支教路上,山里的孩子们在悄悄地进步,但是他们从不把成绩归功于个人。他们说,哪怕给山里的孩子带去一丝新鲜的空气,也是他们最大的快乐。为了山里娃能有更好的明天,他们即使在这里干一辈子也无怨无悔!
夫妻俩获得舞钢市优秀教师、舞钢市优秀班主任、平顶山市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③2
12.范国强,男,54岁,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在学生眼里,范国强是个严谨细致、亲切和蔼的老师,学生的毕业论文他会一个字一个字地改;在同行眼里,他是学术“大咖”,他的科研成果都是在超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取得的。
1993年,范国强一到河南农大就开始对泡桐丛枝病问题进行研究,实现了泡桐丛枝病防治等多项重大突破,成了国内顶尖的专家,被称为“破解大地绿色密码的男人”。
范国强先后荣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原学者、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首批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南省师德标兵、河南省文明教师、2015“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等称号。③2
13.姜金杰,女,46岁,开封市第十四中学教师
从教25年,姜金杰担任了23年的班主任。她每天5时30分起床、7时到学校,中午在校批改作业或辅导学困生,晚上7时才回家,一天在校时间达12小时。每次检测考试过后,她总是把试卷带回家批改,为了第二天能及时给学生评讲。
工作以来,她婚假、产假没休完就回校上课。她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好评,被师生和家长称为班主任中的“拼命三郎”。
姜金杰先后获得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所带班级曾被评为省文明班集体。③2
14.段永涛,男,38岁,济源市大峪镇第五小学胜利教学点教师
他说服妻子,把家安到离市区50多公里外的学校。妻子成了“编外教师”,帮学校做了许多保育、安全和后勤服务的工作。
他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免费接送和接济困难、生病的孩子。他潜心研究、因地制宜,在校园里开辟“翠竹园”“月季园”“草莓园”等,进行田园教育。
他贷款买了辆面包车,免费为学校运送建筑材料、采购食材,提供各种服务,让一个濒临撤并的乡村教学点得以生存、焕发生机。
段永涛先后被评为济源市文明教师、济源市首届“最美乡村教师”等。③2
15.赵素香,女,46岁,焦作市马村区工人村小学教师
赵素香致力于课改实验,她的班级被评为“河南省文明班级”“爱心教室”,她被评为“全国完美教室缔造者”。
赵素香先后主持、参加了国家级和省、市级课题15项研究并获奖,多次受邀到全国各地进行经验交流,走进高校给师范生、国培教师作专题讲座。
在农村支教期间,赵素香制作了两个班级书架和一个班级书柜,极大调动了孩子们读书的热情。她为每个学生家庭购买共读书籍,为孩子们捐课外书、文具,受到家长一致好评。
赵素香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教师等。③2
16.党志刚,男,59岁,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教师
创新教学,党志刚让自己的课堂成为一门艺术,说、唱、演、奏,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无私奉献,刚参加工作的他不忍看到学生生活困难,用自己的微薄收入资助学生;德才兼备,他在坠胡艺术方面的社会影响让许多人慕名求教,他真心相教,从不收费。
在他心里,教师是他的唯一身份,艺术是他的生命,学生就是他的孩子。而他犹如平凡世界里的一道微光,照亮了逡巡学子的内心世界。
近年来,党志刚荣获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等艺术奖项,2015年还被聘任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2018年2月,他谱写的河南坠子《长征托婴》,代表河南曲艺界参加中国曲艺节展演,获得一致好评。③2
17.郭朝阳,女,48岁,许昌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从教20多年来,盲人教师郭朝阳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学生身上。郭朝阳自己是盲人,但依然申请了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班主任工作。
在按摩教学过程中,为了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按摩手法,她天天亲身体会。每天4个班的按摩课下来,她全身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疼痛难忍。她几十年如一日,用心享受着这份痛楚。
如今,她的许多学生开了自己的按摩店,成了残而有为的人。
郭朝阳先后被评为许昌市优秀班主任、许昌市师德标兵等。③2
18.董晶晶,女,36岁,郑州师范学院教师
董晶晶从事的是特殊教育学院的聋人舞蹈教学工作。在学校的残疾人艺术团里,她每天坚持给学生进行辅导、排练。年复一年的坚持,换来的不仅是学生们艺术水准和专业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而且让她和那些特殊的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孩子们都亲切称她为“妈妈”!
近年来,学校残疾人艺术团多次参加全国各类、各项舞蹈赛事,并数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的舞台,取得一系列骄人的成绩:2015年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并当选中央电视台“出彩中国人”节目年度总冠军;2018年荣获“河南省最美大学生”集体奖等。董晶晶也先后获得河南省“大美学工”、全国第八届残疾人文艺汇报演出辅导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指导一等奖等称号。③2
19.翟珊珊,女,37岁,郑州市金水区丰产路小学教师
翟珊珊坚持把家访作为一把利器来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长期坚持家访,她总结出了家访工作的“四必访”、问题学生研究记录卡、家访案例集等有效方法,在真实的案例中探寻教育的规律,携手家长做好家校共育。她用耐心和爱心努力践行“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教师格言。
多年的家访经历,使她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经验做法。学校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名班主任工作室”。在她的带领下,团队定期开展活动,针对问题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结合家访记录表寻求解决方案。翟珊珊先后被评为郑州市优秀班主任、郑州市优秀教师等。③2
20.蔡宏丽,女,48岁,商丘市虞城县高级中学教师
从教28年来,她用无声的爱塑造学生的人格。她爱学生,学生把她当朋友分享18岁的秘密。她关爱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的学生被录取到国家重点院校。她自办家庭报纸《温馨家园》,自建家风传承艺术馆、家风传承网站,被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媒体报道。业余时间的她,奔走在“家风传承让生活更美好”等公益宣讲活动中,以一己之力影响着他人。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评选材料》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90318.html
- 下一篇:学习景龙呈精神心得体会范文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