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是我国的传统乐器,弹奏出的音乐不仅仅是乐谱上的音符,还有作者内心的情感与音乐中运行的意境,这些都给我们听音乐带来愉悦。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学习古筝心得:浅析乐曲意境和音乐情感。
音乐的演奏从来不只是音符本身。
在音乐中,存在着意境和情感两大因素,它们是音乐的最核心,且深埋在演奏技术的重重关隘之下。它们的重要性堪比乐曲的魂魄,有太多人曾在音乐中忽略了被深埋的这两个因素,从而使得乐曲只见骨架却不见灵魂。
我们作为一名音乐演奏者,在日益纯熟的演奏技术之后,更应深层地探究我们所演奏的乐曲与音乐的核心本质。
一名演奏者要得到这两个因素,需要学会意境的体会与情感的表达。虽然这说起来空泛不实,但它实际是一个可分析的、切实的过程。
我曾分析过何为“演奏者”,演奏者是作曲家与观众之间的媒介,也就是“乐曲”与“体会”两者的媒介、“初衷”与“目的”两者的媒介。
作曲者将自己想表达给观众的意境和情感,通过音符的方式交付予演奏者,此时演奏者即肩负着两项任务——体会与传达。体会乐曲意境,传达音乐情感,承上且启下。
而曾有许多的习筝者疑问,自己往往被困顿于第一步——体会乐曲意境。
我认为所谓体会乐曲意境,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把握乐曲的大方向。也就是例如《渔舟唱晚》的柔和,不能与《战台风》的铿锵混淆,这是乐曲意境最易懂的解释。
至于我们如何能在不同乐曲中准确把握此点,不外乎于要先充分了解乐曲的作曲背景,描写的故事、情节。就如《临安遗恨》,我们不能不知道它谱写的是岳飞的传奇,如《林泉》,即是描绘山林涌泉缓急交错的画面。像这样的曲目背景,是万事的基础。
其次我们需要走进自己所了解的这个背景中,把自己在演奏时的大脑空间进行替换,让自己仿佛置身战场囹圄或山水之间,码头抗争或乌蓬渔歌。这时乐曲意境的体会,就显现雏形。至于想象出的每个场景的准确细致程度,也与个人理解力和对音乐的感知力息息相关。
有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有了意境和背景,成功地“承上”之后。我们就要把自己所体会到的背景,转化成情感,传达给听众,这便是所谓的“音乐情感表达”。
凡是人,定会有情感。但怎样把情感融入到乐曲中,这一步较难。这是包括我在内的万千习筝者,不断琢磨和完善的要点。
音乐情感遍布每首乐曲,不论低级别与高级别,演奏者为儿童或是成人,都不可疏忽了这点,且应都有能力做到。
但曾有人质疑说:“Ta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才经历了些什么?如何能把高深的情感表达出来?”这句话也有理,但我不赞同,我认为情感的表达并不一定需要经历。虽说亲身经历确实会使表达更加准确,但就如《临安遗恨》中表达的故事——谁又如岳飞一样经历过生死呢?那此曲之情岂不是无人可以表达?其实并非如此。
演奏和练习的经验告诉我们,情感是可以通用并且转化的东西。人世间的基础情感,无非流传多年的“喜怒哀乐”。而若对于尚未经历复杂情感的少年演奏者,这样的“四原色”便足够调和出较为准确的情感表达。
当我们尽所能细致地体会、了解了人物情感与背景,随之被其触动,与曲中人物感同身受,达到一种“共情”。这个时候欢喜、悲愤等情绪便随之而来。再当自己百感交集地去演奏时,乐曲就绝不是没有灵魂的了。
但有许多演奏者,因为深谙乐曲情感的重要性,而想尽办法用刻意、做作的方式“做”出音乐情感,以丰满乐曲。可我们知道,任何“情”皆非无病呻吟,而是以真情流露。以此可得,乐曲的情感绝不是“做”得,而是自然而然。
遂对于情感造诣的高低,也就因人不同而异。如果一定有“做”的成分,所谓需要“做”的地方,大概是在“有情”之前做出的努力。一旦进入乐曲,就要抛开所有的“做”,自然地表达自我。
是人皆会有情,所以我们无需妄自菲薄。只需在平时极尽细致地去了解,阅读与曲目相关的书籍文献,历史背景;在闲余时间从曲目背景中延伸体会,用旅行、采风的方式,多置自己于自然景色之中,像这般从生活中汲取种种“素材”,多使自己被感动,从而在演奏时转化为不同的情感。
只有保证自己的感动源源不断,才能让观众收获感动。我也曾无数次作为观众来欣赏演奏。知道一次好的演奏的乐曲中,一定包有内涵。只有有内涵地演奏,才能让听者引起共鸣,从而调动起内心属于自己的感动。可能是会心一笑,可能是一抹清泪,便就是这份传递的终点了。
我们用音乐中意境与情感两个因素,把自己浸泡透彻,再去感染别人。这过程中有着理性的输入和感性的输出。看似深奥不可解,其实动情最简单。
一旦我们的乐曲中有了这样的血肉灵魂,那么在琴弦上击荡的,就不再只是单单音符,而会是倾诉不尽抑制不住的无限之情。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习古筝心得:浅析乐曲意境和音乐情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91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