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18年小学教师暑假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精选4篇

时间:2019-05-14 11:49:42 网站:公文素材库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于教学有什么感触,能跟上学生的思想吗?在暑假有没有进行阅读、补充知识?下面小编带来的是2018年小学教师暑假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精选4篇。

篇一

“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老师,就让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吧!生命于我们只有一次”。是啊,作为一个老师,我们有没有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呢?有幸拜读了于永正老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这本书,是于老师的从教五十多年的全面总结,是一名小学教师在教坛上辛勤耕耘数十年的心得与经验。这本书,语言平实,事例鲜活,读来令人愉悦,也让我受益匪浅。怎样做才会深受学生的喜欢呢?

书中告诉我们:要想让学生喜欢,首先要喜欢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喜欢老师。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记忆犹新:

第一,做“甘草”。甘草只是个比喻,于我而言,虽不十分贴切,倒也挺有意思。甘草的特性一是:性温、味甘。所谓的温即温厚,而且是温中有善。性温让你在脾气上来的时候,懂得控制,学会要冷处理;做到温而不猛,更要注意对学生因材施教和心理的调和。甘草的特性二是:要包容他人,尤其是孩子。于老师说到,以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看到的都是优点;以挑剔的眼光看别人,看到的都是缺点。

第二,激励!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只要蹲下来看学生,牢记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这句话,就很容易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不同的教育方法,会让我们有想不到的收获。

第三,把课上得有意思。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课堂始终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把课上好,是我们最重要的“看家本领”。有了这个“看家本领”,想让学生不喜欢老师都难。于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深受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我虽是个平凡的小学英语老师,却也希望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大家都知道“教无定法”,我们虽然任教学科不一样,但在教学方法上是融会贯通的。于老师的这本封笔之作我收获颇多!在他的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创造性得以激发,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就连那些平素很“笨”的学生也似乎变得聪明了!书中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向我们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所在——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作为教师,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 每个学生都渴望老师喜欢他。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件小礼品……尊重是做人的原则,微笑是一张永恒的名片,掌声是有力的赞美,信任与期待也是表达对学生关爱的一种方式。是的,调整好心态,把握好尺度,推己及人,多换位思考,我们的课堂定会绽放别样的光彩。

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一定是最美丽的,但一定是和蔼可亲的;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一定是孩子王,但一定是有着独特的魅力。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被于老师“性温” 、“ 包容”、“调和”的品质所打动。我钦佩,我折服,钦佩于老师的智慧,折服于老师的中庸。生命的长度我当不了家,但生命的宽度由我说了算。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教师,就让我们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篇二

暑期认真地读完了《孩子早期阅读》,当我一看书名,便觉得不下这本书!一方面,对于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教学自己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自己的女儿马上要上一年级的了,平时觉得给她读绘本时没啥好讲的,尤其是一些“无字书”。所以,看到如此有针对性的书本,总想细细品读,取其精华,学以致用!

《孩子的早期阅读课》这本书介绍了约3—9岁的阅读指导,重点介绍一、二年级的阅读指导!“如何引领孩子阅读、理解和表达,如何指导和评价孩子的作品,书中例举了30多幅孩子的写绘作品进行分析,精选儿歌童谣、绘本、童话故事、儿童诗80多篇,并介绍了世界著名儿童专家的观点,有很高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因此,本书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如何选择文章或书目,到不同书目的教学策略,再到学生的反馈,这一整个过程不仅有理论上的支撑,更有许多案例可供我们学习!

例如书中举的一位史老师上晨诵的课例,老师先让孩子们配乐读,读完后出示从孩子们上周晨诵美丽作品。学期初每个孩子都准备一个白本,然后将每次诵读的内容贴上面,等到学期结束,每个孩子都拥有一本厚厚的晨诵册。在很多课例你会发现,低年级的阅读虽然阅读种类没有那么多,但总是充满浓郁的趣味性!通过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培养孩子无限的阅读兴趣,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啊!

当然书中大量的案例,也常常引人深思,如果是我上这样一节阅读课,我会怎么上!这些案例全都来自一线教师的课堂,所以对于我们的教学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也希望自己在这本书的帮助下今后在教学低段教学时能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篇三

作为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一直是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代国学大师林语堂,用邠王守礼的口吻,将那段时期的历史,加以艺术化的渲染呈现给我们(之所以说是艺术化的渲染是因为书中部分情节与正史并不一致,对这一部分内容我持保留意见)。

唐太宗李世民有着雄才大略,开创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文中说他深仁厚泽。奈何人有失足,马有失蹄。为了同时保全两位皇子的性命,他立平庸的晋王治为太子,而这无疑将皇室乃至整个唐朝都置于危险的境地。晋王治,即唐高宗,虽不失为一位良善少年,可他骨子里怯懦脆弱的一面却在他上位后暴露无遗,这一性格中的弱点被武则天“利用”,唐高宗也因此成为武则天踏上皇位的垫脚石。

在《武则天正传》中,武则天被塑造成一个野心勃勃,狡诈刁滑的女人。武氏说:“皇帝有一匹骏马,无人能驯服。我向皇帝说,我能。只要给我三件东西:一根铁鞭,一个铁锤,一把利剑。我若不能用铁鞭制伏它,我就用铁锤,若还不能,我就用剑刺进它的脖子。”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武则天超乎普通女人的冷静果断,她的性格特征在“上位”历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唐王朝就犹如她手中的那匹马,被驯服得服服帖帖。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动用了一大批酷吏,大批忠臣被贬谪,遭到迫害,奸佞小人对她曲意逢迎,享尽荣华富贵。面对这一切,一批有志之士揭竿而起,骆宾王在著名的《讨武氏檄》中就写道: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意思是,一杯的乾陵黄土还没有干,六尺高的太子孤儿可托给谁人!这篇文章充分表达了他的愤慨之情。然而最终讨武兵败,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武则天的淫乱后宫被不少人所诟病。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武则天收男宠和其他皇帝纳妃收妾是类似的,但在男权至上的古代,武则天的这一做法就受到后人的大肆批评。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无奈的事。当然武则天的这一行为我并不深以为然,只是认为我们应该用更加公平的眼光看待而已。难道女人就不该有野心,不能像男人一样掌权,甚至拥有自己的世界吗?武则天用她彪悍的一生昭告世界,她不愿做一个平庸的女人。为了实现她的皇帝梦,她处心积虑,因此她从一个不受宠的才人,爬到了妃子的位置,再到皇后,最后成为女皇,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展现了她勃勃的野心。实际上林语堂在这本书中几乎将武则天骂了个遍,不留半点余地。知乎上有人评论此书仿佛就是一个男人在嫉妒一个女CEO的彪悍人生,这一评价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篇四

 社会上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而这种幸福的感受从何而来,来源于那一种长期的修身养性,来源于精神上不断超越,超越自我,逐渐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不断打造幸福的人生,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体会。对于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形式有两种,即常态的肉体形式和内化的精神和心灵维度。大诗人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就很好地诠释了生命的这两种形态。对于常态的生命来说,空气、阳光、食物和水是必需的养料;而对于精神和心灵维度的生命来说,它需要的养料来自于读书。为我们教师肩负着一种特殊的历史使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需要在精神和心灵层面涵养学生,通过对其潜能的开发,让其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从而实现生命的飞跃。 

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那么教师应该读什么书呢?读书应有所选择,经典能不断滋养人的精神和心灵;而非经典的书不但不能滋养生命,反而会损害和破坏已有的文化积淀,产生负面作用。所以读书要“有舍有得”。舍弃那些三流的“下品”,选择那些一流的“上品”。大家都知道犹太人很了不起,可你知道吗,以色列这个犹太国家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他们的孩子一出生就舔舐涂着蜂蜜的《圣经》,从小就知道书是甜的。这个民族能历经磨难而不垮,处身包围而不败,与热爱读书至关重要。是经典滋养了爱因斯坦,马克思这些犹太伟人,成就了以色列这个特殊的国度。俄罗斯也是一个爱好读书的国家,人均年读书55册。在俄罗斯的车站码头机场,俄罗斯人捧着名著等车候机的场景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恐怕俄罗斯的崛起于此不无关系吧?我们也偶尔看见国人候车(机)时手拿书刊,可全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之作。据统计我国人均年读书不够5册,这就是现状。如果教师还不喜欢读书,或读下乘之作,则何益之有?我们常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想这好书就应该是经典。经典不会过时,因为他们的“思想是永恒的,他们的思想可以穿越时空,慰藉不同时代的天下苍生”。当我们每天都用经典来滋养我们的精神和心灵,那我们的生命将是何等灿烂。 

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读书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知道怎样读书。有的人会说读书谁不会?我也曾这样想,但现在看来,我们的读书还真的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否则你也读了不少的书,怎么效果并不明显呢?并没有从根本提高你的生命质量呢?恐怕与读书方法和原则把握不准不无关系吧。我们很多教师在备课上花了很多时间,可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是教师只关注教材文本与教参文本,“没有超越教材和教参的属于自己精神文化的东西”。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经验,特级教师的教案我们原封不动地拿来,可课堂上却往往捉襟见肘,破绽百出。什么原因?就是我们本身的文化素养不够,不能尽得其妙矣。而一个文化积淀很厚的教师,他也会看教材和教参,但“他更关注课外更大范围的文化”。由于读书他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和思想,就能够“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进入教学如有神”的境界。

最后,我想说:力图要做到的只是我的想法和目标。只有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让阅读深入我们的内心,渗入我们的灵魂和血液,这样的阅读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阅读福。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年小学教师暑假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精选4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9132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