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十九大精神,因为里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能够帮助我们的祖国更加的强大,要彻底践行。下面是带来的2018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征文汇总【5篇】,希望你们会喜欢。
1.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征文:校准实干的精神坐标
时代需要榜样引领,榜样是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从王彦生到李林森,从涂红刚到曾建,从卢玉宝到杨汉军,不同的榜样有着不同的特质,但忘我实干正是他们所共同拥有的精神底色。实干为新时代书写了生动注脚,构建起共产党员永不过时的精神坐标。
涵养不失本心的工匠精神。没有一颗沉淀淡然的心,难以将工作做到极致。杨汉军曾走访全市137个局级单位,谈话4000多人次,人称“陀螺干部”;卢玉宝经手的每份材料,都精益求精、严格把关,人称“卢细心”。 《格言联璧?处事》载:“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一生只做一件事,惟其一心一意,才能久久为功。若没有发自肺腑、始终如一的热爱,难以身处艰辛,也能甘之如饴;若没有心无旁骛、物我两忘的专注,难以身处芜杂,也能方向明晰;若没有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韧性,难以身处逆境,也能持之以恒。点滴中方见执着,平凡中追求卓越,唯有简单的坚守方能铸成匠心。
砥砺不惑于行的专业素养。组织工作是一门科学,有着自身规律和内在特质,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专业性。新时代对组织工作的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组工干部只有克服和消除“知识透支”和“本领恐慌”,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才能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提高专业思维,着力增强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使之扎根思想、融入血液、行于工作、现于行动。要培养专业能力,通过定岗压担、多岗轮换、应急磨砺、跟班帮带等途径,精准弥补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要涵养专业精神,始终保持对待事业、使命、职责的敬畏和负责态度,切实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淬炼不畏艰险的责任担当。为实干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是组工干部的最大担当。杨汉军创新干部培养选拔机制,309名“狮子型”干部进入储备库,近150名被安排到重要岗位;王彦生提出“无功就是过,有错就追究,末位遭淘汰”的干部管理理念,凭党性凭实绩选人用人。改革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烫手山芋”,只有选用那些有魄力、有担当、敢闯敢干的“狮子型”干部,才能攻破新征程上的“娄山关”“腊子口”。要公心对待干部,坚持以事识人、因事择人,注重选用那些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困难矛盾面前勇于担当,解决难题时有思路办法,能够打开局面、开拓创新并卓有成效的人,让埋头苦干、实绩突出者脱颖而出,让不干实事、投机钻营的人晋升无门。
2.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征文:克除“码头文化” 扎紧制度“笼子”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码头文化”一词既是首次被习总书记使用,也是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
明清时期,漕运发达,码头林立,各种依托于码头成立的帮派应运而生,“码头文化”逐渐兴起。“码头文化”虽然内含“四海之内皆兄弟”等积极正面的江湖豪情,但更多地是包含排异排外的圈子意识、你争我夺的底盘意识和夸财炫富的江湖习气等。
封建王朝官场拉帮结派横行,“码头文化”长盛不衰,其中“拜码头”无疑是最典型的形式。新任官员初到某地,要向该地或该部门的高级官员进贡一定的财物等,以请求给予方便、施加保护或加入圈子等。清人昭裢《啸亭杂录》一书中记载:“乾隆时期,巨贪和珅权势滔天,凡入京赴吏部应选的官员,都以能谒见和珅为荣。山东历城县令某某给看门人贿赂两千两银子,才被允许长跪和府大门前,等候和珅”。
由此可以窥见, “码头文化”何其容易滋生助长腐败,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国家肌体。从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的“汉大帮”,到现实生活中已经被清理的“西山会”,无一不显示了“码头文化”是诱发腐败的大染缸,更是恶化官场生态的催化剂。因此必须坚决抵制所谓的“码头文化”,净化官场生态政治,防范“塌方式腐败”。
斩断“权力之根”,防止权力过渡集中。个人权力的过渡集中导致“一言堂”的存在,从而形成了权力的“码头”。破除“码头”,就必须明确“一把手”、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的权力和责任分工,更要建立健全完善党委议事施政行为公开的制度机制。减少临时动议和改变决议等行为,坚决按规矩议事,用规矩论事。让懂规矩入脑入心,让守规矩管人管事。此外,在遵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建立政务公开制度,在适当范围内公开,接受监督,杜绝权力的暗箱操作。
剪除“利益之枝”,加强双重监督机制。在《朋党论》中,欧阳修断言:“朋党之说,自古有之……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码头熙熙,皆为利来。先有羸弱无力的监督监管,才有意志薄弱的拜码头者,进而有沆瀣一气的利益集团,因而必须加强监督管理。一是要加强体制内监督,人大、政协、纪检监察部门履行好监督职责。二是要加强体制外监督,为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保驾护航。把权力限制于监督的笼子里,码头上的尸餐素位、中饱私囊者无处遁形。严格做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清除“滋生之土”,大力弘扬党内民主。“码头文化”有其独特的历史传统与社会心理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封建思想曾经统治中国数千载。要彻底铲除码头文化,就要大力发扬党内民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思想建设,革除掉部分党员干部头脑中残存的“码头”思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新理论武装头脑,用新思想引领发展。
3.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征文:常修“三心” 情暖桑榆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一年来,北京市门头沟区委老干部局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围绕完善管理、服务关爱,通过学习培训、交流研讨和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支部自身建设、增强党员党性修养、提升干部履职能力,教育培养老干部工作者常修“三心”,争做“学习上的有心人”“业务上的用心人”“老干部的贴心人”。
做学习上的有心人,理论学习凝心聚力。党支部认真设置课程内容、重点打造教育品牌,“五学”“三讲”“三动”相结合,组织党员干部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五学”,是指班子带头学、支部集中学、党小组分组学、个人自觉学、引导老干部学;“三讲”,是指支部书记讲十九大专题党课、离休干部到红色基地讲爱国党课、单位公众号“党课五分钟”栏目讲微党课;“三动”,是指党员干部动手制作课程教案、动嘴参与学习讲授、动笔转化经验成果。全年党支部共组织学习12次,党员干部撰写学习心得52篇,完成队伍建设和老干部业务方向调研报告3篇。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提升。
做业务上的用心人,岗位练兵练出能力。开展“小教员上讲台”业务经验分享活动,要求每人在参加市区两级组织的专题培训后,结合自身岗位,向全体人员分享学思践悟中的好方法、新体会。打造链条式一体化工作格局,建立并执行各科室日常信息共享和月度业务交流制度,穿透科室分离、业务平行的“壁垒”,收拢五指、握紧拳头,形成服务老干部的“最强合力”。构建“传帮带”机制,请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与青年党员干部“结对子”,针对业务实操、具体问题“传道授业解惑”,谈心谈话勉励青年人在各自岗位上不怕碰壁、敢于尝试、深耕细作。形成了钻研业务、岗位练兵、提升能力、提高效率的良好氛围,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比学赶帮蔚然成风,队伍履职尽责效果更加明显。
做老干部的贴心人,亲情服务务出实绩。筑牢“亲情服务”意识,每名老干部工作者负责联系4至5名离休干部,持续做好跟踪服务管理,摸排老干部需求,开展针对性服务,老干部满意度得到提升。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活动,结合重大节庆,举办文艺联欢会、书画作品展览、体育比赛等,展示老干部昂扬风采,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定期组织体检、走访慰问、特殊关爱等活动,与老干部面对面、心连心,零距离传递温暖。建设“三员”品牌队伍,有效运用老党员先锋队、老干部宣讲团、“京西阳光”微信群等平台载体,鼓励引导老干部们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好声音,做十九大精神的“宣传员”、社区WW的“安全员”和为区域发展献策的“建言员”,老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正能量成效凸显。
“争做老干部的贴心人”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既是强化业务学习的创新平台,又是凝聚党心人心的有力抓手。通过品牌创建,老干部工作者为老服务感情增进,服务意识自觉增强,助力绚烂夕阳绽放夺目光彩,为做好新时期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迈出了坚实一步。
4.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征文:沙场练兵啃“硬骨”,能政善政做“砥柱”
去年6月以来,在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一批年轻干部响应区委号召,响应区委号召,深入一线解决具体问题,啃起了“硬骨头”。他们实地走访,劝导企业淘汰落后纺织产能;他们精神抖擞,遍寻淘汰喷水织机的整治良方。
十九大报告提出:“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为年轻干部成长明确了方向、指明了道路。有的年轻干部下基层,只为“镀金”。把基层作为向上升迁的“跳板”,对基层缺乏归属感、责任感,基层工作“走过场”,“挑肥拣瘦”,对“硬骨头”更是不闻不问。殊不知,“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是年轻干部成才的“练兵场”。沙场练兵,年轻干部就得学会啃“硬骨”、汲“骨髓”,才能铸就一身钢筋铁骨。
勇担当,练就敢啃“硬骨头”的“好胃口”。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胸怀。基层工作中,轻重缓急皆有,选择“轻、缓”,留给自己的空闲时间会很多;选择“重、急”,可能会遇到“硬骨头”,不仅难“啃”,还有“崩牙”之险。有了选择,部分年轻干部就会“挑食”。“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若林则徐不敢担当,就不会有“广州禁烟”“虎门销烟”流传于世;若鲁迅不敢担当,就不会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新时代年轻干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不应该“挑挑拣拣”、畏首畏尾,而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迎难而上,以舍我其谁的魄力主动担当,才能练就敢啃“硬骨头”的“好胃口”。
勤学习,铸就能啃“硬骨头”的“好牙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啃“硬骨头”,须得“牙口好”。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是年轻干部不可避免的成长路径,更是自我完善、用知识武装到牙齿的有效过程。年轻干部要啃好工作中的“硬骨头”,就必须“走出院子、扑下身子、撸起袖子”,在“田间地头”勤奋学习。拜人民为师,把群众当“先生”,把实践做“课本”,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从基层工作中汲取政治营养,从群众交流中学到处事之道。最终获得“活知识”,学到“真功夫”,掌握“硬本领”,铸就啃得动“硬骨头”的“好牙口”。
善思考,探索啃下“硬骨头”的“切入口”。基层工作,“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如何把握用“针”方向、掌控穿“针”力度,秀出基层美丽“画卷”,考验的是年轻干部“穿针引线”的“巧劲”。但年轻干部往往阅历浅、经验少,面对工作中的“硬骨头”,时常感觉张不开嘴、下不了口,闹得自己面红耳赤、手足无措。庖丁解牛,全靠得其“法”。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年轻干部除了深入学习、广泛涉猎外,还要善于思考,认真开动脑筋,将历史的总结、他人的先进经验融入己身,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将学习思考所得运用在啃“硬骨头”上,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工作方法,探索出啃得下“硬骨头”的“切入口”。
勤政廉政是基础,能政善政是关键。年轻干部在“练兵场”上“啃好骨”,“汲精髓”,才能切实提高从政能力,才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好中流砥柱。题的“四讲”活动,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发挥在脱贫攻坚中的堡垒作用,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5.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征文:在驻村工作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是对每名党员干部的政治要求、工作要求。在同步小康“第一书记”驻村工作中,我将从以下方面学思践悟、深学笃用。
针对原文学习,拓展理论深度。一是认真研学报告。十九大报告通篇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性、时代性、人民性、创新性,是一篇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只有认真研读32400余字报告原文,才能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才能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把握这一思想的重大历史贡献、丰富内涵和真理力量等报告精髓。比如,报告主题68个字,旗帜鲜明、字字千钧。比如,在报告中出现的一些高频词,“人民”203次、“现代化”47次、“新时代”37次、“科技”17次,这些词每一处的使用都有不同的意境,只有结合报告原文才能精准领会。二是认真研学党章。大会通过的修改后的党章,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体现了党的十九大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部署,是管党治党的总纲。要认真研学党章原文,从标点到一字一句的修改中,领悟精神实质。三是认真研学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教材,要下功夫认真研学这些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总书记在参加大会贵州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做好贵州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用心体悟,大力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结合实际学习,提高民生温度。一是深刻领会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判断,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实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问题,这反映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也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要始终牢记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紧扣主要矛盾的这一变化,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在驻村工作中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深刻领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部署。十九大报告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等7个方面作出了部署。这既是战略部署,也是做好民生工作的遵循。在驻村工作中,要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把好事办好。三是用心有情推进农村民生事务。我所在的黔东南州麻江县青山村有2513人,现有贫困人口664人,是全省深度贫困村。驻村以来,我高度重视教育扶贫,争取8万余元现金和物资,通过助学金、赠送学习用品到组织考入高校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开展教育帮扶。4次组织群众代表200多人次到外考察产业发展学习,教育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在村里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对特困老人、特困家庭和残疾儿童给予资助,对“6.14”受灾家庭和50户困难家庭进行慰问,协调省红十字会近10余万元的物资分发到困难群众手里。协调省公路局200多万元已建成坪子、小冲、岩寨通组公路,方便400余人出行。协调团省委党团活动室项目资金5万元改善村组织办公电脑等硬件条件,方便群众办事。协调省水利厅落实将军坪组群众饮水项目和青山河防洪堤坝建设项目近170多万元。近期,再次对全村困难群众进行走访,对贫困户进行查漏补缺,现正按照程序拟把吴宗林等5户14人纳入国家贫困人口系统进行帮扶。当前,正组织按照“六个小康”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全村26户危房改造已动工24户。组织青山、高碑、黑土冲三组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下月将迎接县组织的现场观摩。
突出重点学习,加快脱贫速度。一是开展“大宣讲”。要通“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等形式深入群众宣讲十九大精神。通过“大宣讲”,有针对性地宣讲十九大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医疗、教育、住房、产业、基础设施、保障兜底等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进一步动员群众、鼓舞群众、引领群众。比如,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我们要从中把握农村政策走向,充分用好政策红利。报告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这为下步青山村立足土地资源脱贫攻坚提供了政策支撑。二是发起攻坚行动。按照计划2018年底青山村将整村脱贫,现在时间紧任务重。近期再次组织村支部、村委会落实“五个一批”脱贫户,明确发展生产脱贫一批164户、异地搬迁脱贫一批10户、生态补偿脱贫一批4户、发展教育脱贫一批70户、社会保障兜底一批72户,进一步细化脱贫途径。组织研究落实村办集体鱼塘、猪圈、竹荪茵大棚的管理办法,设计好相关利益链接制度,确保村集体经济从“空壳村”出列。近期组织村合作社流转土地,在高寨组、将军坪组种植中药材博落回200亩、地蓝100亩,红蒜90亩,增加群众务工和土地流转费收入。用好用活政策资源,补贴发展庭园经济229户贫困户每户2千元、155户非贫困户每户1千元,通过特惠贷增加贫困户65户每户4千元收入。通过多种途径增加贫困户收入,确保今年拟计划脱贫的87户322人脱贫。十九大胜利闭幕后,我即邀请全国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贵阳市白云区牛场乡蓬莱村党总支书记何正富同志到青山村进行2天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并对全村发展进行“把脉”。下步准备通过“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模式,以发展休闲农业加快坪子组开发,带动70户贫困户250人发展。三是强化党支部作用。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积极推动村党支部融入到青山村、小堡村、靛冲村“三村”联合党委工作,学习借鉴三穗县颇洞联合党委经验,推进村党组织建设和产业规模化发展相互促进。认真开展“党支部带领、弱村变强村,党员户带头、贫户变富户,金种子带帮、产品变商品,合作社带动、农民变股民”的“四带四变”创建。在村党支部继续深化“讲政治、讲公心、讲奉献、讲发展”为主题的“四讲”活动,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发挥在脱贫攻坚中的堡垒作用,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征文汇总【5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91407.html
- 下一篇:透过医学学习癌症文学感悟生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