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活中,很多时候并不畏惧失败,失败只是一种磨练,让自己看清楚还有那些不足之处。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大学生记者编辑实习工作情况总结,快来看一看,也许你用的到。
前几天学妹问我是否可以写一篇实习心得,心里有些惶恐,毕竟在我们兰大新闻院中,确实有不少优秀的人,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在个人兴趣特长和一些技能特长上都有不错的发展,但是仔细想想写一篇实习感想或许更说得过去,而且在西北角这样一个我们新闻院的平台上,谈谈个人感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姑且讲一下实习方面的事情,也希望有更优秀的人分享自己的实习经历。
谈起实习,这是我第二次的实习经历,目前我手上干着两份工作,一份是在朝阳永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做财经编辑实习生,这是一份正常而平凡的工作,工资150元/天,工作时间12:00-20:00,周末双休,一个月下来是3000元的工资,作为实习生的工资,在上海不算高也不会太低;另一份工作是在《中国经营报》做实习生,不需要坐班,也没有专门的记者带着做,但是可以和各领域的主编随时沟通,发掘选题,请求帮助或者跟着某个老师一起做选题,没有基本工资。这两份工作加起来,不轻松却也不至于太累人,大概从9:00开始,下班后加班一两个小时基本可以把一天需要做的事情做完。这也是我目前的基本情况,和第一次相比,一以贯之的,我继续朝着财经新闻的方向走,从《21世纪经济报道》到朝阳永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经营报》,也是我从大二走到大三,从开始的一时冲动到现在变得更稳重,也有些自己的挫折和收获,特别是从第一次实习,算是比较“惨痛”的经历,也让自己知道成长道路上的挑战和幸运。
第一次实习是从2017年6月份开始的,当时的自己对新闻也比较迷茫,特别是“新闻无学”下,面对自己未来的角色定位和找寻自己角色的意义充满了疑惑,加上一时冲动的情绪,在校友群里看到师姐在发招实习生的消息,就在网站简单学习做了个简历发过去。
我是直接在邮件正文码出来的简历,不免有些粗糙,但是师姐收到后竟然还夸奖我做的不错,6月中旬接到师姐的电话简单面试后,7月初就挎着大包小包去了北京。同时由于本来对于财经领域的兴趣,在年初的时候,我就考取了证券从业资格证,也或许是这一点成为我后边能相对容易踏入相关财经媒体的砝码。
踏入北京,特别是对于我这个第一次来到北京的南方人,激动又充满着期盼,觉得这两个月是充满干劲的,然而现实却给我泼了一身冷水,当然这是后话了。来到这里的第一件事情——找房子,在北京这样一个大城市,要找到便宜实惠的房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最后借住在两个师兄家里两个礼拜,实在不好意思,就在北四环的地方找了个1600元/月,10平米左右的地方就住下了,好在有空调和WIFI,这在盛夏的北京还算过得去,接下来就是比较固定的实习程序,见到师姐后陆陆续续开始搜集资料、编辑、写稿,每天7点骑小黄车到地铁站,坐二三十分钟地铁,赶在9:00前到报社(这是师姐对我的提示),师姐一开始建议我,实习生该有实习生的态度和作为,坚持“早到”“晚退”,同时也要尽可能找事情做,有一个学习的态度,这些我也能理解,因为这不仅是帮助新人快速成长的严格训练,也更是帮助报社储备、培养后备人才打下基础。也因此,我获得的不是给别人端茶、送水、点外卖一样的酱油角色,这一点也是我特别庆幸和感激的,同时这一点也是我“惨痛”经历的开端。
一个新人进入报社,我缺乏的能力太多。首先是写稿能力的缺乏,虽然报社没有具体的字数规定,但是正规的稿件少于2500字,带的老师都不一定给过,特别是针对一个全新的选题,当天上午布置的任务,12:00之前,从搜集资料,整理并分析相关数据到最后的完稿需要递交给师姐过目一遍,如果已经搭建了基本的框架,有了看得过去的逻辑和数据,下午继续对细节进行完善;第二是对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能力的缺乏,对于财经媒体,师姐也一开始也教导,要拥有数据的思维,如果缺乏数据的支撑,作品不能说服别人;如果缺乏对数据的解读能力则不能挖掘数据形成的背后原因,也不能形成比较好的稿件。我也不断的从各类数据统计网站和相关的研究报告中寻找数据,结合所给的选题找出彼此的关联性,一步步建立自己数据源,虽然不能做到像程序员一样利用软件语言海量抓取并自动生成数据图表,但是也慢慢开始用自己最笨的方法去写一篇数据和逻辑基本过得去的文章;第三是采访能力的缺乏,一个新人和一个经验丰富的记者,这一点恐怕是最需要时间去积淀的,在报社的时候,我所看到的实习生,他们都是一个采访者,然而他们所有的采访资源都是带着的老师给的,他们只负责坐班打电话,相反如果真的需要自己寻找采访资源,你会觉得比你一天写五六篇稿件还难!从后面师姐带着出去几次实践,我才知道真正的采访资源是跑出来的,不仅通过参加各类的发布会、论坛,同时也要积极的“推销”自己。“推销”用的也许不准确,但是任何采访资源的建立自己都要让它成为一个程式化的东西,然后不断凝练成为自己真正的资源。
在那段时间,我涉及的题材有消费数据解读,相关企业布局,人才竞争等,属于相对宏观领域的,这些选题看起来简单,真正操作起来却很难,至少对于我来说。简单的原因是这一部分的数据是相对容易找到,也比较容易从脑海的某个片段找到一个结论,难的原因是要把你找到的数据结合采访资源落实成新闻稿件,当然这里数据获取的相对容易,也并非真正容易,一些行业数据的统计不仅难以找到而且还要多次对比,这对于大多数熟练百度,却没有专业的数据源的人来说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当然最具挑战性的是采访源的问题,如果给出一个关于产业布局的选题,我们能有哪些采访渠道呢?也许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高校的老师,但是哪些高校又是哪些专业的老师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而这也是一个记者最需要时间去积淀的。
那时带我的师姐是比较严格的,用她的话说,她不想让她带的实习生像别人一样打打电话一样就完事,对我也是一样。“早到”“晚退”也是这样,同时在她的“高标准”和我的低作为之间也形成了一个矛盾,我也不止一次因为文稿质量问题,工作安排的问题被师姐批评。最严重的一次是,晚上八点钟回到家,手机一放感觉自己就是世外人,结果当天因为稿件问题师姐连续打了不下十个电话,回过去已经快十一点,师姐也不得不给我背锅,同时劈头盖脸一顿,眼泪差点掉下来……
不过现在想想,如果真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并且与另一个专业结合起来,这样的经历真的是庆幸了,至少我做记者的时候,手机是一定不能离身的。
第一次的实习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虽然两个月的锻炼不能让我在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上有多少改变,但是在对待记者这样一个职业,该有怎样的态度和决心,自己还是要掂量一下。另外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曾经我是希望从事财经媒体的,然而第一次实习经历过后,那些“惨痛”的经历让我有些后怕,然而当我再次尝试地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却感觉到一种平稳,因为我自己也在这些实习的经历中知道成长的幸运,就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是选择去逃避,而是反过来问问自己还有什么能做的?是不是还能再坚持一下?在这样一步步的反思中,平日里那些空谈也会在切实的行动中逐渐消解。
再说一说我自己对新闻和记者的看法,可能很多人认为记者的工资低还养不活自己,但现实是,很多媒体是养不起记者的,从某种意义来说,我认为记者会越来越成为一个稀缺的资源,因为这个职业是需要沉淀的,特别是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媒体与其他业务的交叉性也会更强,当然这样的门槛也会越来越高。以我所了解的财经记者为例,最基本的可能是对经济事件的报道,比如中国一季度GDP发布,央行逆回购;进而可以对公开的经济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析整合成为相对有趣味的新闻稿,比如城市消费能力排行榜,中国独角兽公司区域分布图;更进一步的,可以针对一家公司的战略布局从关联数据挖掘整理找出新闻点,进而展开对一家公司战略布局的深度报道,如XXX公司金融扩张之路;随着专业性结合的越强,一个优秀的财经记者也可以达到证券分析师的门槛,并做出相关的研报和解读。这样的能力在目前的市场上是十分稀缺的。另外关于人工智能的问题,我不认为一名有着优秀能力的记者会被AI代替,至少在信息壁垒的破除上,光靠百度,你也不一定能查出一家公司的内部资料,在一些关键的信息壁垒上,人的笨方法其实比机器更有效。
现在回想起自己的大学时光,也不止一次会想起兰大,特别是母校冬春两季灰白色变更的萃英山,时常出现在自己脑海中。我也经常会想起在那个“山沟”里轻松漫步的场景,或者直接窝在宿舍打一天的游戏。兰大的夕阳也会特别美,还包括在那里发生的点滴感动的事情,这也是我怀念的。当然,步入大学的我也有这样的情形,第一年失望,第二年麻木,第三年……,其实走出来,会发现兰大是值得我们去骄傲的,在第二次寻找实习单位的过程中,我也接连去过《国际金融报》、《投资报》以及现在的《中国经营报》,报社的领导不止一次提到我们新闻院,而且还有不少优秀的师兄和师姐为人所称道,我想这就是前辈们给我们闯出来的天地吧。同时,在外面的职场,我们完全可以自信地作为兰大人去学习和成长,毕竟我们也从来没有比别人更差。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大学生记者编辑实习工作情况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92404.html
- 上一篇:工作实习中对大学生活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