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V是监测、报告、核查的衣意思,这个机制应用于各行各业,在信息化建设中,你有什么感悟?下面小编带来的是MRV机制应用于信息化建设的心得体会。
MRV是碳排放监测(monitoring)、报告(reporting)和核查(verification)的过程机制。监测指确定计量的排放边界、种类和水平,报告是对排放的核算与结果输出的过程,核查是对监测和报告的检查、取证和确认的过程。控排企业按照健全缜密的MRV流程进行操作,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碳排放量和强度,完成控排企业的配额履约。
按照国家MRV机制要求,结合自身碳排放管理需求,采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在系统中自动实现控排企业碳排放数据核算、报告、核查和统计等功能。MRV作为信息化系统的技术支撑和主干骨架,需要与信息化手段进行深度融合和创新。
MRV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是一个较为新兴的技术和管理创新,需要一个反复推敲、验证和完善的过程,在与新技术手段交融的摩擦碰撞中有如下体会:
1、 确定碳资产管理需求
如果把信息化建设比喻为培育一颗大树,那么到底要怎么管理碳,就是这颗大树的根,是必须把握的根本。
通过充分的前期调研,设计碳资产管理需求,按目标分为满足碳排放核算与履约的基本管理需求,以及为实现碳资产交易增值服务的高目标管理需求。
2、 开放灵活的模块设计要求
在MRV机制存在不确定性和未知风险的情况下,如何把握MRV制度建设的基本脉络和精髓,制定适用性强、灵活可调和可拓展的系统模块,是决定这颗大树是否茁壮成长的树干网络,应将碳资产管理需求落实到功能模块。
MRV机制中较为明确的部分设计为基础模块,不确定性的部分设计为可以自由组合的小模块或功能组件,以便随时调用组合和修改。
3、 数据采集与报告方面
这部分是这颗大树的绿叶,是将需求落实到可操作性系统的重要环节,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难点。
首先碳排放监测最重要的环节是数据的采集,需要综合考虑并协调各方面因素来设计,包括碳资产管理需求目标、基础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兼容程度、各方的工作量和难度即可行性、以及MRV政策要求。如果碳资产管理目标较高,基础数据库建设较完善,建议采用高频率多指标多维度的自动抓取方式。但大部分集团已有的数据报送系统不适用采集要求。如果采用人工填报,则填报模版的设计成为重点,极大的考验大型集团的管理能力。
在报告方面,目前国家和各省份均有不同的数据报送系统,年度报告形式各异,如能实现与国家或地方的系统对接,那自然一劳永逸,但臣妾做不到,雄心勃勃的青年说把目前国家和地方的报告都拿过来,照着一样做一个吧,臣妾有心无力,折中的办法是按照较为普遍采用的报告形式设计输出。如果集团型企业为管理优化碳资产,需设计按月度,甚至按周输出含有关键指标的简报。
4、 核查的设计难点
核查的设计相当于这颗大树的花朵和果实,这棵大树长的茁壮与否,主要靠这部分的设计来检验。
集团型企业信息系统的核查指的是内审工作,首先是管理流程的设计,需要结合MRV的逻辑顺序,以及与第三方的外部核查安排,设计从碳排放产生到确认全过程的管理功能。
第二是核查的技术设计,V是核对计算用指标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主要方法是对计算排放的指标进行多来源多方位的交叉核对,然而由于MRV机制不完善,地方政府、第三方机构及审核员对核查标准的解读不同,且不同企业交叉核对证据形式不一,证据材料量多,手动填报企业和审批人员工作量较大,因此给核查功能的设计增加了难度。
5、 系统开发水平和硬件配置的限制
技术开发水平和硬件设施决定了实现功能的程度,是孕育大树生长的土壤,影响了与MRV的深度融合。
例如在核查阶段,设计自动抓取交叉核对证据中的相关数据,与计算值进行自动数值验证,用以减轻审批人员的工作量,但是由于多样化的交叉核对证据形式,很可能由于系统开发水平不同导致无法实现此功能。另外如果系统的服务器配置较低,则无法完成较高频率的数据采集和核算工作,这与系统开发的预算是否充足有关。
以上是对MRV机制下碳排放部分的系统设计的一点感悟,不包括对配额管理的系统设计的分析,然而配额的管理缺一不可,如果将配额管理元素引入,则需与MRV机制下的排放系统中自动关联,是一个更为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MRV机制应用于信息化建设的心得体会》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92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