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学校都会有很多优秀教师,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下面小编带来的是优秀乡村教师胜扎拉子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胜扎拉子(鲁几惹古惹)同志,男,彝族,中共党员, 1950年12 月10 日出生于**省**州**县原西溪河益吉乡,先后在**县补尔乡补尔村小、和睦乡依子村小、四棵乡直木史村小、四棵乡免岭子村小、四棵乡中心校、西溪河中心校、地洛乡迪尔村小等任教过,现已退休。自参加工作后,他多次获得“**县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1992年获得“**州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994年获得“**省优秀乡村教师”荣誉称号。
默默耕耘 无愧于心
1950年,胜扎拉子出生在**县一个小山村里,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家住高寒山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家境一贫如洗。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在小小的三尺讲台上,度过了36个春秋。36年来,先后在7所学校工作过,品尝了教学中各门学科的滋味,所待过的学校都是**县边远贫困山区,但他始终坚信教育科学理念,爬山涉水在那一条条又弯又陡的山路上。在采访中,他淡然一笑,轻轻地说:“回过头来想想,虽这一辈子都是在教育事业工作中辛勤耕耘,但我觉得无愧于心,因我为党和人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用的人才。”
九年民师 不辱使命
还是民办教师身份时,胜扎拉子先后在两所学校任教过,共任教9年,前3年在拖觉区补尔乡呷且村小学任教,后6年在西溪河区和睦乡依子村小学任教。那是从**中学刚毕业后的他,响应党的政策“知青下乡”回乡务农。1971年,由于当时当地师资力量非常薄弱,连一个正规小学毕业生都很难找到,因此,根据工作需要,由他所在的生产大队队长赤黑吾日同志提名,其他各队队长的举手表决,经人民公社和学校领导同意,当上了拖觉补尔乡呷且村小学民办教师,并担任这所小学所教班级所开设的全部课程。之后,搬迁到西溪河区和睦乡依子村,公社和生产队又推他担任那里的民办教师。就这样,一干就干了9年的民办教师。
那时候,国家每月给他的薪水只有3元加上每天记8分的工分,而工分到年底才分配,且10分工分最多按0.5斤粮食兑换,家庭生活十分艰苦,因此,遇到星期天和假期,学生能够正常休息,但他不能休息,必须得参加集体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人又年轻,思想出现了波动,差点不干这教育工作了,但村里穷、落后,没有文化就没有更好的生活,眼看着那些彝族娃娃都已经超过上学年龄还在“捉迷藏”。看到这些情景,他实在忍不住,于是就硬着头皮,撑起腰来,继续坚持干起来了这民办教师职业。
那个时代,各方面条件都差,但他想,既然继续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必须全身心投进去,不辱使命,全力为乡亲父老做出更大贡献。当时,他看到山里娃娃没有衣服穿,浑身冻得瑟瑟发抖,便想方设法为娃娃们添置衣服。他的工作量相当重,除了任教所有科目外,还要承担学校的后勤工作,而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和学生打成一片,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好朋友,特别是课间休息时,和学生一起做操,一起游戏。在教学中遇到疑难问题,他全凭自学和不耻求师来予以解决。他还到学习极差的学生家,坚持夜晚辅导,深受学生家长欢迎。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学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进步。他教出来的学生中有个叫胜扎陈勇的学生,在四年级时参加过**县组织的一次知识竞赛,获得全县第一,其所在班级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以上。这个班是胜扎拉子任民办教师以来所教出的成绩最最棒的一个班。
以推优方式,由民办转为公办的教师一批又一批,可胜扎拉子却迟迟转不到正。1980年,通过正正规规的考试,他以全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转为公办教师,结束了9年的民办教师生活。
倾心教学 苦中有甜
自1980年8月起,胜扎拉子以公办教师的身份被上级组织调往**县四棵乡任教,先后在直木史村小、马岭子村小、四棵乡中心校任教。无论在那所学校,他都是包班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成绩,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好评,但他的生活相当艰苦。那时候,条件很差,没有电灯、没有公路不说, 每月只有32元工资和28斤粮食,也就是现在流传于群众口中的“两个三十”。并且,四棵乡是**县最远的乡之一,而直木史村又是四棵乡最远的村,为了生活,他每次从直木史村小学到西溪河区粮站来买粮,本该需步行两天的路程,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早出晚归,当天就赶回学校。偶尔有事需要回去一趟,也需要走一整天路才能到和睦乡自己的家。记得有一次,头天晚上暴风骤雨不停,第二天一早雨停了,看到崎岖的山路又稀又滑,河水猛涨不停,可为了本班学生学习,也为了自己孩子的将来,他只好带着自己刚满7周岁的儿子“小尔叶”到四棵乡直木史村去上班,让儿子也在那村小就读,可途中需要爬山涉水,他们翻过一座座山,渡过一条条河,可突然又下起了倾盆大雨,当他手拿拐杖背着儿子渡四棵乡和和睦乡间的 “日社罗合”河时,父子俩还差点被波涛汹涌的河水卷走,他俩全身湿透,成了落汤鸡,直到深夜才到达目的地,累得筋疲力尽。到现在,那天所发生的一切,儿子都还念念不忘,因儿子第一次离开家,那里离家乡很远,那天天又下着大雨,况且,父亲又对儿子撒谎,他工作的地方与家乡一步之遥,马上就会到。他告诉记者,每当想起那事,总觉得那天太幸运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总之,在四棵乡的这5年中,凭着一股拼劲,慢慢地在教学上有了突破,生活得到了进一步保障,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无数个挑灯夜战的日子,无数个和学生埋头苦读的日子,努力和心血没有白费。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先后有伟史日黑等50来个学生考入西溪河中心校寄宿制班,特别是伟史日黑学生,虽他父母离得早,但这学生学习很刻苦,成绩一直不错,是棵好苗子。胜扎拉子摸清他家里的情况后,感觉十分痛心,多次到他家里做思想工作,尽力想办法,再帮他一把,终于该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学校。
倾心教学,苦中有甜。由于自身工作业绩突出,因此,1985年3月,胜扎拉子被上级领导调到西溪河中心校任教。在这所学校,胜扎拉子一干就干了7年,先后带两个班级毕业,每年的班级教学成绩在同级同类学校同班级同学科中保持在第一,甚至超越县城小学统考成绩,毕业升学率均入全县前茅,多年获得县级领导的表彰。
1992年9月,由于工作需要,加上自身家庭的影响,胜扎拉子要求调到和睦乡迪尔村小学任教至退休。在这15年中,他通过刻苦钻研,加上学生的不懈努力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他的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更上一层楼,学生统考成绩年年名列全县前茅,毕业班级升学率达98%以上。
俗话说得好,有得必有失。胜扎拉子将所有心血扑到教学和学生身上的时,1992年**州州委、州政府要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教师,他被评选为**州优秀教师。在州上举行表彰大会的那天,因当时新招了一个一年级班,为了不让学生流失,更好地接受学校教育,他放弃了参加表彰大会的机会继续陪新招的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好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很多同事在劝他,不应该放弃表彰机会,他却说,没关系,工作最重要,荣誉已经得到了,还有其他什么奢求呢!
直到1994年7月,**省又评选一批优秀乡村教师到成都去参观,**县就他一个,那次,领导和同事们可不让他再坚守岗位了,于是,胜扎拉子就怀着高兴又激动的心情,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前往县教育局报到,再到州教育局报到,高高兴兴参加了那次“**省乡村教师夏令营活动”,同参加此次活动的外县领导和优秀教师交流、留影之后才回到岗位来上班。就这样,在迪尔村小一干就干了15个春秋。
一生倾教 硕果累累
胜扎拉子为教育事业辛勤耕耘着,在这36个春秋里,有苦也有甜,但总的来说,获得了累累硕果。
多年受过表彰。多次荣获**县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1992年,荣获**州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994年,荣获**省优秀乡村教师荣誉称号。
培养了一批批人才。所教出来的学生个个争气,有出息。现在各行各业工作的也不少, 有当医生的、当教师的,也有当公务员的,甚至任领导职务的。其中,有个几个学生值得一提:一个是叫胜扎陈勇,他是胜扎拉子在和睦乡依子村小当民办教师时,比较优秀的一个学生,现在县计生局工作;一个是叫阿力色呷,他虽父母离得早,家庭一贫如洗,可学习相当刻苦,是胜扎拉子在西溪河中心校教书时遇到的最优秀的一个学生,曾在县广播电视局任局长一职;一个叫吉拖子贵,该学生出身于农民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但学习相当认真,曾任龙潭镇党委书记一职,现考调至**州上任职;一个叫阿力陈祖的学生,该学生家庭贫困,上学路途遥远,但对学习自强不息,曾在**县四棵乡任过乡长一职;一个叫催光红的学生,曾任过**县四棵乡党委书记一职。
做到事业与家庭两不误。正确处理事业与家庭之间的矛盾。胜扎拉子在一生中把事业放在首位,家庭放在第二位,在必要时,先要做好家庭工作,再来做事业工作,因不把家庭稳定好,其他什么工作都无从谈起。他不但培养了别人的孩子成材,而且还培养了自己的孩子,他的孩子有在教育战线上的,也有在行政战线上的,虽他们工作岗位不同,但都在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全心全意地为人民作贡献。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每一位家长的希望。胜扎拉子坚信,作为教育工作者,心中装着学生、装着教学,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宠辱不惊,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乡村教育事业。这是他的愿望,也是家长们的渴望,更是党和政府的希望所在,也只有这样的辛勤耕耘,做一名教师才无愧于心。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优秀乡村教师胜扎拉子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93873.html
- 下一篇:高中优秀团干部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