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改革开放40周年家乡的变化征文【精选】八篇

时间:2019-05-14 12:12:26 网站:公文素材库

改革开放40周年,家乡的变化也是很大,从一排排茅草房变成一栋栋小别墅,从泥泞小路变成康庄大道,对于家乡的变化,你有什么想法?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改革开放40周年家乡的变化征文【精选】八篇。

【篇一】

我的家乡坐落于古城如皋的西边,现属如城街道下辖的城西社区。她既不属老城区,也不是离城较远的纯农村,而是典型的城郊结合部,是大如城2001年实行村级合并的产物。她的前身是吉庄村、鹤庄村,她的组合既不是强强联合也不是强弱相济,而是原先的贫弱相聚,可谓穷兄难弟合伙过日子。合并前的吉庄村是当时穷得出了名的村,建国后的几十年是农业生产靠贷款,群众吃粮靠统销,生活困难靠救济的“三靠”村。上世纪70年代,由于各项考核均不如人意,在全城西区82个xx中倒数第一,被誉为“八二”xx。再说鹤庄村,虽说人均土地比吉庄有优势,但由于底子薄,工作也长期处于全公社的下游,在12个xx中不是倒数第二就是倒数第三,城西社区就是由这两个经济薄弱村组合而成。历史如此,那么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区划调整以后的十几年,全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民生改善情况取得了些什么成绩?分享改革红利如何?带着这些课题,笔者对社区的25个村民小组中的18个组进行了走访,随机定量抽样走访了10个村民组。受访农户601户2748人。综合各方面的资料,一组组数据震撼了我,受访群众的朴实无华教育了我,收获颇多。

一、改革四十年来最大的成就是合理调整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不协调的体制机制,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为民致富疏通了渠道,撬开了财门,让一部分人靠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引领众人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从走访的601户2748人中发现,常年有较为固定劳动岗位的有698人,季节性打零工的有306人,自主择业创收的有634人。17组78岁的村民石开明深有体会的说:“改革开放好,为民致富开通道。我家7口人四代同堂,除了3岁的曾孙需要人养,其余6人个个挣钱。我每天开机榨油为民加工兼经营饲料。老太婆带小孩忙家务,类似家庭保姆,虽不赚钱,但为家庭减少了支出,下两辈各有各的工作,早出晚归,天天创收。说实话,现在只要身体健康,不好吃懒做,哪一天没有钞票进账。如果不是改革,还是众人守田过日子,肯定不会富得这样快。想要代代富,跟紧党中央不断深化改革是唯一出路。”

二、改革四十年的科教兴国国策深入人心。

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各项实业,是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不争的事实。建国初期文盲多,政策难落实,先进工具用不上。实践证明,科技靠人才,人才靠培养,学校是育人基地。富起来的农民都注重对子女的培养,选择好学堂,培养合格的新型劳动者。受访的601户中,大学毕业和在校就读的283人,研究生毕业和在读的18人,合计301人,占受访总人数的11%,近于两户中有一个大学生。上世纪70年代抓扫盲,现在新建学校,为实现中国梦储备力量。

三、四十年的改革,农村基础设施有了质的提高,老年人乘车优惠共享。走访中22组84岁的韩殿怀深有感触的说:“改革好不好,首先看道路。改革前如皋县级公路砂石铺,晴天灰尘如云雾,行人让车无处躲,雨天泥浆满身抖。乡村都是泥土路,高低不平车槽多,雨天水塘多,老人小孩行走跟斗多。现在是县级公路黑色化,乡村道路硬质化,路面平,雨天不泥泞,夜晚有路灯。不光路好走,70岁以上老人有乘车优惠,一卡在手,乘车走遍全市不用付费。不是改革开放,哪有这种好事享受。”

四、四十年的改革民生福祉多多,天增岁月人增寿。改革促进农村面貌巨变。受访的601户农民中已住上楼房的有579户,约占96%;住平房的22户,约占3.4%。有545辆小轿车,19辆面包车,53辆大型货车进农户。除了燃油汽车还有24辆电动汽车进农户,从事装卸搬运的机电动三轮199辆,生活便骑两轮电动车1078辆。现在社区居民无车不出行,远路开汽车,脚踩油门,无须费劲。近处购物人货同车,轻便到家。财富多,享受好,人的寿命长了。601户2748人中,70-80岁老人的250人,81-90岁的老人64人,91-100岁的9人。老龄人口311人约占11%。高寿9人,占总人数的3‰。

五、四十年的改革城乡家庭已无明显差距。在受访的601户中,安装空调的559户,合计1638台,另有24户安装了中央空调。安装电、煤气热水器的553户,其余皆为太阳能热水器。购置冰箱839台,洗衣机786台,彩色电视机1473台,拥有手机2006台,其中智能手机1652台。现在是手机世界,功能齐全,不少农民外出办事不带现金,凡要花钱二维码一扫,事情办好。手机用途多,跑远程,路途生,卫星定位导航不用担心;手机可视频,可唱歌,可以看电影,安装远程监控出远门,家里安全全放心。回想70年代城西一台总机对外联系只有两个孔,由区邮电中转,其他只能在本行政区内服务。21组80岁的刘金良高兴的说:“现在这种日子真好,困着了要笑醒了。无论是家庭还是个人想想开心。我已80岁,有农保养老,看病有医保,冷热有空调,电视一开节目任你挑,觉得疲劳室外跑,白天路宽,夜里路灯照。我的儿子做水产交易,十几年前去进货两头奔跑,现在手机一按电话成交。我对后辈常说,不是改革开放,赚钱哪有这么便当,不是你有多大本事,还是共产党改革的政策灵光。只有跟着共产党,劳动致富才不会偏方向,不然现在的好日子也会过砸了。”

六、改革四十年农村的保障体系初步建成,日臻完善。

从走访的601户2748人中发现,参加农保的1359人,享受失地保障的335人,参加社会保险的551人,自愿购买商业保险的95人,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走访中老年人认为年龄大了有农保,政府每月发零花钞票;中年人称赞这个办法好,每年交600元一个人,上限可交3000元,负担不吃劲,60岁以后享受生活无须担心,为后辈减负有支撑。只有靠政府改革国家强盛了,民众才开心。

对家乡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变化的走访,虽然时间短,了解不一定全面,但家乡人民反映出的获得感足以证明改革开放好,成就空前辉煌。无数事实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关注民生是执政之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路灯、方向盘、压舱石。作为一名有5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定要认真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用党员义务检查自己,永远跟党走,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积极参与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新如皋而尽绵薄之力!

【篇二】

“咚~~~咚~~~”2018年5月30日上午9时许,随着机器打桩的声音响彻一个小村的上空,在村民们充满期待的眼神里,无锡市首个整村住房翻建试点村,样板房建设工程正式启动,预计3个月后就将完成基建,古老的村庄又将迎来一次宏大的变化。

这个村庄,正是我的家乡——无锡市锡山区安镇街道谈村。

从宋代名将李刚落户谈村起,家乡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作为家乡的70年代生人,这一方水土孕育、滋养了我全部的童年,但我对她百年以前的了解几乎空白,从长辈们、乡亲们那里听得最早的事件便是解放前的一次浩劫,当时因村庄紧邻锡沪路,日本人经过时将全村洗劫一空,临走一把火烧得片甲不留,幸亏村民提前转移,留得性命。日本人走后,乡亲们重返故土,重建家园。那时的谈村,除了乡亲们对故土的眷恋,一无所有。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整个村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原本散在零星、参差不齐的自然村落,经过全村人3到5年的齐心努力,变成了整齐划一的新农村,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村成为当时无锡新农村的样板。全村240多户农家,每排6-7户,沿谈村河(九里河分支)临河辅排,对称坐落,气象焕然。以村舍为核心,外围是菜田和农田,让所有村民都能就近劳作。整个村庄从此成为聚族而居的典型的江南村庄,村前是锡沪路,村里有渡船口,坐船可由九里河直达四乡八镇、市区、太湖。村中心的三角桥,将双拱桥结合河道走向,创新结构,从三个方向连接全村四个村民小组,形态优雅,实用性强,成为谈村的标志性建筑,目前已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建筑。

据说古人选择安居之地首先考虑风水,谈村面街临水、家家枕河,东北侧有吼山,西南侧的申塘作为2000多年前春申君所修疏浚九里河之水利要匙,符合风水中的顺局宽旷,有静注之德。也许正是先祖的智慧加被,小村以其便利的水陆交通、勤劳温良的民情民风,不久便成为公社小有名气的富裕村。每年年终生产队分红后,村委橱窗总会贴出一张大红喜报,公布勤劳光荣的千元户。村民们这样回忆当年邻里和睦、日子越过越好的生活:“那时候啊,别说人,每家的鸡都全部认得”。

80年代初,无锡市第一座村级影剧院、也是全公社唯一的影剧院落成谈村,从此家乡告别了露天电影,也真正成为远近闻名的人气聚集地,外村甚至外乡的人都把去谈村看电影当作激动人心的大事。这一幕常常浮现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电影散场时,人们走出影院,或月明星稀、或满天星斗,有的打着手电筒、有的拎着美孚灯,心满意足地各自回家。

80年代中期,全村人又基本步调一致地从平房翻建为二层楼房,村民们又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幸福生活。

时光荏苒,40年光阴弹指之间,随着家乡所在的镇并入安镇街道、划归高铁商务区,这里成了锡东新城的商圈核心地带,周边的村落几乎已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和洋房,随着麦德龙、百安居、宜家荟聚等跨国公司相继莅临,加上地铁2号线越过村前、九里河湿地公园的优美呈现,现代城市气象正悄然形成。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竟能以老旧之躯偏安一隅,实属幸运。也许是老旧中蕴含的特质与魅力,和家乡的与时俱进,为她赢得了新生的机遇。

2006年谈村被列入无锡市新农村建设的15个示范村之一,从此,家乡正式踏上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征程。新的时代新的风貌。近年来,谈村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无锡市综治工作先进村”、“无锡市和谐示范社区”、“无锡市健康社区”、“锡山区先进党组织”、“锡山区和谐社区”等20多项省市区级荣誉称号。作为较早得益于改革开放成果的村社区,村民们多年来过着富足有余的生活,近年来村民的各项福利也不断增加,如退休补贴、液化气、热水补贴、助学金、奖学金、年终福利等等,村民实实在在感受着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仓廪实而知礼节”,家乡的特质不仅是她整洁的村容村貌、和谐的人居环境,更是任外面风云变幻,依然民风淳朴、温和知足。时代的变化让家乡更显示出她无边的包容和接纳,承受一切、慈悲一切。家乡户籍人口800多人,常住人口却有2800多人,村民们与外来人口和谐相处,共享一方水土。如今村里嬉戏追逐的孩子们,绝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而他们也许就出生在这里,看着他们脸上灿烂无比的笑容,我欣然明白,我的故乡,已然也是他们的故乡了。

然而70年代建的房屋确实老了,墙体移动、屋顶渗漏,不少已是危房,村民们翻建意愿强烈,但因连排建筑无法单体翻建。去年5月,无锡农村住房改建“解冻”政策出台后,全村住房整体翻建工作随即起动。经过全村党员大会和民意问卷调查,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后,在基本保留原有村落布局的前提下,将连排二层楼翻建成两栋一体的小别墅,打造“花园式村庄”。5月11日,无锡市规划局举行规划方案认证会,谈村成为我市首个获批的整村住房翻建试点村。

40年,在家乡的历史长河只是短短的一瞬;一个乡村,放之960万平方公里更是微不足道。然而再细小的个体也与整体相连,再微弱的时空也吐纳万象,家乡的变迁映衬着时代的变迁。

初夏的黄昏,站在影院外的台阶上,感受家乡变与不变的永恒旋律。影院外的场地如今已成了村里的小型农贸市场,有的村民也将自家种的蔬菜拿来卖,价格都非常低。小市场品种齐全、热闹异常……唯斑驳的台阶、老式的院墙,默默地注视着、承载着全新的每一天。

【篇三】

我生长在农村,祖祖辈辈都是地道的农民。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正上初中,家里七口人,经济状况不好,父亲一直在外工作,母亲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弟弟妹妹相继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愁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那时候,生产队还存在,人们都过着大集体的生活,统一劳动,按劳计酬,一天平均下来,每个工分还不到二毛钱,一个家庭的劳力再多,总共收入还不到七百元,实际上每年给生产队上交超支款约五百多元,剩下的还不够填补家用。母亲拼命挣工分,一年能分到的毛粮还不足一千斤,等不到过春节家里就断粮了,勉强维持到来年二月,靠吃国家供应的每天每人半斤返销粮艰难度日。

记得1971年春天,家里断粮了,母亲从粮站打回了一个月供应指标——50斤红薯干,在土炕上烙干后,在家里石磨子上磨成面,然后压成钢丝面条,全家人勉强吃了几顿。全村80%以上的人和我家的情况一样,由于红薯干吃多了,脸浮肿不说,我当时连尿也尿不下来了。

那时候,乡亲们的日子普遍艰难,不是缺吃就是少穿,连烧的柴也没有,因为山是光秃秃的。塬面上的人家没水吃,只能下到深沟里去驮去挑,而且还得早起,如果起晚了,沟里的泉水也被人舀干了。点灯用煤油,推面用石磨子,路要么是羊肠小道,要么是只能通架子车。地里的收成,都得靠人背肩挑驴驮。很多妇女结婚,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毛蓝一身,皮鞋一蹬,有钱结婚,没钱不跟。”

我高中毕业后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直到1978年初有幸到供销工作,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全靠粮食、供销、商业三大部门:拿吃粮来说,城镇户口必须到当地粮管所,凭粮食关系和粮票才能买到面粉、清油,每人每月定额供应,多了不给。城市靠商业,农村靠供销社。人们购买商品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是上午十点至下午五点之间。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化肥、香烟等只凭各种票供应,而且由于物资匮乏经常缺货,到了过春节的时候,国家才给每户农民分配调料两斤、白粮半斤、香烟两盒,一个公社一年分配不到大件的名额,所以在当时,供销社的营业员可谓是香饽饽,主任最神气了。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农村开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拿我们村来说,人均分到了两亩多地,还分到了各种牲畜,再也没有像过去那种“劳动划杠杠、出工混晌晌”的情景了,乡亲们在自己的责任田里,精耕细作,粮食产量猛增。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商品流通全靠市场调控,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经营什么,化肥厂、制造厂等像雨后春笋般凸现,逐步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国家鼓励办厂,一大批农民进城打工。经济搞活了,长期封闭的贸易市场也打开了,人们到市场自由交易,再也不为缺这少那犯愁了。

没几年,我们村上的一些人就翻身了,手里有了余粮,心里吃了定心丸,信心十足地过日子。在他们的带动下,一些被冠以“懒汉”的人也起变化了,闲时进城打工,忙时回家务田。路也变宽了,通村硬化路铺到了家门口,农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田园生活!

1990年初,我们村通了电,打了机井,装了钢磨,逐步解决了水、电、磨面等问题。到了2000年,人们收麦用收割机,既节省了人力,又方便了群众。再后来,全村实现了自来水入户、家家户户安上了电话,电视机也由黑白换成了彩色。

而现在,到村子周围的田间地头一看,庄稼一片翠绿。一排排新型农村居民点映入眼帘,人们早已告别了住破旧窑洞的历史。大多数人手里有了存款,好多人住上了小洋楼,实现了“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美好生活。

改革开放40年的沧桑巨变,农民富了,国家强大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洋楼、小汽车、村文化活动广场,该有的都有了。人们追求新的生活方式,超市购物刷卡、网上购物、通过电子商务卖农产品,好多人早已经迈入了小康的生活的行列。

【篇四】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决定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由此,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属于中国的奇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速度。在我的家乡陕西省榆林,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榆林,是一个典型的西北内陆城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榆林就是一座具有辉煌历史的边境贸易重镇,被人们称之为“九边重镇”。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曾经的边境贸易重镇如今焕发新颜,再现贸易重镇的繁荣景象。

众所周知,陕北榆林地区自然条件极度恶劣,新中国成立前,榆林北部风沙区流沙已越过长城50多公里,榆林城北边就是一片沙漠,漫天的黄沙让人们的出行成为极大的问题。正如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所描述的一般,提起榆林,“濯濯万山无草木,萧萧千里少禽鸦”,放眼望去,一片荒凉。曾几何时,这便是榆林留给世人的印象。一头黄土,一头沙,说的就是过去的榆林。因为自然环境恶劣,我的家乡榆林地区在上世纪一直是陕西乃至全国的重度贫困地区。改革开放前,榆林地区人民群众生活困苦,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生活水平低下。就拿我的家乡大窑湾村来说吧,在父亲记忆中,以前村里的家家户户都住在土窑洞,每天都吃一碗高粱稀饭,根本不能填饱肚子。即使这样,家里还常常揭不开锅;40多年前的他们,几乎穿清一色的粗布衣服,衣服上面往往还带有许多补叮由于家里的布票不多,又没有多余的钱,家里一年能为兄弟姐妹每人添置一套新衣服对父亲他们来说已经算很奢侈了。

而今,经过40年的发展,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榆林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能源化工基地,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收入在陕西省名列前茅。改革开放40年,我的家乡榆林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如今的榆林,放眼望去,满目苍翠,一片碧绿,环境条件越来越好。曾经的荒漠早已变成一片绿色,沙漠逐渐从榆林的版图上消失,这都得益于改革开放国策的施行。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两项国策的推动下,经过40年的发展,曾经破烂不堪的城市早已焕发新颜,一座座新农村示范城镇在我的家乡榆林拔地而起,一条条宽广的柏油马路通向各村各户,极大方便了家乡百姓的出行。40年,家乡人民的居住条件改善了,农民搬进了政府的保障性住房,经济收入越来越高,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了。

漫漫长路,饮水思源。家乡巨大的变化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经过40年的发展实践,家乡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都得益于这40年改革开放政策的优越。2006年,延续了2000多年农民“种地交税”的历史,被中央“一号文件”画上了句号,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同时,一系列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也随之出台,让家乡的农民得到了很多实惠。从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粮食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到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系列改革开放的红利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得到了实惠,老百姓的经济收入越来越高,生活水平越来越好。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这都得益于改革开放国策的执行。40年,一个贫穷落后的地区逐步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新都,老百姓们曾经吃穿都是问题的历史早已一去不复返,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在未来的国家发展中,我们要勇于承担起肩上的责任,要敢于担当,勇于奉献,为家乡的发展贡献青春,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

【篇五】

改革开放40年,祖国各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魂牵梦绕的家乡更不例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麦涨塬,水值钱,唾沫洗脸尿搓面。”这是对我们地处旱塬的家乡,村民生活用水十分艰难的“真实”写照。90年代以前,我们村用水的基本途径有四:一是三四个人搭伙用辘辘绞水,从百米深的井里把水一桶一桶绞上来。这个活很累,需要的劳力多;也是个技术活,不学习不行,不用心不行,不小心更会出乱子。《井深绳长》——这是80年代末国家实施“甘露工程”时,《渭南日报》对我村村民用水艰难的真实反映。也是这篇报道,我们村才挤进“甘露工程”项目册,赢得了两万元的工程款,还清了因为修机井而借的高利贷。这个途径取的水,水质甘甜清冽,可直饮。特别是在繁忙炎热的夏收季节,村民常常会加一点麨,搅合成稀汤喝了解暑消困。这个味道极好,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各种饮品饮料都赶不上它。有人可能不知道麨是什么?麨就是待柿子被霜霎了以后,采摘回来在上房木楼摆放待完全成熟后,把其取皮弄净与大麦拌和晾干而磨成的面样东西。

话归正题。我们村当年取水的第二个途径是下塬担水。这个活更重,须精壮劳力才可为。一般情况下是家里急需用水,井上又没有村民下绳绞水,自己量力又好,就自力更生,自己下塬挑一担,解个急。也有三五成群、结伴下塬挑水的,那多是井出了问题,绞不成水。比如,淘井的时候、打捞水桶的时候,这时候不仅用时长、用人也多,至少也要把一个胆大的人用绳困着,用辘辘把其小心翼翼放下去。这个工作很麻烦,80年代以前,手电筒、矿灯等照明工具没有,村民们就用几面镜子折射太阳的光往井下照;吹风机没有,村民们就用桶和笼上下反复多次,以换好井底空气,保证给养。好在我们的井底下是活水,有一定的氧气供给,给下井的师傅没有带来危险。

第三个途径是各自在家收集下雨水。村民们是不吃时尽量不吃,不到万不得己绝对不吃。比如下起霖雨来,一连五六天、七八天,甚至更长,村里巷道泥泞湿滑不说,在井边绞水也很不安全。只有这时,村民们才吃喝它。村民们也认为下的时间长了,屋顶也被雨水冲刷干净了。绞上来的水我们存放一周两周都没问题,可收集的下雨水三五天就出了很多名字叫做“水揪”的虫子,它们虽然很小却行动迅捷。所以,雨水就多用来洗衣、洗菜、洗锅了。别看我们用水艰难,我们的父老乡亲可是非常讲究的。啊!对了,这里顺便把“唾沫洗脸尿搓面”给大家交代一下,以免误会成真,影响不明真相的人笑话我们家乡人。古人说,饿死九州,收了华州。熟悉华州的人都知道,麦涨塬沟深土厚,地灵人杰,特别是有一“神虫——麦龙”护佑,这里的人自古就麦囤满满,吃不尽不愁吃,今天吃下去了,过一夜又涨了起来。也因此,发生和演绎了成语故事——周处斩蛟。麦涨塬文化源远流长,麦涨塬原住民来自四面八方。张、刘、翟、郝、弋、周、吕,诸姓繁多,其中隐藏了多少秘密无人能解。但麦涨塬出医生、教师、官员、能工巧匠、文化名人却比比皆是!唾沫即唾液、口水。有人说,最好的补品是口水。其为肾之液,有滋润五官,滋养内脏、骨髓以及脑髓的作用。唾液充沛,人的皮肤就饱满年轻而滋润,反之则干瘪起皱、易于老化。唾沫有神奇的保健作用。当有人出了丘疹和痤疮,老人们会叫你用手指轻轻涂抹你的唾沫。而且你会发现,初期只需一次,重者2—3次即可痊愈。唾抹眼有奇效。人过中年以后,看书看报就要戴起老花镜了。每天清晨起来,以自己的唾沫抹眼,可以延缓眼睛老化。现在有保健医生说,平时口中有唾液随时咽下,或经常舌抵上腭,使唾液自生,或以意念促其分泌,频频咽下,都能起到很好的保健益寿作用。说文解字,活命的活就是千口水;说今追古,慈禧太后的美容术中就有唾沫洗脸这一招。莫非在信息很不对称、很不发达的麦涨塬流传此乃是宫廷秘传了!至于“尿搓面”那就更不用多说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尿从尸从水,会意也。方家谓之轮回酒、还原汤,隐语也。”意思是小儿为纯阳之体,代表着无限生命力的阳气、元气充满全身,尿液是肾中阳气温煦产生的,虽然已属代谢物,但仍然保留着真元之气。不知道先人们用的是不是这童子尿?但由此就可见,麦涨塬人是非常智慧的!前几年,风靡全球的喝尿治疗疑难杂症也更证明了这一点。

第四个途径是购买使用山间桥峪水库的水。麦涨塬往南往上依次有潘家塬、刘家塬、颜塬、吕塬,太平寺,白泉、鱼茨、马场子等,到秦岭山脉的清明山下,有一峪道叫桥峪。峪口东西修筑一拦水大坝,便有了桥峪水库。这是家乡人民与天斗、与地斗,战天斗地的硕果之一。因为饱受了缺水的磨难,加之当年党中央唤起的人民群众的朝天干劲,当年正值身强力壮的我亲爱的母亲就先后参加了桥峪、秦家两个水库的大会战,并多次获奖毛巾、缸子、脸盆、镢头、铁锨,为家里挣高工分,为的是让我们姐弟人能吃饱肚子而不像别的孩子缺衣少吃。但到母亲老了,她却落下了多种疾病难以医治。令母亲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累死累活、夜以继日和生产队社员无偿修成的水库,当庄稼需要水时,却是那样的艰难,甚至有时候还会因此引起村与村间村民的械斗!麦涨塬地处桥峪水库最下游,村上花钱从水库买了水,水却被沿途的村民偷偷地放流到他们的地里。更有甚者明目张胆地这样做,看你们能把我们怎么样?麦涨塬人当然有礼有节,不甘示弱!往往是不管白天黑夜,先礼貌地自己把水口用泥土、砖块、石头等挡了,偷水的人不吭气、没有再三再四也就过了,如若不服就极有可能发生肢体摩擦,甚至械斗。弄得满身泥巴,青伤红伤都有。麦涨塬村大人多心齐又占理,就是淘了些气、损失了些水。我小时候在夜晚都去陪母亲看过水、放过哨。土地下户以后,村民还联合要过水,但因为费用大、沿途村民的不断骚扰,没浇几回就没人再承办了,到如今农业彻底走上了靠天吃饭的路子。

90年代以前,村里还先后有过三个涝池和一个皮塘。下雨或买水库的浇地水剩余的尾水往往会存到这里,供饲养室或村民喂牲口用。水位丰沛干净时,村民也会在那里洗衣服、聊天;天气炎热酷暑时,孩子们还会光着屁股在那里嬉戏游泳。蝌蚪、青蛙、买盐的、水蛭,我都是在这里认识的。三伏天的夜晚,蛙声一片,给寂静的麦涨塬带来欢歌。

如今,老井和涝池都不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眼现代化的深井。自来水通到各家各户,用水时随时打开龙头,无污染、无添加、无公害,甘甜清冽,是上等的天然饮品。我每次回老家,都要多喝几杯,有时还带上水瓶,灌一些带回城里。

2006年以后,麦涨塬的通村水泥路修通了!人们再也不用因为下雨路滑而烦恼了。摩托车、三轮车、汽车风雨无阻也把信息、资源沟通了。麦涨塬人改变了以往的观念,走出去创业,返回来哺育。他们盖房子改变村容村貌,投资栽植花椒、核桃、樱桃、培植绿化苗木,硬是把一个靠天吃饭的穷山村变成了花果山。昔日外出找活打工的村民,在花椒采摘的时候也当起了老板,雇人干活发工钱,家家户户有了存款。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时报》对麦涨塬的变化进行了报道。2018年七一前夕,在麦涨塬长大、走出去的文化名人,渭南市首届十大同心人物、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刘西良为村里立石命名,宣传家乡为“花椒之乡”,人们无不为之感到自豪和深受鼓舞!

当你有幸来到居于渭南市临渭区和华州区的中间麦涨塬,你一定会心旷神怡的发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很美、都很惬意。当你游览到村北塬边,展望那渭河波光粼粼、高铁如虹、高速公路如带、陇海铁路如龙、赤水交通枢纽展示现代化渭南之时,你一定会为渭南作为陕西东大门和关中城市群而感到信心倍添!

而在你脚下,原本靠天不打粮的层层梯田,如今被勤劳勇敢的麦涨塬人,栽植了优质的大红袍花椒,经过精心施肥、松土,锄草、修剪,个个树上果实累累,宛如个个金蛋蛋一团一团在雨后太阳的照射下熠熠展开笑颜不断变得红润等待他的主人去收获。当你正在神思遐想时,很可能又有一股清风吹来,香甜中又有一股十足的椒味,你一定又会对此深爱再吸!

【篇六】

40年前,物资匮乏是那个年代的普遍特征,与之相比,恶劣的居住条件才是家乡人最头疼的事情。那时,村里大多数人家住的都是土房,条件稍好些的,住的也只是半砖半坯的房子。用高粱秸秆和麦草扎成把子做成房顶建造的房子。夏天,是家乡人最难捱的季节。一场大雨来临,粗糙的泥墙皮一经雨水冲刷便会迅速溶解,房子也仿佛被瞬间瘦身。风雨中飘摇的土坯房,让人心生恐惧。屋里因为雨水的渗透变得阴暗潮湿,泥土的腥味和生霉的潮味几乎伴随整个夏天。为了防止大雨的再一次来袭,人们会选择晴好的天气及时地给房子上几遍新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和杜甫隔了一千多年的家乡人,那时的居住环境同样令人担忧。

生产队是那时农村最基层的生产组织。由于土地所有权归生产队所有,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大家干活出工不出力。庄稼长势不好,自然分到各家的粮食也不多。我们家由于男孩多,食量大,一年分得的粮食也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

以后几年,随着收入的年年递增,家里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1989年,我家率先盖起了两层小楼房,以后的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1993年的时候,我上小学了。在学校常听邻村的同学们说他们村有人买了电视机,能收看各种节目呢。放学回家,看到家里多了一台黑白电视机。这件事,在我们小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每天我们晚饭还没吃完,就有很多邻居跑来占位置了。在电视未开播之前,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家长里短,邻村趣事,浓重的烟草味充斥着房子的每个角落。等电视快开始的时候,你看吧,屋里屋外到处都是人,他们或坐或站,乐此不疲。

现如今,黑白电视机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彩色电视机从模拟到数字,显示器由球面到平面,大屏幕等离子、背投、立体、高清晰度等彩电技术的更新换代令人目不暇接。村里昔日的矮房也早已没了踪影,整个街道都拆迁的差不多了,大家都住进了回迁房,室外是高高耸立的大楼,到处都是修建了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室内或欧式或简约的装修风格彰显着主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无雨一身土,有雨一身泥”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宽阔的临街公路旁树木成荫,鲜花盛放。              

改革开放四十年,家乡的变化天翻地覆。我只记录下这段与我有关的童年记忆,权当是对家乡的一份惦念和对久远记忆的一次唤醒,更有对家乡的期盼和祝福……

【篇七】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那时候,家乡贫穷,吃的主要是红薯饭、包谷饭,这些现代人看起来的美食,当时却是我们充饥的被迫选项;当时可以做衣服的布料急缺,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衣服大半是有补丁的;由于温饱没有解决,人们没有能力新建房屋,多数人住的是破烂不堪的茅草房和用竹子搭建的简易房,只有很少的人住土改时期的瓦房;从村里到赤水城区只有土路,偶尔有一段石板路,到城区办事只能选择步行,单程需5个多小时。虽然已经有了小型电站供电,但电压极不稳定,电灯的亮度跟炭火的亮度差不多,照明以煤油灯为主。

1988年,改革开放十周年。生活开始有了改善,随着家庭联产承包激发了村民生产动力,大米饭逐渐转为家常便饭,一日三餐开始有了结余。村民走亲访友穿上了没有补丁的衣服,一部分人带上了手表;相当一部分村民住上了瓦房,家里开始有了收音机,电灯覆盖了大半的农户,居住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1998年,改革开放二十年,村里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生活方面,家里过年杀两头猪,肉食得到根本改善,石油公司来村里开发,修建了约6公里的石子路面公路,宝源乡到赤水城区已经通了班车,约2小时车程,加上步行的部分共两个半小时。家家户户开始购买黑白电视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

2008年,改革开放三十年,大部分农户已经住进了砖房,家门口通了石子公路;村里的砖房大约占了三分子一,村内修建了约30公里石子公路。电网改造完成,用电基本稳定,家里有了彩电、洗衣机等电器,开始用起了手机。

今年,改革开放40周年。具不完全统计,联奉村公路总里程已超过60公里,硬化公路超过40公里,大多数农户实现出门就是公路;从村里到赤水城区的柏油公路即将通车,坐车到城区的时间缩短到40分钟内。路修好了,大部分村民开始有了摩托车、三轮车等交通工具,一些村民已经买起了小轿车。路修好了,产业也多了,目前村里已有花卉种植、生态鱼养殖、对虾养殖等致富产业,一部分村民已经能在村里务工创造收入,产业兴旺开启新时代。

40年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已明显提高。还记得曾有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个节目中提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如今这句顺口溜在村里已经变为现实,村里近乎人人都有一部手机。不仅如此,手机已经从打电话发短信,发展到具备发视频、打可视电话、购物、移动支付等一大批十年前想都不敢想的功能。

回忆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不禁让人感慨改革开放的成就。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站在2018的新时代,回首往事,再畅想未来,我相信下一个10年,我们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发展出更好的山乡,过上更好的生活。

【篇八】

回望农村改革开放,时至今日,村里路宽了,水泥硬化的大街整洁干净。户户有家庭小院,文化上墙,农民从衣、食、住、行、就医看病、人人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全村处处透着和谐宁谧。回忆改革开放走过的四十年发展历程,家乡的前后变化,合拢着嘴也说不完。就拿我的家乡来说;亲眼所见的一桩一桩,一幕一幕的历史见证,成为了我们永世不忘的乡愁记忆和历史记载。

南马冢村位于平山县五龙山脚下,温塘镇南6公里处,马冢河畔的南岸,全村450多户,1450余人。耕地面积1200余亩,山场面积5000余亩。温含丰富,历史厚重。众称:“人杰地灵”。过去在我的印象中,南马冢村是“荒山光秃秃,庄稼靠天活”,的荒凉之村,农民们起早贪黑忙碌一天,连粗粮都填不满肚子。仅在十年前,我村很多农户还住着被日本鬼子三光政策烧毁的破旧不堪老房屋,其余的还有土坯房、砖表房等,走着高低不平的土路,村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环境卫生条件差,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左邻右舍常为房基、地邻,纠纷时有发生,甚至对簿到公堂。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实施和社会经济改革的发展,农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打井修地,生活条件上有了大大改善和提高,自那时起,土地承包到户,解决了大集体“出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的大锅饭现象,那时好政策和改革方案早已在乡村发展中注入了活力。 1998年村以矿山收入为支柱,干群一条心,实行旧村改造,到2001年竟在三年期间,南马冢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村民们确实连做梦也没能想到变成生态文明的新农村,后又转化为精准美丽乡村。一排一排居住舒适的小洋楼,干净整洁的水泥街,街道两侧,一盏一盏明亮的路灯,房顶按着太阳能,厨房里使用着电饼铛、沼气灶,冬天有暖气,洗澡不出门,墙挂大电视、卧室按空调、有病住院享受着国家合作医疗补贴,网线扯到家,吃的放心菜,绿色又环保。由此,农民幸福生活指数大大提高,村里还有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娱乐场所,过去老是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现在村里比城市里条件还好多呢!因此城乡差别逐步缩小,空气新鲜无污染。废水有人治理,垃圾有人拉,环境彻底改变了。家家户户配备小庭院,户户门前风景树、大街小港是四通八达,家乡真正变成了各具风格的美丽山村。由原来住的破旧房,现如今,家家户户住上小别墅,一些老人们在街闲聊中激动地说: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们村会变得这么好”。现在下雨出门鞋上也粘不到泥了,晴天土尘少见了,邻居纠纷避免了。常常有人嘀咕;家乡能达到这么整洁、优美、生态的乡村环境”确实不易。不少人曾经以为这些都是“痴人说梦”结果都梦想成真变成了现实,如今又发展到精准美丽乡村,农民真是内心喜气升,笑容满天飞。

南马冢村环境美化、村庄绿化、街道硬化,医疗室,幼儿园,文化中心、等各项基础性工程基本完成。如今,由村里德高望重爱心者义务组织成立了老年协会,对敬老、爱老、助老综合服务全面进行提升、移风易俗,温良恭俭让的气氛,在逐步形成。年年两委为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宣传党的政策和正能量,村两委年年还组织村民爱好者参加文武表演和文体活动,有过去人们使用的大哥大,逼逼机,如今人人手里拿着智能手机,利用网络代替着过去的摄影机、收音机,由原来镰刀割小麦变成了收割机等----。 随着经济改革新时代的发展,过去人人向国家交粮纳税。如今,享受着国家种粮补贴、医疗补助、逐步改变创造着财富和美好的未来。

四十年改革开放,农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千言万语也说不完。农民也像城里人一样吃上了放心安全的自来水,由过去是“茅坑”现在变成干净卫生的厕所,人人佩戴笑容走在宽阔平坦、干净整洁的大街上,劳动之余,享受着现代文明生活,从内心感觉真是过上了“神仙般“日子,脸上常常透露着幸福满足的笑容。很多老人个个翘着大拇指,谁不说俺家乡好!

总之,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不光与村两委班子的扎实工作和全体村民的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准确地说,没有党的好政策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俺村就不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没有新农村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南马冢村民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深信,在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咱老百姓的日子就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改革开放40周年家乡的变化征文【精选】八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9414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