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扶贫的路上,有太多的故事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感动,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故事呢,快来看一看小编带来的2018扶贫故事主题征文稿:决不让困难磨灭奋斗的意志,你一定会喜欢的。
这一年,是全县决胜脱贫攻坚的一年,也是全县党员干部最难忘的一年。一场扶贫战役,让许多素未谋面、素不相识的人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我,也和永安镇白鹿村徐家沟组的大徐平、徐兴洪,岩上组的徐彬桃和小徐平、李辉,还有向家山组的向天利这几户人家,成为了因扶贫而结缘的朋友、亲人。既是朋友、亲人,自然是要以心换心,用心用情用力。因开展巡察工作的原因,我未能像其他同志一样天天战斗在一线,但每周五和周六,定是我和其他几名留守干部到永安镇“访亲友、串门子”的日子。走访中,大徐平家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记得第一次走到徐平家,站在干净整洁的院坝里,看着外观装修得像模像样的两层楼房,我无论如何都不觉得他家是贫困户。迎出门外的徐平,身材矮小消瘦,面容略显憔悴但衣着整洁干净。我和村干部的突然走访,显然出乎他的意料,看得出他很激动,热情的张罗着我们坐下,端茶递水,很是周到,也有些缅腆。在他有些不好意思的叙述中,我了解到徐平家的一些情况,原来他小时候曾经摔伤,因医治不及时,导致右手严重弯曲,左脚行动不便,经鉴定为三级伤残,但面对人生的曲折,他却很乐观,人也勤快,很能吃苦耐劳,家里家外的事情,在他和妻子的打理下,丝毫也不比人差。正是有了这个吃苦劲,才使他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养活一家人,还盖起了两层楼房。但去年初,灾难无任何征兆地降临到这个并不富裕却很温馨的小家庭,外出打工期间,妻子冯丑莲被确诊为尿毒症,花光了家中的积蓄还欠下了外债,冯丑莲也从家中的劳动力变成了一名重病号,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还需隔天到县医院透析一次,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徐平肩上。当他小声告诉我,媳妇下半年的医药费以及娃儿的学费,在想尽一切办法后都还没有着落时,那无助的眼神和有些哽咽的语调让我至今难忘,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这个乐观而勤劳的汉子也有了那么一丝茫然。
多次走访了解他家具体情况后,我有点担忧。这一家共五口人,老母亲80多岁了,身体也不好,两个儿子一个在读大学,一个高考在即。虽然主要致贫原因是因病,但两个孩子的教育费用也是刚性支出,徐平作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因妻子生病的原因,只能在县城附近打点小工,收入不稳定。两个孩子的学习、一家人的生活伙食费、妻子的医药费,笔笔支出对他来说可不是小数目。资金缺乏、身体条件、技术也不是很好,这些都是摆在这个家庭面前的“拦路虎”。
如何帮助他们尽快脱离贫困?和他多次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他对打败当前困难的乐观、对今后美好生活的向往。我想,像他这样身残志坚的人,只要他有思路、有想法、勤劳又吃得苦,加上有党的好政策、有政府的资金扶持,先解决医疗和教育保障这两个对他来讲最难的问题,下一步再通过组织他去参加各类种养殖技术或针对残疾人的技术培训,加上他自身的努力,相信一定能度过现在的难关。
说干就干,考虑到他家现状,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帮他们积极申请低保,以此保障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但这也需要时间和程序才能完成。为解决他的燃眉之急,我立即帮助他到县民政部门申请了五千元临时救助金,并向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申请大病报销和救助,随后到教育部门帮助落实两个孩子的教育助学金。不久,村里面按程序给他评定了低保,即便如此,每月的生活费仍是让这个贫困的家庭捉襟见肘。平日里,一家人也就靠村里解决的低保金加上徐平到县城附近建筑工地打点小工赖以维持。
随着走访次数的增加,徐平一家与我也熟悉了许多,相见时也没有先前那么拘谨了,我们常坐下来拉家常。冯丑莲的医药费和孩子的助学金在我和包村包组干部的努力下一一得到解决。聊天中,他总是夸党和国家的政策好,现在的政府好,心里由衷地感谢党和政府。他说,现在一家人已经按月领取了低保金,媳妇享受了大病医疗救助,医药费报销的比例都达到了95%以上,两个儿子也享受了教育助学金,村里还根据他的收入情况让他入股裕民水产养殖合作社,每年还有分红,家里的厨房、厕所也都在人居环境改造中进行了改造,居住环境更好了,自己很知足,而这些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他说人穷不能志短,改变生活还得靠自己,政府能帮的都帮了,自己也要找点事做,不能什么都依赖政府来解决。
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人穷志却不短,让我很佩服。事实上,每次到他家里走访,都能让我对他刮目相看,因为我发现,生活的沉重打击不仅没有磨灭他的意志,反而让他变得更加坚强。比如,他在媳妇病情有所控制稍有好转后,一面打理家中农活,一面辗转于县城附近乡镇的建筑工地,打短工,挣点生活费,不想再给政府添任何麻烦。比如,他在陪伴妻子医病期间以苦为乐,穿着印有他们夫妻俩合影的T恤玩自拍、发个朋友圈炫一下;再比如,面对高考成绩不很理想的小儿子,他耐心开导并动员他勤工俭学,做好两手准备;又如,他把自己对扶贫政策的感受写成一首诗歌,张贴在他家门口,抒发他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他还专门买了一本笔记本,将他们一家享受的扶贫政策、补助资金,还有镇、村干部和我帮助他的每一件事都详细的记录在笔记本上,同时写下自己的一些感想和体会,说要让他儿子牢记政府是如何帮助他们一家的,要让他儿子大学毕业后也要学会帮助别人。从他身上,我能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不甘向贫困、不甘向苦难低头、屈服的力量。这种力量带给我心灵的洗礼和震撼不是一般强烈,因为,为美好的生活共同努力,这不正是我们帮扶的真正愿景吗?
其实,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现实的困难磨灭了奋斗的意志。我想,我们在投身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工作时,除了做好政策的宣传、贯彻和落实,更多的应该是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他们脱贫致富同步小康的信心和决心,更多的,还应该是我们面对他们的那份真心、真情,真实如亲人般的牵肠挂肚,用心、用情、用力的帮扶。所以,面对这样的群众,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以及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我相信我们会更用心、更用情、更用力,也更加心甘情愿、更加乐在其中、更加引以为傲。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扶贫故事主题征文稿:决不让困难磨灭奋斗的意志》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95192.html
- 上一篇:2018记者节记者心得体会
- 下一篇:2018教师教育工作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