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稿精选4篇

时间:2019-05-14 12:23:31 网站:公文素材库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0年的风风雨雨,我们获得太多的成就。回首往日,似乎有一些不可思议,但是我们还是这样的走来,高楼大夏为我们见证了那一段辉煌时代。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稿精选4篇,快来看一看吧。

    第一篇

    经历风雨看见彩虹

    记忆里,第一次乘坐火车是1967年。那时,从东川到昆明,中途还要在塘子火车站转车。客车是棚车,由于拉的车皮少,人多天又热,一些人都爬到车顶上,我也被舅舅托上车顶。在崎岖蜿蜒的大山沟中,体验我的第一次火车之旅。

    坐在棚车顶上风很大。我从口袋里摸出一块手帕,双手把它展开,举过头顶,就像一面小旗子被风吹得“沙沙”作响。正玩得高兴,车厢忽然晃动起来,人好像要摔倒,我下意识地用手拉着大人,小手绢被风一下就卷走。看着在空中飞舞远去的小手绢,心里一阵酸楚,双眼含着泪水。后来知道,列车晃动是由于经过轨道曲线才产生的,还会产生离心力,让人坐不稳。

    第二次坐火车是1981年10月,我到湖南衡阳读书,乘坐昆明开往上海的特快列车。一路上,思绪随着车轮翻滚,小时候很少离家,没想到一出门,这辈子就要和铁路打交道,学的还是铁道工程。当初也不知道铁道工程是干什么的,想像中应该就是修铁路的吧。

    线路、路基、桥梁、隧道、我国自己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对我国铁路的发展历史、现状、未来认识更清晰。知道自己责任重大,只有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为铁路建设服务。

    当学生放假的时候,我体验过春运、暑运乘坐火车的拥挤。特别是放寒假时回家,中途上车,长时间找不到座位是常事,只能一直站着,晚上困了就铺上两张报纸,钻到座位底下睡个“硬卧”,一点都不会顾及颜面。当时总在想,铁路是怎么啦,为什么不多开几对车?后来才明白,当时铁路的运力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孙中山先生是发展中国铁路的积极倡导者,他曾总结出:“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为交通之母。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少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定之。”他还认为,“今日之世界,非铁道无以立国。”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铁路发展对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一些城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郑州、石家庄、株洲、怀化等城市都是因铁路,从一个小村庄发展起来的。云南罗平县也是由于南昆铁路使油菜花名扬天下。而现在,昆明到大理的动车已经实现公交化,暑运期间,每天开行达30多对。

    40年弹指一挥间,可以说自己亲眼目睹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变。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郭沫若的《科学的春天》直到今天还记忆犹新——“科学的春天已经到来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放科学,只有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建设社会主义!”

    参加铁路工作至今35年,云南铁路从寸轨、米轨到准轨,钢轨由每米25千克到现在每米60千克。从有缝线路到无缝线路、区间无缝线路、跨区间无缝线路,轨道结构得到很大的改善。养路作业从手工作业、小型养路机械,发展到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机车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高铁动车组。时速300公里的动车已经在红土高原上奔驰,更加快速环保和安全。

    随着云南铁路“八入滇、五出境”的建设,作为一个老工务人,看到中国铁路建设特别是云南铁路的建设和发展,体验铁路交通给老百姓带来的出行便利。经历过风雨,看见了彩虹,也是我一生中值得庆幸的事!

    第二篇

    交公粮

    我的老家在山西汾阳,我是80后,打我有记忆的时候,夏收和秋收之后都要交公粮,夏收主要交麦子,秋收主要交玉米和高粱。

    交粮的多少按家里承包土地的多少算,一亩地交多少任务。庄稼收割后不久,村里就开始动员村民交粮,先是大喇叭里广播,让大家准备好粮食,最近这么一两天就派人下去拉;接着是队长挨家挨户的做工作,交粮是一种义务,自觉交粮光荣,多交粮完任务。

    那会村里有大队,大队在村中央,大队里院子大,很宽敞。大队里有戏台,戏台坐南朝北,赶集的时候在戏台上唱戏,收粮的时候就在戏台上储粮。戏台的两侧是办公大楼,村长、支书在大队里办公。

    那会大队下面有小队,我们村有四个小队,小队有队长,多数是退伍军人,负责管理各队的队员,丈量土地,协调生产,但主要的工作实则是负责收粮。

    夏收,秋收的时候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交粮的时候也甚是热闹,大队里人声鼎沸,车水马龙,讨价还价的,赶车吆喝的,讨论收成的,联络感情的,嘈杂声不绝于耳。

    早期有印象的时候,收粮都是用马车,马车都是本村人自己的,用马车是要记工分的,一辆辆马车从大队里出来,分开来去不同的队里。装粮用的都是麻袋和尼龙袋子。一般,一辆马车配备一个车夫和一两个帮忙的(兴许是治安),挨家挨户去村民院子里拉公粮。主人一般是要跟着到大队去称重的,有的小孩子会跟着大人坐着马车一起去。最早的记忆中,自行车都特别少,能坐会马车对小孩来说是超开心的一件事,当然也包括我,尽管交了粮是要走着回去的。

    粮食需要过秤。大队里有一个大秤(机械磅秤),大称主要有秤砣、带有刻度的标尺和游砣组成。秤砣,就是一个个大小厚薄不一的圆铁饼,每个圆饼上有个缺口,平时不用的时候,秤砣的缺口处插在大称最上面一个横档的地方,防止秤砣滚丢。秤砣上按照大小规格写着50KG 到5KG不等的字样。游砣在标尺上滑动,用于指示重量。标尺就像杠杆一样可在一个小范围内摆动,摆动的幅度被一个矩形小框框着,不会像杠称一样上挑着眼睛和下坠砸着脚。

    粮食放到秤上,收粮的人会用一根长长的带尖的空心的金属杆杵进麻袋里,铁杵拔出来的时候就会带出来一杵粮食,铁杵很长,几乎可以横跨整个麻袋,这种检测方法也算公平。主要看粮食的质量,看麻袋中间有没有藏劣质粮食,看看皮多不多,有没有瘪的,有没有碜石子,干不干,湿不湿,有没有发霉变质,是不是旧粮。我记得有时候收粮的人会把粮食放嘴里嚼一嚼。就根据这一抽查,一袋子就要扣掉多少斤重的粮食,所以就有了讨价还价,有了人情世故。

    过秤的时候就增减秤砣,拨动游砣,先看标尺在框内摆动,标尺慢慢停留在框内的中间,再看游砣在标尺上的位置确定重量。

    那个时候机械磅秤特别少,交粮时,大多数人都想趁机称称自己的体重。就和收粮的人打个招呼,站在磅秤上面,自己拨动游砣。眼看着标尺都触底框了,游砣还往外拨。

    油水少的年代没人怕自己是个胖子。

    称重完的粮食就有专人倒在戏台上,堆成山。

    拉多了的粮食可以先记账,明年少交。

    马车拉粮的时间最长,后来就改用三轮车了,不过没几年,到2006年,农业税全部取消后,就不再交公粮了。

    大队里的人除了村长,支书外,队长们也都精简了。

    不记得哪一年以后,村里人种麦子的少了,种谷子,糜子,绿豆的也少了。

    第三篇

    紧跟时代前行

    2018年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一名八零后,出生时正是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

    2016年7月,我大学毕业,学的专业是会计电算化,那年我记得我们是为数不多的几届设这一专业的学生。学这个专业也是因为父亲是搞财会工作的,毕业后我的想法是不要再从事这类工作。因为,从小就有这样的感觉,财务工作太辛苦、太累,每天坐在办公室就是写、算,一摞一摞的单据、凭证、账簿,看的都叫人头痛,每天算盘的噼啪声就是自己的枯燥生活的小奏鸣曲。每到年初岁尾、月初月末,别人都是高兴的准备过节休息时,也是他们加班加点,没白没夜的工作的时候。有时会为了一分钱整整加班一整夜,日清月结,分毫不差,长下的就是短下的,这些是我常听到的口头禅。想起这些,觉得一个男孩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我果断放弃。于是,我做起了销售、综合办。

    三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做起了财务工作,那时的我不情不愿,刚开始看到的虽然也有了会计软件,就是九鼎、用友、金蝶,都是单机版。手工帐还基本都在并行。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记账,每天抱着账簿,重复着加、减,计数的工作。

    2009年,集团公司统一上浪潮软件,当时一些老会计不太适应,对网络会计软件使用不是太认可。当时,我在做手工帐的同时就看看系统账务,一段时间后,由于自己有基础,很快对新的软件有了兴趣,对它里边的强大功能吸引。于是,自己开始设计表格,归集数据,帮前辈打印凭证、账簿。随着软件的运用不断熟练和公司的整体电算化水平的提高,在我的建议下,我们也摆脱了手工帐。

    在我做财务的九年时间里,网银支付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再也不是背着大包小包的现金到处跑,也不是出纳拿着支票每天跑银行,而是网上一点,资金随时到账。开票也不是手工一字一字地去填,稍有不慎就要作废,而是手工开票到电脑开票。很多工作都将人工解放了出来。财务人员再也不是账务一结半个月,年度汇算整半年的日子了。

    九年的会计工作实践,大大提升了我对会计的认知和感悟。尤其是近年来,国家税收改革、金税三期税收征管系统的开通、“互联网+税收” 及其大数据、 信息化网络的广泛运用, 对会计工作的要求是越来越高, 会计人员所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公众化、越来越透明,越来越有利于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广大财务人员由核算记账型向管理监督型的功能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会计工作无论从制度规范和核算方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我们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要努力学习财经法规,刻苦钻研会计业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财经法规和会计理论实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同时强化会计职业道德这个根是不变的,要牢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要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办老实事,求真务实。

    改革开放给很多行业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兴行业不断涌现。过去行业更迭需要几十到几百年,而现在几年就会由盛转衰。过去一种产品更新需要几年、十几年到现在的几年甚至几个月。现在的人们都从简单的人工操作中解放了出来,机械化时代已经实现、人工智能化已经到来。40年的辉煌已成为历史。作为历史更迭的践行者,我们应该在守住先辈留下的优秀传统理念的同时,还要积极融入当今的智能化浪潮,让自己紧跟时代发展需求,为企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相信在党的领导、人民的努力下,中国将会有越来越好的发展!

    第四篇

    四十年的改革,四十年的风雨,四十年我的经历

    四十年前,改革开放的潮汐才刚刚开始,那一年我才刚刚出生。说到这里大家已经猜到我的年龄了,是的,我40岁了,我出生在1978年,正是改革开放的号角在神州大地上吹响的时候,改革开放的前几年因为太小没有任何印象,只是听父母说生我的时侯家里生活还是很困难的,父亲是一名轧钢工人,母亲是一位纺织女工,一个月加起来的工资还不到35元钱,还有一个大我两岁的哥哥要抚养,所以父母吃的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等我记事的时候倒没有感觉到吃不饱饭,就是每次蒸馒头时母亲都会参些杂粮,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纯白面馒头,还要放到我和哥哥够不到的地方,怕我们当零食就给吃没了,那时候也没有什么菜,就是白菜和萝卜,腌上一缸,这就是一年的菜,当时也没有感觉到什么是穷,好像每家都是这样,就连后来上了初中吃的都是自家腌制的咸菜。就是特别盼望着过年,只有到过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饺子,才能买一块布给缝制一身新衣服,只有过春节的时候才能拿到几毛钱的压岁钱,买点美味的水果糖半夜里拿出来偷偷的舔上几口心里就美的不得了,想着想一想都有点可笑。少不更事的我第一个十年最美好的愿望就是这样的度过。

    90年代初期,那时候已经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样子,最令我兴奋的一件事就是我家买电视了,那是我家的第一台电视,17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买回家以后安装好只收一个台,剩下的全是雪花,后来才知道得按上室外天线还要装的特别高才行,为这事,爸爸、我、还有哥哥我们三人专门买了一颗又细又高的树抬回家当做天线杆,把天线挂在树顶上再把树固定在房顶上这样已经足够高了,即便这样我们那“宝贝”也多收不了几个台,但是这已经让我和哥哥兴奋的几夜睡不着觉,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那时候我们那没有几家有电视,以至于每天晚上都要把电视搬到院子里,因为邻居们吃完晚饭后都不约而同的往这聚,起初他们都不带凳子,我家凳子又不够多,只好在地上铺上席子大家都席地而坐好不热闹,后来邻居们都自觉带上小凳按先来后到的秩序挨着坐下,只等着看一天连续两集播出的连续剧《渴望》。就是这种场景持续了大约有一年左右的时间,院子里的人越来越少,后来电视就不用搬出来了,因为电视普及了,再也不用跑到别人家看电视了,整个村庄又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是每家房顶上都有一根杆子上面挑着一个圆形的电视天线。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当我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因为那时候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就是老师,我的父母都是工人,他们的愿望就是让我跳出去,能成吃上“公家饭”,不要像他们那样辛辛苦苦一辈子在工厂里,所接触的人当中只有老师吃着“商品粮”,另一个原因就是觉得教师是一种神圣的职业,特别崇拜老师,觉得老师无所不知,长大了也想像他们那样站在讲台上传播知识。但还是因为贪玩学习不好到后来考了一个技校。在技校的生活里,我的思想又发生了变化,想当一名军人,为了这个不成熟当梦想和家里还发生了很多的不愉快,都不想让我去,怕我吃苦,怕我坚持不下来,我就不信了,我又不是纸做的,最后还是我胜利了,95年底我坐上了火车去到了部队当上了一名骄傲的海军,在部队大熔炉里,锻炼了四年,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99年末期,我的军旅生涯结束了,2000年我正式参加工作,因为退伍后参加了退伍军人培训结业后,被顺利分配到营口港工作,拿着第一个月发的工资不亚于当年接到入伍通知书的激动心情,在大集上买了两斤肉让母亲在家包饺子,全家人一起围桌吃饺子以表庆祝。2000年,国家的发展日新月异,家里的状况也有很大的改善,不仅住进了崭新得楼房,还增添了几件家用电器,电冰箱、电风扇。当然那台黑白电视也光荣“下岗”了,换成了24寸的彩色电视机。总结一下2000年到2010年这10年间我完成了人生三件大事,那就是工作,结婚,生子,特别是工作,营口港让我成就了人生得梦想。

    1978到2018我们家是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缩影,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我也到了不惑之年,改革开放40年,也就是我的成长历程,从不懂事的小孩到一名成熟稳重到港口员工是我人生的华丽转身,这里面有我个人努力,也有很多机遇和挑战。每当我看看儿时得旧照片,那里童年的每一个片段都在脑海里浮现,在看看现在的我,未来美好的生活将在眼前。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稿精选4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9557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