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汇报总结精选2篇

时间:2019-05-14 12:25:33 网站:公文素材库

对于中青年教师来说,教学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对教学工作还有很大的欠缺,我们需要加强他们能力,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教师,为此,组织他们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汇报总结精选2篇。

篇一

一、感染

一堂堂课,一位位老师,发于心,动于情, 为我重新定义着“师者”、“学者”的含义。**的师者用他们渊博精深的学识,博雅谦逊的风度,锐意精进的意志,毕生教育的情怀深深感染着我。有人说,讲台是一个秀场,每一堂课就是一场脱口秀,**的十四位老师风格各异,每一位都带给我们一场精彩绝伦的“大秀”。透过这一场场“秀”,我也能想象他们在自己的讲坛多么完美的完成着一次又一次脱口秀,令我敬佩。 一场演出容易,一辈子演出很难。我想,正是他们热爱教育,热爱专业,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怀, 铸就了他们的人格魅力,而这种大学者的人格魅 力直接促成了他们的不老年华,这就是他们事业长青、心理长青、容颜长青的青舂秘诀。

经过一周的熏陶与洗礼,让我重新检视自己,审视课堂,端详学生……我懂了,我们年轻的一线教师,正是那支真正能够焕发学生兴趣,激扬学生活力,创造学生生机,升华大学魅力的生力军,因此,我需要改变,我需要努力,我需 要真正践行一个师者的责任。

二、感知

什么是一名好老师?如何上好一门课?课堂,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平台,老师,能做什么呢?老师要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节课在教书育人环节都起到有效的作用,让专业教育育人于无痕,激活从源头创新的能力与智慧。

具体来讲,课程教学树立专业化思想,课程教学具有讲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人的社会责 任,引领学科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

课堂教学中,注重将知识点放在学科层面思考,教给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点,突出个性化课程教学,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资源,自主发展的平台与张扬个性的空间;继而,搭筑个性化的学科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包含核心知识节 点与框架主线的个性化知识网络,从系统髙度解析知识点内涵,从知识点关联中探索发展空间, 籍以建立知识处理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导要注重具有迁移价值的知识,具有迁移价值的知识体现出某种自然规律、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社会情怀、技能技法,教师引导学生体验知识处理的创新思维,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知识的传授与智慧的启迪。

教师每一节课程的设计,都要教给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思想与方法,进一步树立起学生的专业意识,使学生将对专业的喜爱与专业探求的内驱力固化为专业习惯,形成专业技能,最终内化为专业智慧。真正多识多智的人,是具有知识处理能力的人,具有化知识为学、为事、为人的智慧。

三、感触

现代大学的师生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一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以学生学习为主,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形式上的变化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研究学生,重视对学生“学”的设计。研究学生的基本情況与兴趣特长,掌握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行为习惯,创设具有压力和动力的学习氛围,设计多样的学习条件与课堂环境,督促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与开拓学习空 间。

基于文理的课堂,我们能做什么?最好的实操就是翻转课堂,把直接的讲解移到课外,把珍贵的面对面的机会充分激活,开展丰富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让课堂变成师生合作的空间。针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作为一个信息技术工作者,没有理由不改变。**老师带来的几节示范课、工作坊,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辅助,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推开一扇门。摈弃预设的既定的传统课堂,去生成、创造崭新的现代课堂,感受现代课堂师生合作、共促、碰撞、点燃的激情。此刻,还有什么需要等待呢?等待我的只有华丽的蜕变与崭新的启航。

四、感动

我感动于到火红凤凰花的热情拥抱,我感动于芙蓉湖静谧清透的波光倒影,我感动于椰林路悠然俏丽的浪漫同行,我感动于名师学者们的儒雅大气,我感动于专家老师们的幽默睿智,我感动于年迈师者的孜孜以求,我感动于年轻教师的拼搏进取,我感动于**教师的职业荣光,我感动于学校领导和教师发展中心各位老师的用心良苦,我感动于此行三十三人家人般的携手陪伴, 我感动于一周以来的点点滴滴……

正如**欢迎词中所讲“在南强学府的这段日子,会给您留下一段美好的生命记忆。”“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厦门大学,我来过。

篇二

课程定位要有大格局。第一,发挥育人功能。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就在于,它不仅仅是给学生讲授知识,还要兼具育人的功能。郭祥群教授讲到课程定位的格局包括了人的培养,知识体系及核心知识。互联网提供的大多是碎片化的知识点,但要将这些知识点内化,转变为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教师的引导,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并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的知识体系,此外,还要重视学科的育人作用。作为大学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应当让学生有所担当,可以结合专业案例、典型的专业人等体现专业知识的社会作用。要求学生作为专业人,在各行各业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第二,教学内容应体现前沿性。教学内容应当具有前沿性,从一本教材向教材开放体系转化,应该熟悉现行的国内外教材,重点研读,并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教材,要跟踪学科内的研究前沿,随时将反应学科最新发展的内容带到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要找准教师的定位,教师为教而学,教师在教中学。

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周序老师风趣幽默的讲授,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备“学生”,也就是对学生情况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学生的民族、家庭情况,社会阶层,学习程度等,只有备好了 “学生”,才能使得讲课具有针对性,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其次,课堂的讲授是非常重要的授课形式,但也要讲究技巧,教学语言要干净,不能有太多的口语,要养成自身的语言风格,可以是风趣幽默型,也可以是旁征博引型,是每隔5- 8分钟,就出现一个经典的“段子”,例如哲学名言、幽默的笑话,诗词歌赋、动人的故事情节等,可以避免学生幵小差。再次,要重视板书。板书要呈现出整堂课的知识框架或线索。板书要力求工整,结构要清晰,好的板书绝不是随意写出,而一 定是事先设计好的。课堂互动尽量提特殊疑问句,而不要提一般疑问句,那些答案为肯定或否定的问题是无效问题,应当避免。

掌握现代大学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通过别敦荣教授的讲座,我第一次真正 了解了完整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整个讲座过程我都在不停记录,课本空白处已经差不多记满了笔记,我深深感受到别敦荣教授的讲座可以说是让我受益最大的,是我最需要,最接地气也是最具操作性的,几乎可以说手把手教给我们如何去授课。第 一步,进行教学设计针对学生的特点与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具体方法:首先, 要看教材,根据学生基础和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了解学生是一个过程,但在上课前就要有所了解,学生学过哪些课,反馈如何,可以通过与辅导员交谈,与学生交流的形式进行了解。开始教学后,尽快了解学生的特点,用1-2周的时间密集的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第二步,就是要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为两块,一块是教的内容,一块是学的内容,两部分目标一致,但差别很大,教师教精华,学生学无限。那么具体要教写什么呢? 一是学生自己看不懂的知识即已知的知 识,解决学生自学教材中的问题,二是学生看不到的知识即未知的知识,教材以外的知识;三是学生学不会的知识,就是那些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知识,需要通过案例、实践等掌握。学生学什么? 一是教师教授的内容,二是学习教材本身的内容,三是学习本课程相关的专著,需要教师推荐,给出书单。四是课前课后要完成的实践、调研、实验、作业、体验、经历等等。学生要学的内容比教师要教授的内容更多,更广。第三步,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环节包括回顾和导入一内容展幵一内容的深化一,总结每节课都用问题引导,并激发学生兴趣。真正好的教学由问题开始。教学应当注重实践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可能面临哪些问题,将这些问 题贯穿于教学环节。问题包括教的问题和学的问题两部分。教的问题,主要是指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难度要有差别,这样就可以考察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学的问题包括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中的问题,一方面布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另一方面设计一些适合集体讨论的问题,用于组织小组活动。第四步是设计教学组织和方法。要使用多样的方法,每次课至少用二至三种教学组织形式,例如第一种为讲授,第二种为讨论。每隔15至20分钟就要更换教学组织形式,从而规避学生倦怠感。那么到底如何教呢?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与方法,应当秉承合作教学的理念。教师与学生如何合作呢?上课前学生应当学习,而不是预习,只有学习了相关内容,才能带着问题来听谏,并能与教师进行对话。教师还应当组织教学小团队,即将自觉性较高的学生组织起来,使其成为教师的助手,帮助教师指导其他学生完成作业和小组讨论活动。学生应当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建构的过程,检验学生是否主动学习,可以通过提问、检査作业等方式完成。同时应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给学生设计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其自己完成,以达到学生自我构建的目的。

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听了邬大光校长的讲座,我认识最深刻的就是这一点。 一直以来,教学与科研相矛盾从而导致无法合理分配时间一直困扰着青年教师,对于青年教师而言,一方面需要积累教学经验,让自己站稳讲台,站好讲台,另一方 面,又面临巨大的科研压力,要发文章,要评职称,这两件事情都需要大量的时间积累,那么时间应该如何分配呢?倾向教学,往往没有时间写文章,倾向科研,往往又没有时间备课。但邬大光校长告诉我们教学与科研实际上可以兼顾,并可以相互促进。两者之所以矛盾,是因为我们并未将两者有机结合,当两者的内容互不关联,当然是相互排斥的,然而,如果我们将教学内容与科研工作相结合,采用正确 的教学方法,上好一门课,就可以在二者间建立关联,从而达到二者相互促进的效果。二者结合的关键节点就是上好一门课的“好”字,这个好,意味着课程的内容要包含前沿性,讲授要有穿透力,要具有跨学科的视野,在备课过程中,要对全球范围内该学科领域排名领先的髙校授课内容有所了解,对该领域最先进知识有所掌握,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将其传授给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科前沿,进行学术思考,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前沿问题,并将备课与授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撰写学术论文,将总结的学术成果再讲授给学生,从而形成教学科研相 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七天学习让我再次认识到要做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绝非易事,受到互联网的影响,知识传播的宽度与广度及速度,都已超出我们的想象,MOOC、SPOC、翻转 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作为教师,不但要适应不断变革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要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感,还面临着发文章、评职称、柴米油盐、赚钱养家等俗事。既要思辨,还要生活,到底如何自处?又想起几天中最难听懂的一次讲授,傅小凡教授所讲的很多内容很难理解,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被拋到这个世界上来,难免会有存在的虚无感,生命脆弱,什么才是我们活下去的理由?那就是寻找我们心灵的 家园,什么是心灵的家园?那就是对校园、对学生、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爱,唯有这份爱,才能支撑我们、支持我们将这份真善美统一于我们的言行中。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汇报总结精选2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9586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