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高一日常教学目标与反思

时间:2019-05-14 12:25:42 网站:公文素材库

接手高一新生,代表着一种挑战,怎么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面对着高中负责的课本,要提升他们的课堂效率,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更好的成功。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高一日常教学目标与反思。

    本学期接手高一新生,除任科任教师外还担任12班的班主任。首先新生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其次高中课程难度加大,怎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让12班同学适应高中生活,成绩登上新台阶?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过去两个月的教学工作做如下复盘。

    001回溯行动目标

    【组织目标】

    短期:两个月内帮助学生适应高中学习与生活,养成学习习惯和一定的独立能力。

    中期:一年后,高一学期末的学业水平测试中全科合格率100%。

    长期:三年后毕业时升学率达到100%,本科率70%以上。同时,学校排名和综合影响力提升,为高校输送合格的大学生。

    【个人目标】

    短期:个人专业能力提升,期中期末考试教学成绩到年级第一。

    中期: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学体系和学习方法论,教学成绩领先,课堂生动有趣,成为学生最爱上的课。

    长期:成长为专家型教育工作者,提升成就感、幸福感。

    002:对比结果事实

    就组织目标来看:短期目标实现。经过两个多月的磨合,学生基本适应高中生活,生活作息正常。

    就个人目标来看:本次期中考中,短期教学成绩没有达到第一,与第一名相差2.6分的均分。个人能力有所提升,日常教学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内容把握较为完整清晰,但还不够简明扼要。

    003:全面分析原因

    客观:

    ①因为十一国庆放假、举办运动会等冲了部分课程,课程进度慢。

    ②学生入口成绩差,基础薄弱。

    ③其他班的老师刚刚参加工作,天天在学校,有更多时间去盯学生、盯作业。

    ④自己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培养其学习习惯。上有老,下有小,精力不足。

    主观:

    ①上课未实现效益最大化。讲授时内容不够凝练、不够生动有趣。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作业的要求不严格。

    ②学生缺乏明确的目标,内驱力不足。

    ③学生上课不够专注,知识吸收率差。加之学生日常训练不够,答题方法与技巧非常欠缺。

    004:设定行动计划

    停止做:

    ①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不到位,全部交给课代表检查,无法真正落实。

    ②没有预习就开讲,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

    继续做:

    ①深度研究教材和考纲,形成独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独特风格的教学,明确教学目标。

    随时回溯教学目标,确保不偏离方向。

    ②加强学法指导与答题技巧的训练。每周日、周三的晚自习就做【限时规范训练】。(之前不限时间的做作业非常低效。)

    优化做:

    ①加强语言表达能力与技巧的提升,提高课堂的生动性、价值性,吸引学生注意力。

    ②对课后作业的跟踪反馈坚决在24小时内予以回复。(时间拖得太长,没有时效性,效果会大打折扣)

    ③一对一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④加入精力训练营,学会调整、管理自己的时间、精力,提升单位时间的效率。

    005:跟踪反馈优化

    经过两个多月的观察、检测,发现:

    比较好的是:每堂课的知识内容比以前更成体系,语言精炼不少,从课堂反馈看,学生比以往更喜欢上。

    仍需改进的是:

    ①作业的跟踪反馈仍需改进,重点是【及时】。

    ②加强课堂抽测力度:坚持每堂课用前五分钟的时间来回顾上一堂课的内容,最好是复述或默写出来。

    ③日常课堂上语言还可以更生动,强化重难点时注意逻辑结构要清晰、语言要凝练。

    006:总结固化规律

    ①战略上偷懒,行动中很惨。

    提前备课很重要,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教法。

    ②明确的目标是成功的一半。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随时回顾,确保不偏离方向。

    ③不仅要有目标,更要有行动。不仅要行动,更要有方法、有策略的有效行动。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一日常教学目标与反思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9588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