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羞涩与社交焦虑读后感:社交焦虑真的一无是处

时间:2019-05-14 12:28:22 网站:公文素材库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与别人的交流存在着一定的恐惧。我们应该怎么样克服这些情况呢?社交焦虑从来不是天生的,可以靠自己克服这一种存在。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羞涩与社交焦虑读后感:社交焦虑真的一无是处,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话说前阵子小鹿和室友达成共识,提前把租金给房东转了过去——我俩一致认为虽然提前交租可能会秒变吃土女孩,但能够避免月末的交租提醒和日常尬聊,可以说是十分值得了。然而,万万没想到,房租刚转过去,房东大姐姐光速拉了个群,然后反手就是1个大红包,顺便开始关心两位小房客的入住体验,简直是中国好房东本东了。作为两枚尴尬症晚期患者,小鹿和室友只能一手备好表情包,一手拆红包,最后这场让我俩如临大敌的群聊在各种表情包的护持下圆满结束。虽然当晚因为房东姐姐这场突如其来的关心深感体力透支,但看在红包的份上,不得不说有时候焦虑还是有点用的。

    社交焦虑 = 社交恐惧症?

    社交焦虑是指在社交情境中因为害怕当众出丑而产生的焦虑情绪。社交焦虑的强度和所害怕的社交情境的范围因人而异。对某些人来说,社交焦虑只会出现在有限的几个或单个社交情境(比如搭乘地铁、公开发言等),而且产生的焦虑情绪还不至于让自己彻底失控;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几乎在所有社交情境中都会产生强烈焦虑情绪,而这种弥漫性的焦虑最终很可能导致他们开始回避一切社交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在社交情境中感到焦虑并不一定是社交恐惧症的表现——任何人都有可能在需要与人打交道的情境中感到焦虑。只有当一个人对一种或多种社交或表现情境有强烈且持久的恐惧,而且这种恐惧已经明显影响到了这个人的正常生活时,TA才有可能被诊断为社交恐惧症。比如,同样是对当众发言怀有强烈的焦虑与恐惧情绪,一个大学老师可能会因此被诊断为社交恐惧症,而一个程序猿则不会。

    此外,有意思的是,与人们通常以为的不同,虽然社交焦虑的确与一些常见的性格特点有关(比如羞涩或完美主义),但是内向的人在社交中却不一定会感到焦虑或恐惧。内向不等于羞涩——尽管和外向开朗的人相比,内向的人在社交情境中往往更安静、内敛,并且可能更喜欢独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会感到不自在。相比之下,完美主义者常常在公众场合感到焦虑——因为给自己树立了完美人设而时刻都害怕被人发现自己的瑕疵。

    社交焦虑是天生的吗?

    大量研究表明,社交焦虑的产生既与遗传因素有关,又与后天的社交创伤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与直系亲属中不存在社交焦虑症患者的人相比,直系亲属中存在一位严重社交焦虑症患者的人,其本人患上社交焦虑症的概率是前者的10倍。为了进一步确认基因遗传对社交焦虑症的影响,研究者对患有社交焦虑症的双胞胎进行了研究,发现同卵双生比异卵双生的双胞胎有着更高的社交焦虑症的合和率(“合和率”指一个人与其孪生双胞胎患有相同病症的概率)。

    除生物因素之外,我们自身的经历和观念也会影响会产生社交焦虑和羞涩的概率。例如,曾经发生在社交场合中的负面经历可能加深个人的害羞胆怯和社交焦虑。研究发现,与存在其他焦虑问题的人相比,存在社交焦虑的人对孩童期被取笑的往事记忆更深刻。其他社交创伤的例子还包括:小时候常常其他的孩子欺负、有过过分苛刻严厉的父母、老师或老板过于严苛、曾经在社交场合中当众出丑(如呕吐、摔倒、惊恐发作等)。

    此外,我们还可能因为目睹了他人在社交场合中受挫的场景而产生对社交情境的焦虑与恐惧,这些场景包括: 某同学被老师严厉批评且被其他人嘲笑、某同事当众发言时因为紧张出错而被老板训斥、某亲属极度羞涩且怕见生人等。与此类似,我们还可能从其他渠道习得社交焦虑,比如被父母或权威反复告知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重要性、全然认同某些媒体所宣扬的“颜值即正义”等强调自身形象的信息……

    虽然过度的社交焦虑可能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但是适度的焦虑却有助于我们的社会交往。从进化角度来看,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相互依赖、彼此帮助,即使是小朋友也知道与他人友好相处的重要性——不断给别人留下坏印象有可能导致被孤立以及其他的不良后果,而社交场合中的焦虑感则可以帮助我们免于冒犯他人,并且避免做那些给自己带来负面评价的事情。

    当然,社交焦虑或羞涩胆怯并非时时有益,严重的社交焦虑可能导致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从而在工作或学习中更容易出错。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社交焦虑远不到社交恐惧症的地步,很多轻度的焦虑症状带来的社交困难都可以通过社交技巧训练来解决。

    社交的正确打开方式

    1.改变封闭性非语言行为。虽然并不一定是有意而为之,但在社交情境中感到焦虑很可能会让我们采取自我防御的姿态来面对社交对象,并下意识地用一些非言语行为暗示对方“离我远一点”,比如回避眼神接触、神色严肃、身体向后仰或两手交叉在胸前等。尽管是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但这些非言语信息(包括与社交对象的身体距离、眼神交流、手势、语调,以及音量等所传达的信息)却会让我们整个人散发出“生人勿近”的气息,进而导致社交尝试的失败。

    通过改变封闭性非言语行为,我们可以向对方传递愿意与其接触或交流的信息,从而提升社交质量,以下是一些与社交焦虑相关的封闭性非言语行为:

    向后倚靠着坐在位子上 -> 身子向前倾;

    与对方离得很远 -> 靠得更近一点;

    回避眼神交流 -> 适当的眼神交流;

    交叉着手臂 -> 不交叉手臂或做一些手势;

    紧握拳头 -> 让手掌自然打开;

    弓腰驼背地坐着 -> 直挺地坐着。

    2.丢掉“话题终结者”的标签。很多备受社交焦虑困扰的人喜欢以“话题终结者”自嘲。给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之后,社交焦虑可能因为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而愈演愈烈。正确的态度是坚信通过适当的练习,再害羞的人也可以告别尬聊。与人初识,谈话的内容应该友善而又不至于太过私密,例如“周末怎么度过的呀?”“我很喜欢你的新发型” “我注意到你没有开你平时的那辆车”等等。

    谈论一件事时,我们的讲述详细到什么程度应根据对方的反应而定。根据对方的谈话的详尽程度,我们可以跟着TA的模式展开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需要尤其注意的是,我们要确保听懂了对方的意思后,再做出回应,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询问相关的细节来表现对对方的兴趣。在某些场合中,我们还可以轻轻地碰下对方的手臂来拉近彼此的距离。

    3.学会开放式提问。在聊天过程中,提问可以展现我们对于谈话内容的兴趣。开放式提问是相对于封闭式提问而言的,例如,“你认为这本书怎么样?”与“你喜欢这本书吗?”相比较,很明显前者更能够引出一个详细的回答。具体而言,开放式提问指能够引出详细回答的问题,引导词包括“怎么样”、“为什么”,以及“以哪种方式”。相对的,封闭式提问是指仅能引出对方回答一两个字的问题,常以“是不是”、“谁”、“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哪一个”等疑问词开头。

    与封闭式提问相比,开放式提问更容易激发出更长更有趣的话题,以下是一些关于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的例子:

    周末玩得开心吗? —> 周末都干了些什么呀?

    你最喜欢的选手是谁? —> 你觉得这届选手怎么样?

    你做什么工作呢? —> 你是怎么进入现在这个行业的呢?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问题显得太过开放,以至于有时回答起来会显得很封闭。例如,像“你还好吗”或“今天过得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很可能只会引出对方一个词“很好”。

    说了这么多,其实再强烈焦虑和恐惧都只是暂时的,即便有时候感觉自己的社恐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阶段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曾经的不安和尴尬还是会慢慢减少。羽翼未丰时,焦虑和恐惧只是在帮助我们更好地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威胁做好准备。所以,我们的终极目标不应该是摆脱一切恐惧和焦虑,而应该是怀着感恩的心情将焦虑缩小到不会明显干扰到我们的生活的程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羞涩与社交焦虑读后感:社交焦虑真的一无是处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9621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