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件严谨的事,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有些老师会学习某个优秀老师的教育方法,将它用到学生身上时,我们会发现不是那么好用,因为我们没有学到精髓,我们只能借鉴,不能完全采用。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教育心得体会:精髓,难以克隆。
我有幸参与第二教学区集体备课时,看到林林总总的辅导机构,如众星捧月般聚拢在县城学校周边。我戏谑道:县里就是好,家长出钱,培训机构出力,学校出名。反观乡下,注重学生教育的家长,并不多。大多数都觉得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是学校的分内之事,由学校全权负责。现在,我的每一位同事,都在竭尽所能突破教育教学的瓶颈。形势越是危急,越有“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感悟,越有力挽狂澜的豪情壮志。
从教至今,尝试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我曾向老教师请教过很多关于教学的问题。大家也都热心相助。然而自己在运用时,却总错误百出。因为,自己学到的,只是皮毛,精髓是克隆不出来的。
课堂,仅仅40分钟。每个站在讲台上的老师,都有把40分钟的课堂讲下来的能力。但我的课堂,真正能让学生吸收的,恐怕不足十分钟。这让我十分惶恐。每每讲完新课,我都是趁热打铁,让学生及时做练习册习题。再通过自己课后的作业批改,检测学生做的怎么样。可实际效果并不好。
没有预习环节的新课,是不完整的新课。语文的学习,必须预习。一次上课,我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而学生却找不到我讲的是哪一句。这件事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方向出现偏差,没有让学生提前预习。预习并不是单纯的完成练习册生字词部分的习题。更是对文章的通读、多读,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于是我尝试着让学生先预习,预习的同时,完成练习册整体感知的习题。当天及时批改,批改完之后,第二天讲新课时,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标。我备课,他们也要备课。以此来保证师生不上“无准备的课”。
在我看来,语文本身就是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课。必须要学会理解,学会分析一篇文章。我提倡我的学生,把每一篇文章的预习作业,都当做阅读理解来做。而我也坚持把每一次预习作业,都当做阅读理解来批改。分值是衡量阅读能力最直接的方法。练习册上整体感知的习题,每一小题,我都赋予相应的分值。每一题都给了他们分数。这一方法,似乎也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总有学生做完后,主动找我批改。当我看到他们做阅读题,在阅读材料上圈点批注时,一种欣喜涌上心头。习惯是逐渐养成的,养成后就不易更改了。我希望他们能一直坚持下去。
然而,我感触最深,进步最大的,还是作文教学。
任教八年级时,最让我头疼的,就是作文的教学。新课的教学,还可以从教参、网络上找到相应的课件,把握相应的侧重点。作文,如一块顽石,挪不走,又跨不过。作文的批改,总让自己头晕脑胀。从哪里入手?怎么给分?怎么批注?这都是我急需攻克的难关。
执教七年级以来,貌似冥冥之中有了思路,有了方法。当时的第一篇作文是《我是初中生》。通过对这一篇作文的批改,我发现学生的写作多存在思路不清、选材不合适等问题。尤其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写什么,还有的同学写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不相关的素材。所以接下来的作文课,我就必须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首当其冲的就是写作思路的技巧传授。紧接下来第二周的作文课,简单的评完学生的作文后,我结合朱自清的散文《春》,带领大家再一次回顾了《春》的写作思路,并板书了《春》的写作框架图。当我鼓励大家,给自己上周的作文画思路图时,好多学生都小有收获。抓住这个契机,我进一步给大家分析了写作提纲的重要性。让我欣喜的是,第二次交作文时,学生们齐刷刷的在正文前,列上了自己的构思框架图。那一节作文课,的确是让学生学到了实实在在的东西。那也是我迄今为止,讲过的最满意的一堂写作课。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像我这样的新手,更是漏洞百出。仔细观察,发现周围严慈相济的老师,成绩都挺不错。我与他们相比,欠缺些许严厉。就我而言,与其苦思冥想如何佯做严厉震慑学生,不如多花心思巧搞花样,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把课备好把课教好。
感谢学校的栽培,感谢领导的宽容,给了我成长的机会。我今年的教学工作,的确比去年顺利了很多。经验,像无形的手,在推着我前进。经验的积攒,是缓慢的。他人的教学经验,借鉴起来的确容易,但却难免东施效颦。相比之下,只有自己悟出来,才是适合自己的。
教学的路,道阻且跻。唯有迈开步子,走一步,再走一步,才能前行,纵使彳亍、纵使蹒跚,那又何妨?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关于教育心得体会:精髓,难以克隆》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96547.html
-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论坛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