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学习马继东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10篇

时间:2019-05-14 12:36:21 网站:公文素材库

马继东同志作为一个信访工作者,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工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想着自己的工作,这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一个爱国爱党爱人民的人,让我们向他学习,学习马继东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10篇一起参考!

01

通过学习马继东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深刻明白了马继东同志作为一名基层综治信访干部,用宝贵生命践行入党誓言,用实际行动诠释为民宗旨,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是在“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向马继东同志学习,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学习他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始终做到主动担责、全力尽责,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学习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始终做到满腔热情深入群众,真心实意服务群众,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学习他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始终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永葆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

02

通过学习《关于追授马继东同志“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我了解了马继东同志在生前作为中共党员的优秀事迹。马继东同志长期扎根基层,做好事务管理科科长一职,八年如一日,勤奋务实,默默奉献。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身为中共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不仅仅恪尽职守,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常常为了服务群众自掏腰包解决大家的燃眉之急。而对于工作也是兢兢业业,倾注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和热情。我深刻感受到了马继东同志作为党员并非只是把党的理论知识禁锢在了书面上,而是渗透到了思想里,融入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这是他的信仰,是他坚定不移的信念,他真真切切做到了心中有党。当今社会需要如此负责优秀的人,而马继东同志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学习的榜样和奋进的目标。

03

马继东同志先进事迹是我们现在正在学习的,作为一名好党员,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于工作从不缺席,他用生命告诉我们什么是敬业。马继东的好脾气似乎是天生的,又像是为这份工作量身定制。无论是他身边的同事、朋友,还是接触过他的居民,没人见过马继东释放负能量,什么抱怨、什么发火,仿佛与马继东绝缘,他的同事、好友王勇说,任何时候都没见过他说过谁一句不好,总是乐呵呵的。面对现实和困难,马继东没有被吓倒,而是坚定地挑起了综治维稳这副重担,创新工作,无私奉献。斯人已逝,精神永存。马继东走了,但他却永远活着。他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的作风,他心系群众真心实意为百姓排忧解难的为民情怀,他满腔热忱敬业奉献的高尚品格,都感动和激励着他的同事、他的战友们继续前行。

04

马继东精神是“一勤天下无难事”的实干精神。作为长期扎根一线的基层干部,一个“干”字,是马继东人生的真实写照。翻阅马继东从事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八年的履历,我们动容于他对工作的热忱,倾一腔热血,解万人心结。这些年,马继东共化解拆迁安置、征地补偿、物业管理、劳资关系等方面的矛盾纠纷700余起,用自己的担当实干将难题消弭于无形。我们更感动于他对责任的坚守,在全运会、夏季达沃斯论坛等重要活动期间日夜值守、连续奋战,这种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一次又一次感人至深的付出,也感染、激励着其他基层干部。

05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就是要秉承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用足十分力,干出新成绩。对于马继东来说,“做工作”和“把工作做好”是有区别的,只有“做好”才符合一名党员的标准。奋斗是新时代最美的姿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是在艰辛中成就的。马继东每天早上7点以前就到岗,常常工作到很晚才披着夜色回家,有时甚至睡在办公室里,他用自己的辛苦换来了群众心里的甜;奋斗是在激情中铸就的。马继东同志长期扎根在基层,坚守信访维稳第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务实、默默奉献,用生命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他不忘初心、迎难而上,从一句问候、一杯热茶做起,耐心细致、用心用情做好信访工作,从事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八年来,先后共化解拆迁安置、征地补偿、物业管理、劳资关系等方面的矛盾纠纷700余起。为了街道这个“大家”,他牺牲了太多照顾“小家”的时间,也透支了自己的身体。马继东的父母都已70多岁,体弱多病,妻子长期患病在家,孩子身体也不好。但他从没把家里的困难向同事提过一句,从没因为家事向单位请过一次假。马继东同志作为一名基层综治信访干部,用宝贵生命践行入党誓言,用实际行动诠释为民宗旨,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是在“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为了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学习先进、见贤思齐,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在促进天津改革发展稳定中当先锋、作表率,马继东同志生前一贯表现,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要认真学习的。

06

通过学习马继东同志的先进事迹党员们明白了马继东同志作为一名基层综治信访干部,用宝贵生命践行入党誓言,用实际行动诠释为民宗旨,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是在“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们都要向马继东同志学习,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践行“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忠于职守、履行使命,勇于担当、创新竞进,为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担当。基层党员干部这个角色的担当,就是坚守为民初心、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马继东同志在综治信访维稳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摸爬滚打8年有余。他,用基层干部的默默付出擦拭着党徽,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诠释着责任担当,更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绝对忠诚。他赋予了自己角色以光彩,他定义了担当朴素的内涵。

担当是一种品质。新时代呼唤有担当、有作为的基层干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千千万个党员干部,具备为民服务的品质与情怀。马继东同志以人民需求、人民渴望为己任,“甭管了,都交给我”是其行为自觉;为人民服务这一承诺,他坚守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担当是一种责任。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作为基层干部,时时面对着百姓的家长里短,为民解忧,为民纾困是本分是责任。马继东同志无论大事小情,只要百姓有需求,他当仁不让,他的24小时随叫随到,他的无休无假,让那些尸位素餐者羞愧,让那些无所事事者汗颜。他的责任感更是众多基层干部共同的人格。

担当是一种能力。党员干部作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引领者,不仅要愿谋,还要善谋、能谋。多年来,马继东同志共化解拆迁安置征地补偿、物业管理、劳资关系等方面的矛盾纠纷700起,用自己的工作能力将诸多难题化解于无形,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也为全区重点工作落实创造了条件。

担当是一种态度。党的基层领导干部如何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绝不是口头上的惯用表达,而是踏下心来,从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真正让老百姓有所获。马继东同志把“做工作”和“做好工作”严格区别开来,群众的事不仅要做、多做,还要“做好”。为了让群众充分了解棚户区改造政策,他从拿号办手续,到最后搬迁,一直坚守棚改现场;为解决一位居民小二楼拆迁上访问题,他跑民政局、房管局、人社局,最终为居民达成所愿。

马继东同志是面旗帜,是座丰碑。让我们以他为榜样,找准自己的角色,负起自己的担当,让旗帜和丰碑引领我们继续前进。

08

一个共产党人,如何把入党誓言化为行动,坚守初心?一名基层干部,如何以百姓之心为心,践行信仰?从河西区柳林街道办事处社会事务管理科科长马继东身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甭管了,都交给我。”这是马继东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对党的事业、对群众利益的一份实实在在、沉甸甸的承诺。坚守承诺,一个月容易,一年也不算太难,马继东从事综治信访维稳工作8年,这句承诺,他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群众的事无小事,马继东经手的事情,不论大小、不论难易,一定不会石沉大海。他以深挚的为民情怀和脚踏实地的行动,践行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一次又一次打开群众的心门,圆满解决了大量信访问题。2018年9月21日凌晨,在完成达沃斯论坛安保、矛盾纠纷调解等重点任务之后,马继东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直至突发心脏病倒下,长眠在了他热爱和奋斗过的地方。

山无脊梁会塌,人无脊梁会垮。信仰是一个人的脊梁,是一名共产党员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为有信仰,马继东永远把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为有信仰,马继东“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难事当家事”,用生命的光和热,完成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庄严承诺。信仰,尽管无法延续生命的长度,却能升华人生的高度。

信仰,是最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用忠诚乃至生命践行的铮铮誓言。没有休息日,每天工作时间远超8小时,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这是马继东的工作常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马继东记挂着工作,更放心不下那些有困难的群众。信仰是人生的动力,给前行以力量。信仰高尚,就有了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信仰纯洁,就有了一心为民的浩然正气;信仰坚定,就有了百折不挠的不懈斗志。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历史使命,每个时代的共产党人都要有肩负时代使命的责任担当。无论时势如何变迁,信仰永远是共产党人汲取力量、砥砺前行的不竭源泉。我们学习马继东同志,就要学习他对初心的坚守,对信仰的追求,对责任的担当,赓续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让崇高信仰融于血脉灵魂,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

09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为人民服务”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这个崇高的宗旨,共产党人用忠诚奉献铸就。千千万万战斗在一线、奉献在基层的共产党员,将理想信念化为实际行动,汇成温暖民心的暖流。马继东,就是这样一名普通党员,他有一颗一心为民的赤子之心,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在用行动诠释党的根本宗旨。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向马继东学习,就要学习他真挚的为民情怀。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演讲,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一个共产党人,胸膛里始终跳动着一颗“勿忘人民”的赤诚之心,才能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真正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对待群众,马继东付出了全部真情。他把“为民”二字高高举过头顶,融入灵魂,根植心中,让普通的工作岗位褪去了平凡的外衣,让党性熠熠生辉,为自己照亮前行之路,为他人织出温暖生活。“赤诚为民者,民向往之”,心系群众冷暖安危,把群众当亲人,带着真情实感为群众做事,与人民群众就会“情深意厚”“水乳交融”。

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信仰是根和魂,真情是驱动力,实干是试金石。为民情怀,说到底就是怀着热忱干实事、怀着赤诚谋幸福。“这就是咱家的事,交给我您放心吧。”每一次马继东都是说到做到。这不只是暖心暖肺的承诺,更是为群众尽心竭力办实事的责任心。在马继东的词典里,没有“歇脚”二字,八年的信访维稳工作,他始终如一;在马继东的日历中,“为民服务”是最重要的事,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他感同身受。生命不止,信念不灭,为民服务就一刻都不会停歇。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去,为了街道这个“大家”,为了群众的切身利益,马继东牺牲了太多照顾“小家”的时间,牺牲了太多休息时间,他用火一样的热忱,融化信访群众心中的“冰”,让人们从中看到了共产党人这块“特殊材料”的固有本色。“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心一意总为民”,这种深挚的为民情怀,正是我们涤荡灵魂、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活着树一面旗帜,倒下铸一座丰碑。把为民情怀写在心中,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这是一个共产党人用一生实践的诺言,用一生书写的赤子之心。

10

“信访工作是不好做,但也总得有人做啊!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去做了,群众终究会理解和信任我们的。”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马继东的价值追求;平凡岗位上的奋斗与奉献,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人生境界。

奋斗是“一勤天下无难事”的实干精神。作为长期扎根一线的基层干部,一个“干”字,是马继东人生的真实写照。翻阅马继东从事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八年的履历,我们动容于他对工作的热忱,倾一腔热血,解万人心结。这些年,马继东共化解拆迁安置、征地补偿、物业管理、劳资关系等方面的矛盾纠纷700余起,用自己的担当实干将难题消弭于无形。我们更感动于他对责任的坚守,在全运会、夏季达沃斯论坛等重要活动期间日夜值守、连续奋战,这种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一次又一次感人至深的付出,也感染、激励着其他基层干部。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就是要秉承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用足十分力,干出新成绩。对于马继东来说,“做工作”和“把工作做好”是有区别的,只有“做好”才符合他的标准。为了让群众充分了解棚户区改造政策,马继东从拿号办手续,到最后搬迁,一直坚守在棚改现场。为解决一位居民小二楼拆迁的上访问题,马继东跑遍民政局、房管局、人社局,不辞辛苦、不怕麻烦,最终解除了这位居民的后顾之忧,化解了多年积案。

奋斗是新时代最美的姿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是在艰辛中成就的。马继东每天早上7点以前就到岗,常常工作到很晚才披着夜色回家,有时甚至睡在办公室里,他用自己的辛苦换来了群众心里的甜;奋斗是在激情中铸就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马继东用“一颗爱心”“一颗热心”“一颗公心”,架起了党和政府与群众间的“连心桥”,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深化了干群的“鱼水情”;奋斗是在点滴中汇就的。从一句问候、一杯热茶、一件件群众关切的“小事”做起,马继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群众满意了,他就发自内心的高兴。

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永恒使命,实干是共产党人的朴素誓言。学习马继东的先进事迹,我们深深感受到,他的血脉中激荡着奋斗精神,他的心灵中洋溢着担当情怀。让我们从楷模的精神中汲取力量,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在不懈奋斗中彰显人生价值和责任担当。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学习马继东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10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9724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