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区退休老干部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精选3篇

时间:2019-05-14 12:41:13 网站:公文素材库

梁家河一书记录了习总书记当知青时的青年岁月,从这本书里,我们能看到习总书记在艰苦岁月里奋斗的精神,同时也能看到梁家河的发展变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区退休老干部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精选3篇。

篇一

读完《梁家河》一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萦绕着一个很大的问号,为什么梁家河村能使插队知青得到很好的锻炼?为什么习近平能在这里奠基成才?

带着这个问题,我又反复翻阅分析了《梁家河》,得出了下面的结论——梁家河是块“沃土”,而习近平就是积极主动吸取这块“沃土”营养,茁壮成长起来的参天栋梁。

说梁家河是块“沃土”,习近平这样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梁家河村距延安不远,可以说是延安的一个缩影。1935年红军长征在这里落脚,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粉碎了敌人的数次封锁围剿,带领全国人民赶走日本侵略者,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延安精神早已在这里群众中深深扎根,鼓舞着他们顽强生存,不畏困难,奋勇前进。这种精神无疑会影响教育着来这里插队的知青。

梁家河的生态条件,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这里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腹地,是一个中国典型的偏辟、贫穷、落后的乡村。从培养锻炼人的角度看,越是穷苦的条件越能磨炼人,无疑是知青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铸造人生观、世界观的大熔炉。习近平在回忆在梁家河插队时说:“现在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从十五岁到二十二岁,在这个小村庄里,习近平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成长,并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

梁家河村民风淳厚,人憨厚老实,实事求是,顽强倔犟,纯朴得就像黄土,纯洁得就像冰山上晶莹剔透的雪水。这些人格品质,也对知青的人格、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插队,和乡亲们同生活、同劳动,说自己是“延安人”,梁家河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和乡亲们结下了深厚友情,说自己无论走到那里都永远忘不了这里——梁家河。

离开梁家河四十年,两次去看望乡亲;四次给乡亲们写信;在延安调研因日程紧张,把梁家河四名“小伙伴”请到延安叙旧;在国内外访问讲话中都提到自己在梁家河锻炼的收获。念念不忘梁家河村,足见其对梁家河村的感情之深。

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插队,走的是一条积极主动锻炼,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健康茁壮成长的道路。沿着他在梁家河七年的生活轨迹,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以由被动到主动,由主动到带头的步伐阔步前进的。

习近平是1961年1月13日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从北京到延安插队的。与其说是响应“号召”,对习近平说来,更像是一种逃离和解脱。1962年因受父亲习仲勋冤案牵连,被抓欲送少管所,因床位已满送不进去,习近平报名下乡插队。他们一看,是到延安去,基本上属于流放,就让他去了。在列车上,别人都哭他却在笑,庆幸自己逃离被少管的牢笼,倒是一种解脱。

由被动向主动转变,这是习近平插队迈出的第一步。运载知青的卡车到达延安,他们看到的革命圣地延安,竟然是一个很小黑咕隆咚的城市,美好的想象被现实击得粉碎,兴奋变成了失望。习近平一行15人被分派到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该村隐于一条狭长的沟道里,全村60多户,200多口人,一条小河从村子中间穿过,村民们散居在小河两边依山而建的窑洞里,窑洞外满目都是峭立的黄土山。“这不是山顶洞人的生活嘛!”习近平当时说。来梁家河住、吃和劳动使习近平看到了:城市与农村、平原与山区、繁华与贫困、开放与封闭、东部与西部的鲜明对比,给他第一年插队生活蒙上了重重阴影。加上他扔了半个发霉变质的面包,而不被群众信任,感到十分孤独。又因去公社开会,先跟着别的大队红旗走,后归入梁家河自己的队伍而被诬陷为“习仲勋的儿子不跟红旗走了”即不跟党走,使他感到迷惘、彷徨、不知该怎么办。几个月后,习近平请假回京探亲,因失去北京户口而被当地公安当作“倒流”人口,关进派出所四、五个月,强制干重活。现实的挫折,听了姨父姨母和父亲的教导,习近平找到了一个法宝——他的“团结观”。

习近平相信,黄土地养育他的父辈,也一定会以宽大的胸怀接纳他。他向大队书记表明了心迹:“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不再有回北京一说了!”习近平斩断了旧途,由被动转到主动,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习近平。

习近平立志扎根农村,脱胎换骨,把自己从北京娃变成村里娃,勇闯吃、住、劳动三关,把自己融入当地群众。

先说住。习近平到梁家河先住在张青远、吕候生家,后搬进《知青院》。那时候条件很差,窑洞依山而建,只有窑洞面安有门窗,进门便是一排土炕,一边连着灶台,一盏小煤油灯,六个知青住在一个土炕上。然而,对习近平来说,最难忍最恼人的是跳蚤,陕北人叫它“虼蚤”。习近平皮肤过敏,跳蚤叮咬后用手一挠,就肿起了红疙瘩,越挠越痒,痛苦不堪。他身上到处有被跳蚤、虱子叮咬过的疤痕,小腿上满是被咬过后肿起的红疙瘩,有的结痂,有的渗着血水。习近平他们寻找着对付跳蚤的办法,给炕上撒六六粉,进门前抖裤腿,用开水烫衣服。两年后,才习以为常,适应了。

上厕所也不习惯,农家厕所非常简陋,在角落挖个坑,四周用石板一挡,又脏又臭,冬天四面透风冻死人,夏天蚊蝇飞舞。大家慢慢养成了快速上厕所的习惯。

农村没条件洗澡,天冷只得用热水毛巾擦擦。夏天到河里冲凉,被笑话是“光沟子”。就连刷牙也让群众感到奇怪,说“这帮知青不知怎了,早晨起来嘴里吐白沫哩!”

闯吃饭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粮食尚未过关,陕北还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梁家河一些村民一过正月十五就锁上门,全家出去要饭吃。刚到梁家河,习近平他们吃了一段派饭,吃的是玉米面馍馍、豆面馍馍,这些都是乡亲们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尽管和知青在北京的生活差距很大,但他们的生活仍比当地百姓好。当时梁家河每人每月人均口粮仅20斤,仅是知青口粮的一半,为填饱肚皮,就用糠窝头、苦菜、荞麦叶充饥。

后来,知青自己做饭,大多数时间吃野菜团子、玉米糁子,偶尔也吃小米饭。没有菜,就跟老乡要一点酸菜,以至于酸菜成为习近平想念的美味佳肴。自己做饭没有柴烧,常常吃夹生饭。打柴对知青就是一个大难题,光秃秃山上没有树木,到哪里打柴。老乡们平时收集牛糞晒干烧,山洪暴发时捞水冲下来的树枝,爬崖畔砍“狼牙刺”烧。知青们既不会捞水冲下来的树枝,也不会爬崖砍“狼牙刺”,只有到山上搂茅草,而茅草又不耐烧。后来,队里批准他们用储存下来的玉米杆烧火,才解决了他们的烧柴问题。虽然国家给知青供应的成品粮,但要将生米面做成熟饭,也让知青们体会到把食物吃到嘴里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后来习近平回忆说,我到农村插队曾三个月没见一滴油星子,买了几斤冻肉,切成片生吃了,那味道真是鲜美!还说,他在梁家河还吃过一顿白米饭,那是习近平七年知青生活中仅有的一次。他在艰难中闯过了吃饭关。

闯劳动关。在梁家河,习近平干得最多的活是打坝。村里把不擅长田间耕作的年轻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农田基本建设队,专门打坝、修梯田。打坝既能增加土地,又能存水保墒,是唯一能够增产的措施。

打坝是一项强度非常大的强体力劳动,一人一天要推200车土,八架子车才一方土。那时候谈不上什么劳动保护措施,没有手套,习近平直接用手抓住木夯用力往下砸,一天下来,全手都是泡。第二天再干,泡磨破了,开始流血,但不管多累多苦,习近平一直拼命干,从不“撒奸儿”,乡亲这样评价。社员梁新荣说:“他是真干呢!穿一件蓝色旧棉袄,腰里系一根点炮时用过的导火索,没一点书生架子。”

打坝一般在农闲的冬季,这时候打坝也最苦。炸掉冻土,掏土推车拉土、夯土,相当艰苦,习近平手上磨出老茧。农历二、三月,陕北冰雪刚融化,寨子沟打水坠坝,习近平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

人们对干活不惜力的习近平竖起了大拇指:“好后生!”在当选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之前,习近平和乡亲们在梁家何一共打了四处大坝。1969年梁家河玉米亩产400斤,坝打好后,亩产达到800斤。习近平的劳动得到乡亲们的认可,他也闯过了劳动关。

闯过了吃、住、劳动三大关,习近平逐渐融入当地群众。两三年后能说一口流利的延川话,熟悉了梁家河的每一道沟、每一架山,熟悉了梁家河村子里每户人家,熟悉了梁家河的饭菜,渐渐地学会了农村各种活路,成了种地把式。他还学会了自己捻毛线、补衣服、缝被子,有了极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习近平说:“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了地地道道地“受苦人”、“村里娃”。他说:“我就是一个农民。”

读书修身,要求进步,带头实干。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锻炼中,一边进行着他的农民实践,一面读书修身,迫切要求进步,带头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

读书修身。那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习近平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自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现在只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

习近平读书很刻苦,除了一边放羊、一边读书外,常常看书至深夜,用的是自制的煤油灯,为节省油,灯捻调得很小,为凑近那点灯光看书,习近平的脸都被熏黑了,第二天早上,吐出的痰也是黑的。怕看书时瞌睡,常以九分钱一包的“羊群”牌香烟陪伴。

习近平看书,有古代的、现代的,有中国的、外国的,有文学的、哲学的、自然科学的······中国的四大名著,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肖洛霍夫、陀斯妥耶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作家的名著,以及欧洲文学的四大名著《浮士德》、《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等他都如饥似渴地一一拜读。带来的书读完了,就和插队知青交换书读,跟退伍军人、乡村教师借书读,是个书痴。

习近平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我给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我爱好很多,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使我了解了历史、丰富了知识。”对习近平来说,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通过读书,习近平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自身素养。

努力工作,要求进步,入团入党。

1973年初春,习近平被派到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搞了八个月社教。他不摆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联系实际、寓教于乐、教育群众,为大家办了四件好事实事。一是带领群众苦干修了神车沟大坝,增加了近百亩高产田。二是动员能人随娃(武刚文)出山重新当生产队长。三是办起了夜校教社员识字治愚。四是修了《知青林》。赵家河的社教工作成绩,是习近平初显才华的表现,是习近平真情回馈这片土地和父老乡亲的一个序曲,也说明习近平从一个稚童经过锻炼逐渐走向成熟的表现。

习近平积极要求进步申请入团入党,但都因为他“黑帮子弟”、“可教子女”、“黑五类”的影响,道路变得非常复杂曲折。入团写了八份申请书,入党写了十份申请书才被批准。入党后习近平被梁家河村党员推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成为梁家河村的带头人。习近平的政治天空终于露出了一道曙光。

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决心要为乡亲办好事、办实事。

第一件实事是在梁家河沟口打了一座水坠坝。他设法说服动员群众,跑县城找水利部门勘察设计,主动去水沟铲土、打夯、搬石头、抢着干重活苦活,一边指挥一边干。在他的带领下,终于把这个坝打成了,淤成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给梁家河留下一笔丰厚永久的财富。

第二件事是办沼气。习近平把办沼气做为推动梁家河发展的切入点,可一举三得。一是解决群众烧火做饭、大量砍伐树木、拉煤难的能源问题,防止因砍伐树木造成的水土流失。二是对厕所糞便利用处理,提高农村卫生水平。三是解决农业肥料问题,提高粮食产量。

这样一举三得的好事习近平下决心干定了。他争取了县上的支持,亲自到四川考察学习技术,动员说服群众,带头苦干,1974年7月中旬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习近平也因此被评为延安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学大寨先进个人。

第三件事是习近平先后为梁家河办起了《代销店》、《铁业社》、《缝纫社》、《磨房》、《菜园》,为群众打了一口《水井》,办《扫盲班》,如果说习近平在赵家河成功社教是他初显才华的表现,是他真情回馈这片土地和父老乡亲的一个序曲。那么,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为该村所干的实事好事,那便是习近平感恩梁家河父老乡亲对他七年来的教育锻炼、养育之恩的深情报答,也是习近平在梁家河锻炼思想政治水平、组织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体现。

1971年国家开始在知青中招工、招干、招生、征兵,1974年在梁家河插队的知青只剩下习近平一个人了。1975年习近平才艰难地跨越了“政审关”被清华大学录取了。临走前安顿大队党支部班子,推荐他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石春阳(随娃)接替了党支部书记职务。

离别《座谈会》上,习近平深情地说:“我来咱梁家河七年时间,学会了很多东西。咱梁家河的群众无私地接纳我、帮助我,让我在这里步入社会、入团、入党、当村支书。我从这里出发,返城上大学、梁家河给我的一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多年以后,习近平对梁家河这片土地做了深情的回望:梁家河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此他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

梁家河是一所学校,他在这里收获很多。他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在他看来,艰难困苦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他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困难都没有难到那程度。这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有挑战的勇气,什么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他说:“15岁我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去做事!”

读完了《梁家河》这本书,我深深体会到:梁家河是一块沃土,有着丰富的营养,而习近平是一棵优秀的松树,他在这里努力扎根,如饥似渴地允吸着宝贵的乳汁,克服着重重困难,勇往直前茁壮成长为一棵劲松了。

梁家河的七年锻炼,为习近平的人生奠了基,壮了魂,立了志。离开梁家河习近平的步伐一直走得非常稳健。从基层一步一步地走到中央成了国家的栋梁。他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工作踏踏实实,作风清廉,政绩突出,受到人民的爱戴。

习近平任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后,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制定了一系列治国安邦方针政策,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思想。这些无不体现着从人民利益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无不跟他在梁家河的锻炼,有着密切的关系。

梁家河精神永存!

篇二

《梁家河》这本书主要写的是青年时代的习近平从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五年,七年间知青生活的故事。读了他的故事,非常感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他是一个十六岁的中学生,同北京知青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插队落户到陕北一个小山村——梁家河。

《梁家河》这个山沟沟的农村土地贫脊,荒山秃领,自然环境恶劣。对北京知青们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眼前的状况他们无法选择,但也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挺起精神,在习近平的带领下,决心要改变山区面貌。

习近平讲“一九六九年一月,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是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七年。”他又讲:“我在这里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就下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在这七年中他以自己的诺言,身体力行,带领大家大干苦干。

习近平首先向农民学习基础农活。挖地、挑糞、耕地、锄地、收割、担粮,别人怎么做他就怎么跟着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村里的人请教,渐渐地所有农活都熟悉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

习近平为了给村里增加土地多打粮食。组织青年治理“神家沟”。他讲:“锅里有,碗里也就有了,锅里没有碗里也没有。”就是说多打粮食大家都能吃饱肚子,不用春天去外地讨饭。冬天天寒地冻,取土、打坝,就是先炸掉冻土、掏土,推土拉土、夯土相当艰苦,一人一天要推200车土。习近平手上磨出老茧。还有用石头垒护坝坡,他带头跳到有冰碴的水里干起来,人们看在眼里,心疼在心里,感动地竖起大拇指。“好后生,干活不惜力······他们一共打了四处大坝”,在一九六九年玉米亩产400斤,坝打好后,亩产800斤。

习近平是群众的新人,对大家有利的事,主动承担。他在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时,想为村民办沼气解决村民做饭、电灯的问题。借鉴外地经验,认真学习,研究方案,就地取材,说干就干。没有石头就在烂泥滩里铲土挖出石头,没有沙子到外找,从别的沟沟里一袋一袋往回背,没有石灰,就自己烧制。克服了重重困难,大家齐心协力沼气终于试验成功,得到了上级的表彰。随后他又为群众成立了铁业社、建成了磨房、代销店、打成了甜水井,方便了群众生活。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群众着想,他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心底善良,心里总是装着群众。

在他工作生活中,面前总是有一棵挺拔的大树,那便是他的父亲。他是革命的后代,家庭教育给了他正能量,他少年老成,办事稳重,遇事不慌。

知青生活,使他接地气,了解国情,了解农村农民的现状,贴近了人民。真切感到人民群众的冷暖和辛苦。培养他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知青生活,使他的思想品质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得到了升华。为他后来当选为我党的总书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十九大报告中还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他忠于党,爱戴人民,务实担当的品质,带头实干的作风,为我们树立好的榜样。

如今的梁家河大变样,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水、电、路全部到户,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杰地灵,出于当年习近平在此工作劳动,小山区一下成了人们向往的地方,是参观、学习、旅游的好去处。梁家河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新中国建立毛泽东主席让我们站起来,改革开放,对小平让我们富起来,十九大习近平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国人民,贫困山区贫困户脱贫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让大家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习近平的执政理念、方针、政策是有远见的,我们坚决支持并学习好宣传好,学习十九大文件,学习党章党规,做到本色不变,信念不变,发挥正能量。做一个合格的党员。

篇三

《梁家河》这本书我读了两遍,反复看了部分章节。习近平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培养了他的自信心,为他的成长起了特别大的作用。我读后感受很深,启发很大。

习近平在学习中的钉子精神和倔强的性格,值得我学习。习近平刚到梁家河时,除了劳动,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看书。在梁家河人的印象中,习近平看砖头一样的厚书,吃饭时看,上山放羊时,手中都不忘拿着书看,在地里干活,闲下来就拿出书看。村里没电,他自制煤油灯,村里人都睡了,只有他的灯还亮着。第二天早上起来,脸都熏黑了,吐出的痰也是黑的,大家说:“习近平是书痴”。为看一本《浮士德》的书,他跑几十里地,跑了几趟借来看。他在插队期间看了许多书,有外国的小说、散文,有中国的名著,连字典他都每天翻看,记每个字的几个意思。在习近平看来,好的书籍和文艺作品,不仅能给人启迪,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沟通的方式。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习近平如饥似渴地看书学习,这种“钉子精神”使他在基础知识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由于父亲的历史问题,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黑五类”,还经常受欺负,他不甘受欺负,得罪了造反派,多次被送到派出所、少管所。他的倔劲儿促使他想摆脱造反派的管制,习近平报名下乡,来到父亲当年闹革命的地方——延安。来到梁家河,他适应了梁家河的生活。三年后,他会说一口流利的延川话,他虚心向村里人学习干农活,渐渐熟悉了所有的农活,成了种地的好把式。被抽调到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搞社教,他的领导才能和实干精神充分发挥了出来。可在他要求进步时,如同劳动时走的山路一样蜿蜒曲折,而他的倔强性格帮了他。当时他想入团,他写了入团申请书,交给村支部书记,村支书说:“上面说你是可教子女,与父亲没划清界限”。习近平说:“一个人有问题要有结论,中央有文件吗?”村支书把申请书递上去了,村支书却被骂了回来。习近平不认输,就不停地写入团申请书。他坚信父亲是个好人,他也是好人,公社团委干部找到他,和他谈了好长时间。在第八份申请书递上去之后,1972年冬,他成为了一名共青团员。1973年8月,村党支部书记梁玉明介绍他入党,公社一名副书记看到习近平的入党申请书,说:“你胆子真大,敢介绍‘黑五类’入党”。梁玉明替习近平辩解说:“上面有文件,父亲有问题,不影响孩子,关键在表现。你不批是你的事,但我不能不对他负责。”习近平听后倔劲儿上来了,拿起笔一份一份地写申请书,直到写第十份时才获得批准。实际上,习近平入党也不是因为不断写申请,而是延川县委书记申易是一位老红军后代,作风务实,有见识,有担当。他认为习近平有能力,社员拥护,又多次写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974年10月批准习近平入党申请,接收他为党员。他不服输的倔强劲,使他变得更加坚强。

习近平一心为人民做实事的劲头决定他一定能干出大事。梁家河山多地少,干旱少雨。修坝田、建梯田不仅能增加土地面积,而且有利于保墒,提高粮食产量。村里成立基建队,习近平是其中之一,习近平干活很实在,在打坝时他直接用手抓住木夯,用力往下砸,一天下来手上全是泡,第二天再干,磨破了泡开始流血,但他不管多苦多累,一直拼命干,从不惜力。习近平手上磨出了茧子。农历二、三月,陕北冰雪刚融化,寨子沟打水坠坝,习近平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从清晨到深夜,人们对干活这么不惜力的习近平竖起了大拇指。习近平在当选支部书记后,一个让全村人吃惊的计划出炉了,在梁家河打一座水坠坝,这是一项新技术,村子人有意见的多,但这是一件造福为民的好事。美好的憧憬激励着他,他和几个村干部分头做村民工作,人们被他说动了,同意了他的计划,梁家河第一座水坠坝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习近平投入了全部的热情,一边指挥,一边劳动,不分白天和黑夜。在抽水泵出水口铲土是最苦的活,习近平主动去水沟旁铲土、打夯、搬石头。这些苦活、累活他抢着干,在他的带动下,乡亲们拿出冲天的干劲,终于把这个坝打成了。在他的感动下,村子几个从不干活的村民都参加了劳动。接着,习近平看到村里没柴烧,有人为打柴摔坏了腿,有的还送了命,他不远万里去四川学习办沼气,解决了人们煮饭问题;看到村民为了买日用品,每次耗费一天的时间,他想办法办起了代销店;看到村子里还有许多人不识字,就办扫盲班,他亲自教村民识字。还为村里打了一口甜水井,又为村里办了铁业社、缝纫社等。他处处为村里人着想,还为村子培养了像石春阳、武晖、刘永辉、王宪平这样的好干部。习近平已经离开梁家河了,村里有人看病需要帮助,他寄来钱让坐飞机去他那里看病;村里人找他办事,他从不摆架子,帮助解决。如今,习近平当了国家主席,还是始终把为人民服务记在心里,他每次作重要报告离不开为人民。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政策,总是把人民的事放在首位,他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办好事。

看了《梁家河》这本书,认识到习近平是一个让全国人民敬仰、信赖的国家主席;更是一个造福于全国人民甚至造福于世界人民的好领袖。我很幸运遇到这样的好领导,我一定听党的话,跟党走,加强学习党的各项方针、路线,紧跟形势,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在建设新时代的特色社会主义中发挥余热。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区退休老干部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精选3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9785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