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是大家正在观看的,讲述了毛泽东青年时期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一个风华正茂的毛主席,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部电视剧,你看后有什么感悟?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恰同学少年观后感范文精选2篇。
篇一
随着这学期的将近结束,陪伴了我们这么久的《恰同学少年》也终于迎来了尾声。回顾这些时光,这部剧陪伴了我们的青春,在我们的悲伤与欢笑中迎来了它最终的结局。自然而然,观看这部剧,我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各种感受涌入心头,不禁让我提笔写下了这篇观后感。
《恰同学少年》这五个字源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一句诗,也正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这部剧讲述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一群风华正茂的少年学子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故事。
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几位有志青年心系祖国,用自身的努力尝试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犹记剧中毛泽东邀萧子升在暑假去游学的经历,二人只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便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而现在想来我们的暑假又在做些什么?写写作业,上上课外辅导,玩玩手机游戏,这大概是我们这个年代大部分学生假期的缩影。虽然在每个时代中都有每个时代人的过法,但是我们与之他们是否少了些什么呢?这是我一直在思考却难以回答的问题,却在一节班会课上找到了答案:志气和目标,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东西。
在这堂班会课上,主持人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有未来理想的同学举一下手,一个是有未来理想并作出规划的同学举一下手。两个十分简单的问题,然第一个问题举起手来的人只有寥寥几人,而第二个问题举起手的人更是几个手指都数得过来。试问一句,我们是不是越活越没有志气了呢?在青春这个本应最有理想,有朝气的时期,我们的做法却是像一位迟暮老人,还未进入社会,便已年老。遥看《恰同学少年》中的每一个人,他们哪个不是正值青春的莘莘学子,是在高谈畅想计划国家未来的有志青年。而我们呢?只是一个简单的理想,便难为住了我们。听有些同学说自己未来的规划,考上一个大学,再回到家乡里找一份工作便是未来。这样的计划对我们来说很正常,可却缺少着朝气,一种青春本该拼搏奋斗的勇气,就好比人生之路不是顺水而行,而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不是古时居于山林中的隐士,不是顺流而下的枯叶,而是正值青春年少的学子,在人生的这个年纪我们理应奋斗,理应有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做一个敢于拼搏的有为青年。
人生有那么多个岔路口,很多时候都会选错路。但我们应该奋斗,像《恰同学少年》中的每个人一样,在最好的年纪,活出自己最好的青春!
篇二
断断续续地,我们终于看完了《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这是一部充斥着青春热血的电视剧,它讲述了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的故事。这部电视剧给我们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无论是毛泽东年少却拥有过人胆量和谋略,还是读书会的同学一起讨论争辩某个道理一起为打击封建帝制努力,或者父亲母亲对毛泽东那不溢于言表却深沉而伟大的爱,都让我震撼无比。但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张干校长的故事。
张干校长是代替孔昭绶校长的位置,是由国民党军阀汤芗铭提拔上来的,所以一开始就不能服众,他制定了很多繁琐又刻板的校规,解散读书会,禁止毛泽东锻炼身体,强行补课,都遭到学生与老师的不满,终于引起了反抗,学生们组织反抗校长,最终张干校长辞去了职务。但是真相也随之浮出水面,张干校长制定校规,像看押犯人一样管理学生,都是为了不让手无寸铁的学生跟官府对着干,不会往枪口上撞,不会因此丢掉性命,而学校伙食变差,也是因为国民党教育部不批准经费,为此,张干校长多次去往教育司,还求见汤芗铭,无法,又把自己唯一值钱的怀表当了出去,充当经费。面对学生的不满,老师的不理解,汤芗铭的为难,张干校长一句话都不说,独自默默承受这一切。同学们这才发觉,原来这都是校长的一番苦心,但是想要挽回,却来不及了,毛泽东飞奔到校门口,却连张干校长的背影也没见到。
这个情节让我记忆犹新,他教会了我看事物要看两面,不能只看到对自己有利或有害的那一面,做人做事不能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还记得初二时候,班内小组要有变动,我不想让自己的组员调走,就几次三番找老师,希望不调动,但是我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调组是为了让每个组内平衡,让小组更好的发展,我只顾自己的感受,结果是全班由小的调整变成大的变动,更多老组员不得不离开原来的组,这都是因为我的自私,我的只看眼前而造成的。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相信老师让我们观看这部影片,不仅是希望我们能感悟和学习毛泽东的少年志气,青春豪气,同时也希望我们能明白更多的人生道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范文精选2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98706.html
- 上一篇:2019年祝福物流新年贺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