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这是一门物理课,也是一门比较难懂的课程,对于课程的理解,我们要不仅仅只是课堂,我们要做好课后复习以及实际操作,让学生们深度了解,你做好教学反思了吗?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运动和力复习课教学反思。
《运动和力》的复习课,知识点比较繁杂。基于《中考说明》考试条目,深入揭示运动和力的本质特征,避免复习课变成知识点重复展示课,或者变成解题课。
复习的实效性就在于解决“新问题”。
新问题从哪里来?
复习课的“新问题”与中考试题中的“新问题”是有差别的,中考试题中的“新问题”是根据随机抽样知识条目设置的,“新问题”覆盖的知识条目不求全面,但求新颖;而复习课的“新问题”正好相反,追求的是问题能全部覆盖所有的知识点,而并不追求问题是绝对原创式的新颖。故对复习课设置“新问题”来说,问题的来源往往是特定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即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来设置新问题。
以分析体育中考项目“抛实心球”为例。
从“抛球前”“抛球时”“球上升”“球在最高点”“球下降”五个过程分析实心球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学生可能存在的“新问题”:
1.抛球前实心球静止在手上时,分析实心球受力情况和手的受力情况,并对比分析这些力的特点与关系。从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去分析实心球受到的重力、支持力以及实心球对手的压力等。学生往往忽视力的三要素,如何以列表、图示的方式逐一比较每个力的三要素,从本质上认识力,这是复习时要解决的新问题。
2.根据实心球受到平衡力,推断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许多学生认为,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就是处于平衡状态。这是没有全面理解牛顿第一定律造成的错误结果:竖直上升的小球到最高点时处于静止状态,但明显不是平衡状态。所以,“保持静止”状态才是平衡状态,“保持”两个字非常重要。
3.运动和力的关系,最核心的内容还是力对运动的影响。虽然力不像亚里士多德那样,有力才会运动、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和物体的质量共同决定了物体的加速度(可将加速度认为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定量物理量)。复习时需要理清物体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的关系:共线时,两者同向为加速直线运动,两者反向为减速直线运动;不共线时,两者方向相互垂直时,力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运动快慢,两者不共线也不垂直时,力即改变运动方向,也改变运动快慢。
4.实心球被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但实心球运动速率和路程随时间变化曲线比较复杂。速率与时间的曲线并不是正比或线性关系,路程与时间的曲线也不是二次函数关系。竖直上抛的小球才是如上所述的关系,抛体在空中运动的速度和位移恰好是相互垂直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运动和力复习课教学反思》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99386.html
- 上一篇:不期而遇的温暖主题征文1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