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6 18:15:23 网站:公文素材库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城南新区组织人事部

今年以来,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提高基层干部推动科学发展、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积极改进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方式,丰富教育培训内容,提高教育培训效用,努力抓好基层干部全员培训,建设一支守信念、重品行、有本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开放式”考察为突破口,在学习成功经验中迅速提升驾驭全局能力。放眼全省、着眼全国,通过学习考察积累丰富经验,快速提升各级干部本领,有力推进全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各项工作。一是突出学习考察的主动性。主动跳出自身眼界束缚、思路限制,先后组织赴外地学习考察10多次,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指导推进新区开发建设。二是突出学习考察的针对性。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学习考察内容涉及城市规划建设、新特产业培育、城乡统筹发展、社会管理、基层党建等方面,在学习考察中开阔视野、增强本领。三是突出学习考察的全面性。参加人数达到200多人次,涵盖党工委、管委会工作各条线领导干部和基层工作人员,全区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迅速增强。

二、以“集中式”会训为关键点,在领悟精神实质中有效拓展实际工作本领。分层分级开展科学发展和社会管理能力培训,灵活采取培训会、大党课等形式开展综合性和专题性培训,组织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学习。一是领导示范抓培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区党工委书记庄兆林亲自为全区党员干部上大党课,就践行入党誓词,强化理想信念进行专题辅导。全区各级领导干部纷纷走上干部教育培训第一线,认真抓好分工领域内基层干部的学习教育。二是紧扣重点抓培训。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基础,以提升科学发展能力为核心,以增强维护和谐本领为重点,整体推进全区科级及以下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国有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书记、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人员的教育培训。三是活化形式抓培训。坚持学以致用,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点评实际工作,进行现场观摩,剖析现实案例,讲解成功经验,让基层党员干部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三、以“常态式”学习为主抓手,在拓宽知识视野中不断增强履职尽责能力。创新开设“城南讲堂”,利用下班后一小时进行每周一讲,帮助机关党员干部改善知识结构,培养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三宽型”干部。一是专家助阵促学习。邀请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学者、各条线党政领导干部为全区机关党员干部举办专题讲座,为机关党员干部打造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马列伟博士应邀为我区党员干部作了“美国企业文

化点滴”的专题辅导。二是学教互动促学习。建立讲堂授课评价机制,征求机关党员干部对讲堂授课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改进授课质量的重要依据。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开展“订单式”培训,科学安排授课内容。三是规范运行促学习。建立每周一定时学习制度,将“城南讲堂”每周一讲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实行严格考勤制度,确保学习参与率。通过撰写学习心得,检验学习成果,深化学习效果。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教育培训机制,突出重点重抓,不断提高全区干部教育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推进二次创业、建设幸福城南”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一是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举办各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培训班,以党的理论建设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推动理论武装向深度延伸、向广度拓展。二是抓好主体业务素质培训。认真办好“城南讲堂”每周一讲活动,开展新特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招商引资、城市规划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社会管理与做好群众工作等专题学习培训,增进党员干部业务素质,提升推进科学发展能力。三是改进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考核激励与跟踪督查体系,实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学”、党员群众“评学”、牵头部门“考学”、组织部门“督学”的管理机制。

201*年8月31日

扩展阅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汇报

XX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县本着“注重实际、注重实效、注重特色”的原则,牢牢把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对干部素质需求的变化,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大规模、多渠道、高质量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一些成效,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三年来干部教育培训情况

201*年县委党校共举办类培训班63期,培训5709人次。其中:主体理论班14期,培训人数为837人次;其它短期培训班共49期,培训人数为4872人次。乡镇党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93期,培训人数达42338人次;其中:培训国家干部6141人次,党员村干部18696人次,其他17658人次。201*年县委党校共举办培训班34期,培训干部2327人次,其中:主体理论班4期,培训干部157人次;其他短期培训班19期,培训1662人;乡镇党校共举办培训班648期,培训59694人次。201*年截止到目前,县委党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6期,培训干部3276人次。乡镇党校共举办培训班440期,培训45000人次。主体班主要以科级领导干部和中青年后备干部理论班以及“双语”班为主,其他短期班以提高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为重点,同时还根据工作需要举办了涉农部门、乡镇领导、组工干部等业务培训班。

二、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一些体会

通过拓展培训思路、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在培训工作中重点突出“四性”,狠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培训内容突出针对性。一是结合“述学、评学、考学”活动,给各乡镇下发了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写的《新疆农村基层干部读本》和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问答》等书籍,作为学习内容之一。二是结合发展市场经济,学习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市场经济、实用技术等内容。在培训中,注重干部的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突出干部急需的市场经济理论、领导科学理论以及现代科技、管理、法律、外经外贸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大大改善干部的知识结构。结合上海援助工作中,遇到当前改革和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设计培训项目和内容,增强培训的实用性。三是结合时事形式,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对干部进行警示教育。

(二)培训形式突出灵活性。一是发挥电教作用,利用多媒体和宽带的远程教育,拓宽教育渠道。大力倡导以“三堂”、“会审”(政治理论课堂、文化传承课堂、社会实践课堂,用党员民主评议的形式评审党员的宗旨意识牢不牢,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好不好)为主要载体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形式,充分发挥县乡党校和村级活动场所的主阵地作用,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培训形式,抓好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课堂教育;以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利用网络、讲座、报刊等媒体,重点抓好文化传承课堂教育;以蔬菜生产、畜牧养殖技术和林果业技术为重点,抓好产业开发的实践课堂教育。通过“三个课堂”的教育,采取召开党员会、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定期对党员宗旨意识牢不牢进行审议。积极创新方法,把握需求,转变培训理念,变完成式学习为终身学习,灌输式学习为互动式学习,切实解决学用分离的问题。二是采取民主讨论,

先进典型作报告等形式,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积极开展“科级领导干部讲坛”活动,县直科级领导干部按照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以县委组织部确定的讲课主题为主,根据个人工作和分管业务需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入研究和探讨县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精心准备讲课内容,撰写文字讲稿,每次讲课时间均在2至4个学时以内,提高了全县干部思想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提高了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水平和能力。

(三)培训对象突出层次性。根据干部素质、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差异,按科级领导干部、中青年后备干部、站所社负责人和其他党员干部,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确定培训内容分别办班、授课。同时,还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实施、分类施教”的原则,对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任务进行了合理分工。全县科级干部、科级后备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培训。乡镇一般在职干部、其他村组干部由乡镇党委负责组织培训,县直机关党政事业单位一般在职干部由县直党(工)委组织培训。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由科协、科技局、蔬菜局、畜牧局等相关部门单位组织培训。下岗职工、待业青年、外出务工人员等由县总工会、就业管理局、就业训练中心、职业中学等部门单位组织培训。县委组织部对其他部门单位组织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工,全县形成了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乡镇部门单位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格局。

(四)培训管理突出规范性。积极建立考核制度和组工干部跟班学习制度,建立了规范的考勤和考试制度,加强对学员

的管理,实行课前、课后“双考勤”,在学习结束时统一组织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和考勤情况归入干部个人培训档案,将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首先,建立了干部学习档案。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分级建立了干部学习培训档案,对干部脱产培训、党组织组织集体学习和干部在职自学情况以及理论学习的考核结果,组织部建立了领导干部学习档案,各单位党组织建立了本单位干部学习档案,对干部每年的学习情况如实进行登记。其次,加强平时考核。根据干部自身实际,帮助干部制订学习计划,将干部的学习情况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定期组织搞好考评,作出写实性的书面鉴定,并将结果反馈给干部本人,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要求。同时,将考核成果与干部选拔任有挂起钩来,不断提高了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县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督查指导县乡党校培训工作,定期通报考核结果、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实现了干部教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尽管我县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县乡党校的专职教师紧缺,特别缺少比较高的政治理论、农村经济和农村实用技术等专家教授。县委党校有教职工13名,其中:管理人员2名,专职教学人员9名(民族5名,汉族4名;中级讲师2名、初级7名),后勤人员2名;乡镇没有一名专职的教师,都是从教育系统借调的1至2名教师担任乡镇党校教师。二是培训阵地的硬件设施比较落后、单一,远远不能满足干部多元化的需求。县委党校是201*年自筹资金470余万元新建了4915平方米的综合

楼,占地面积13亩,硬化面积2800平方米,绿化面积3996平方米;办公室17间,教室13间,能同时容纳330人培训;能容纳176人的多功能报告厅一间;学员宿舍18间,能同时容纳144人住宿;有容纳100人就餐的学员餐厅;有6台台式电脑、3个打印机、1台笔记本电脑和2套投影都是三年前购买的。三是培训经费不足,参加培训干部到发达地区、示范基地实地考察学习机会没有。尽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大了投入。但是,随着培训力度的加大,各项专题培训的增加,培训经费仍显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我们打算积极选派县乡党校专职教师外出学习深造,也希望对口援建省市加大对我县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援助以及专家教授的选派,积极改善我县培训阵地软硬件设施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

四、今后培训工作的一些设想

通过近几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今后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设想,按照“建强阵地,整合资源,以点带面”的思路,加强对干部的党性教育、创新思维、服务能力和农村实用技术以及管理能力的培训。

(一)以县委党校为中心,分别建立四个分校。积极争取援助资金,在建好乡镇党校的基础上,将全县划分成四个片区,在每个片区建一个能同时容纳500人进行政治理论、农村实用技术和综合功能齐全的党校,能够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有学员宿舍、食堂和农村实用技术实习基地。

(二)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在开阔干部思维、提高干部服务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上下功夫。积极争取对口援建省市的援助,加大对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加强对县委党校

教学设备的更新,力争实现教学设备科学化和现代化。重点建设网络教学设施,让在我县党校培训的学员能够听到中央、自治区、地委党校以及上海援建省市各级党校专家教授授课。重点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实习基地的建设,让每个学员不出乡、县都能够有实践锻炼的机会。积极带领党校学员到发达地区进行学习考察,争取每期培训班的学员都有一次外出考察学习机会,不断开阔干部的思维,增强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

(三)按照“三个联动”要求,不断整合教学资源。一是实现县乡机构“联动”,着力解决好师资队伍短缺的问题。二是实现培训对象“联动”,着力解决好培训人员覆盖率低的问题。按照县委党校主要培训90%的科级干部(10%的科级干部选派到上级党校参加培训)、一般干部、站所社主要负责人和村级一把手;乡镇党校主要培训村两委班子副职和普通党员,制定好全县年度总体培训规划和阶段性培训计划,县委党校和乡镇党校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每名干部每年不少于12天的脱产培训。三是实现培训内容“联动”,着力解决好培训内容不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问题。通过加强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和网络建设力度,在培训内容和载体上实现“联动”。在加大对站点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一支能讲课会操作专业队伍的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乡镇党校的“天地网”建设,实现县乡党校学员异地同时授课,共享教学资源。

中共XX县委组织部201*年10月13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2397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