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音乐课题研究总结论文

时间:2019-05-26 20:50:21 网站:公文素材库

音乐课题研究总结论文

音乐课题研究总结论文

方媛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音乐是一种美好的特殊的听觉艺术,它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音乐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浸染式的。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寓教于乐,既能扩展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感知觉,又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手脚并用的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美的感知、享受和再创造,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力,从而达到人格素质的提高。而素质教育是学生主体的教育。从这一意义出发,我们学校在201*年就开始进行了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研究。当时,结合学校对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和研究,我们确立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改革音乐欣赏课教学》这一研究课题。以素质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开放型的课程体系为切入部,以激励性评价为杠杆,以集体的合作性学习为动力,切实研究在多媒体环境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课堂模式,致力构建“自主、合作、创造”的音乐教学模式,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欣赏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使音乐欣赏课真正地活起来。为此,我们要求全体课题组成员在欣赏课的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并勇于表达自己的体验。以改变原有的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以一成不变的素材为主要内容,课堂封闭不注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等诸多弊端。

首先,我们进行了音乐欣赏教学内容方面的研究。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舞蹈家,而是让学生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陶冶性情和品格,因此,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培养学生感受力的基础,只有当学生对所欣赏的音乐发生了兴趣,才能注意去听、去想、去感受、去体验,音乐也才能达到美育的效果。为此,我们认真分析了现行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发现有许多内容是并不切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是并不能为学生所接受的。我们的欣赏教学内容不能完全依照音乐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所以我们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特点,分年级阶段对音乐欣赏教学内容作了一定的调整和补充。欣赏作品的内容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他们所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开始,逐步由近及远地扩展他们的视野。我们以他们感兴趣的儿童歌曲入手,逐渐过渡到其他歌曲;由富于儿童情趣的器乐曲扩大到其他内容的乐曲;由本地区、本民族的民歌扩大到其他地区与民族的民歌,由中国音乐作品扩大到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比如:在一年级上欣赏教学课时,学生的注意力根本不可能集中,也不能持久。我们就要观察学生喜欢什么,然后选择一些既丰富多彩,又易于被学生理解的内容由浅入深让他们欣赏,且篇幅短小,乐曲所运用的各种表现手法也由简到繁,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也由易到难。比如,一年级的学生对《小猪睡觉》一曲十分感兴趣,我们就把这首歌曲列入了欣赏教学的内容,通过故事的导入,媒体的演示,让学生了解了小猪睡觉的憨态可掬,然后欣赏时要求学生脑子里出现一幅画面,想象出他所描绘的小猪的模样,这样一来,学生们都能把他们脑子里的形象用声音表现出来,对歌曲也有了感情,理解更深刻、更生动、更形象了。渐渐地,孩子们爱上了音乐,通过一年的欣赏教学实验课下来,在测试的时候,选编一些短小曲调,让他们听一听、想一想、讲一讲,绝大多数学生能听音乐,并生动讲述自己的感受了。到了中年级,我们在欣赏教学中进一步增加了乐曲的复杂性,有意识地让学生们接触我国的一些经典的民族音乐。如《春江花月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典名曲,它的音乐极为优美典雅,富有园林美,它从黄昏的江岸听到远处的钟鼓声写起,逐步推开,写出了月下江上的种种景色,时而是长江大河,水天一色,时而又是归来小舟,渔歌悠然,直至夜阑人静,留下一片萧声消失在夜的寂静中,虽然学生一时还体会不到这么多,但学生们的确感受到了这首曲子很美很美。逐渐地,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越来越强烈,最后完全沉醉在音乐之中。另外,我们对音乐欣赏教学课模式的研究和改革,致力于构建一种在多媒体环境下的新型的欣赏教学活动模式。具体地我们主要进行了这几种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

1、创造“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情境模式。这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生主体的自觉意识和使学生乐学、会学,从而养成和发展个性品质。如欣赏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狮子》的时候。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狮子的一些生活片断,让学生感觉到狮子的威武神态。然后引导他们去听音乐中的节拍、节奏、乐器演奏的音区、音色,想象狮子在干什么?然后让他们跟着音乐的变化扮狮子进行律动,使他们从感官欣赏到感情的欣赏。当他们对狮子有了初步的了解后,便引导他们掌握欣赏规律,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会学”。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先要让学生掌握欣赏的方法,使学生在接触作品后,能大胆地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展开想象,再运用自己掌握的音乐知识分析作品,使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并学会自主欣赏,最后做到,即使没有教师指导,也能独立欣赏一些简单的作品。以往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总成为讲授、演示的一方,而学生则成为接受、模仿的一方,两者区分明显。现在我们要求师生双方的活动都统一于共同体验探索音乐的过程。

2、创设“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情境模式。在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合作教学、生生合作学习的集体性教学模式,充分开发课堂集体的交往、信息网络、群体心理气氛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教学潜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关心,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我们改变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创造合作学习的课堂气氛。在音乐欣赏课中,建立课堂学习小组。例如:以四人或三人小组的形式组建,小组成员有男有女,有好有差。这样的构成具有互补性作用。此外,在欣赏课中,着重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换意见,还可以扮演欣赏作品的不同角色,从而挖掘集体潜能,体验合作的成功,也促进个性社会化。

3、创设“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模式。这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做,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操作能力,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例如,在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中,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发展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如看图式标题的音乐欣赏《百鸟朝凤》等,对情节性较强的音乐欣赏《龟兔赛跑》,对音响感知与感情体验的作品《二泉映月》等曲子。再者,在教学中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培养创造性的理解后,可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脚,使欣赏过程提高到另一个高度。如欣赏完了《赛马》、《森吉德玛》等曲子后,由于有鲜明的对比段,可按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为不同情绪的乐段创造伴奏谱。又如欣赏完《快乐的罗嗦》、《采茶扑蝶》等具有鲜明节奏特点的曲子时,可运用身体语言,感受音乐,创造音乐等等。

课题研究进行到现在,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改变之中,深深地感觉到,音乐做为人类的“第二语言”有别于其它学科,音乐中蕴含着道德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它是通过音符、旋律、节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听音乐的能力,关键是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具体到抽象地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都有信心,我们始终坚信,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是能激发、鼓励、扶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的,学生定能受益匪浅。所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进行这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希望在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设备逐步到位的良好环境下,在上级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我们自身的努力下,可以取得更多的成绩。

扩展阅读:音乐课题研究总结论文

音乐课题研究总结论文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音乐是一种美好的特殊的听觉艺术,它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音乐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浸染式的。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寓教于乐,既能扩展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感知觉,又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手脚并用的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美的感知、享受和再创造,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力,从而达到人格素质的提高。而素质教育是学生主体的教育。从这一意义出发,我们学校在201*年就开始进行了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研究。当时,结合学校对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和研究,我们确立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改革音乐欣赏课教学》这一研究课题。以素质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开放型的课程体系为切入部,以激励性评价为杠杆,以集体的合作性学习为动力,切实研究在多媒体环境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课堂模式,致力构建“自主、合作、创造”的音乐教学模式,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欣赏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使音乐欣赏课真正地活起来。为此,我们要求全体课题组成员在欣赏课的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并勇于表达自己的体验。以改变原有的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以一成不变的素材为主要内容,课堂封闭不注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等诸多弊端。

首先,我们进行了音乐欣赏教学内容方面的研究。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舞蹈家,而是让学生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陶冶性情和品格,因此,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培养学生感受力的基础,只有当学生对所欣赏的音乐发生了兴趣,才能注意去听、去想、去感受、去体验,音乐也才能达到美育的效果。为此,我们认真分析了现行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发现有许多内容是并不切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是并不能为学生所接受的。我们的欣赏教学内容不能完全依照音乐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所以我们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特点,分年级阶段对音乐欣赏教学内容作了一定的调整和补充。欣赏作品的内容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他们所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开始,逐步由近及远地扩展他们的视野。我们以他们感兴趣的儿童歌曲入手,逐渐过渡到其他歌曲;由富于儿童情趣的器乐曲扩大到其他内容的乐曲;由本地区、本民族的民歌扩大到其他地区与民族的民歌,由中国音乐作品扩大到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比如:在一年级上欣赏教学课时,学生的注意力根本不可能集中,也不能持久。我们就要观察学生喜欢什么,然后选择一些既丰富多彩,又易于被学生理解的内容由浅入深让他们欣赏,且篇幅短小,乐曲所运用的各种表现手法也由简到繁,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也由易到难。比如,一年级的学生对《小猪睡觉》一曲十分感兴趣,我们就把这首歌曲列入了欣赏教学的内容,通过故事的导入,媒体的演示,让学生了解了小猪睡觉的憨态可掬,然后欣赏时要求学生脑子里出现一幅画面,想象出他所描绘的小猪的模样,这样一来,学生们都能把他们脑子里的形象用声音表现出来,对歌曲也有了感情,理解更深刻、更生动、更形象了。渐渐地,孩子们爱上了音乐,通过一年的欣赏教学实验课下来,在测试的时候,选编一些短小曲调,让他们听一听、想一想、讲一讲,绝大多数学生能听音乐,并生动讲述自己的感受了。到了中年级,我们在欣赏教学中进一步增加了乐曲的复杂性,有意识地让学生们接触我国的一些经典的民族音乐。如《春江花月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典名曲,它的音乐极为优美典雅,富有园林美,它从黄昏的江岸听到远处的钟鼓声写起,逐步推开,写出了月下江上的种种景色,时而是长江大河,水天一色,时而又是归来小舟,渔歌悠然,直至夜阑人静,留下一片萧声消失在夜的寂静中,虽然学生一时还体会不到这么多,但学生们的确感受到了这首曲子很美很美。逐渐地,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越来越强烈,最后完全沉醉在音乐之中。另外,我们对音乐欣赏教学课模式的研究和改革,致力于构建一种在多媒体环境下的新型的欣赏教学活动模式。具体地我们主要进行了这几种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1、创造“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情境模式。这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生主体的自觉意识和使学生乐学、会学,从而养成和发展个性品质。如欣赏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狮子》的时候。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狮子的一些生活片断,让学生感觉到狮子的威武神态。然后引导他们去听音乐中的节拍、节奏、乐器演奏的音区、音色,想象狮子在干什么?然后让他们跟着音乐的变化扮狮子进行律动,使他们从感官欣赏到感情的欣赏。当他们对狮子有了初步的了解后,便引导他们掌握欣赏规律,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会学”。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先要让学生掌握欣赏的方法,使学生在接触作品后,能大胆地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展开想象,再运用自己掌握的音乐知识分析作品,使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并学会自主欣赏,最后做到,即使没有教师指导,也能独立欣赏一些简单的作品。以往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总成为讲授、演示的一方,而学生则成为接受、模仿的一方,两者区分明显。现在我们要求师生双方的活动都统一于共同体验探索音乐的过程。

2、创设“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情境模式。在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合作教学、生生合作学习的集体性教学模式,充分开发课堂集体的交往、信息网络、群体心理气氛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教学潜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关心,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我们改变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创造合作学习的课堂气氛。在音乐欣赏课中,建立课堂学习小组。例如:以四人或三人小组的形式组建,小组成员有男有女,有好有差。这样的构成具有互补性作用。此外,在欣赏课中,着重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换意见,还可以扮演欣赏作品的不同角色,从而挖掘集体潜能,体验合作的成功,也促进个性社会化。

3、创设“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模式。这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做,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操作能力,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例如,在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中,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发展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如看图式标题的音乐欣赏《百鸟朝凤》等,对情节性较强的音乐欣赏《龟兔赛跑》,对音响感知与感情体验的作品《二泉映月》等曲子。再者,在教学中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培养创造性的理解后,可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脚,使欣赏过程提高到另一个高度。如欣赏完了《赛马》、《森吉德玛》等曲子后,由于有鲜明的对比段,可按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为不同情绪的乐段创造伴奏谱。又如欣赏完《快乐的罗嗦》、《采茶扑蝶》等具有鲜明节奏特点的曲子时,可运用身体语言,感受音乐,创造音乐等等。

课题研究进行到现在,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改变之中,深深地感觉到,音乐做为人类的“第二语言”有别于其它学科,音乐中蕴含着道德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它是通过音符、旋律、节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听音乐的能力,关键是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具体到抽象地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都有信心,我们始终坚信,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是能激发、鼓励、扶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的,学生定能受益匪浅。所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进行这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希望在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设备逐步到位的良好环境下,在上级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我们自身的努力下,可以取得更多的成绩。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音乐课题研究总结论文》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音乐课题研究总结论文: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音乐课题研究总结论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4386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