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为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活动的举办必不可少。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2018纪念改革开放40年征文10篇,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
【篇一】
从小我就怕黑,黑暗总会令我心生莫名恐惧,所以,我对灯有着一种独特的记忆。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我也走过了人生40个春秋,正式进入不惑之年。光阴荏苒,蓦然回首,过去40年间关于灯的记忆,如同幻灯片似的,在眼前一一掠过。
我出生在陕南一个比较偏远的小山村里,在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村还没有通电,煤油灯是山里人最重要的照明工具。煤油灯的灯身是用废弃的墨水瓶做的,在瓶里倒入煤油,瓶口垫上一个小铁盖,铁盖中间打个小洞,穿上一根用薄铁皮卷的空心铁管,空心铁管里穿上棉线做成的捻子,一个简单实用的照明工具就制成了。捻子头是灯芯,灯芯可调节大小。点燃捻子后灯芯就冒出火苗,灯捻滋滋地吸着煤油。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至少有一盏这种自制的煤油灯。灯虽然简单易做,可煤油却是很贵的。那时候家里穷,我们兄妹五个,哥哥、姐姐在镇上读书,弟弟、妹妹年幼,父亲常年在外,很少归家。家里所有的活都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身上。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母亲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白天干地里的活,晚上又要做各种家务直到深夜。我胆子很小,特别怕黑,不敢一个人先去睡觉,就跟着母亲熬夜。家里只有一盏煤油灯,为了省油,母亲总是把灯芯捻到最小,把煤油灯放在高一点的桌子上,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微弱的油灯之光照在空旷的房间里,整个房间都是寂静幽暗的。我坐在桌子旁,看着那盏小小的煤油灯,看那红色的灯花在灯芯上聚集、跌落……有风吹过,那光就不停地跳跃闪烁着,似乎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危险,我急忙伸手去拢住那灯。我的一双小手,在挡住风的同时也把光给遮住了……在寂静的夜晚,那小小的煤油灯,那忽明忽暗的灯光,勾勒着母亲的辛劳和我的童年梦想。时间过去了许多年,那一簇跳跃闪烁的煤油灯的灯光,总是不时闪现在我的脑海。记忆中煤油灯的灯光,承载着回不去的时光。
80年代末,我们村通上了电,我家也安了电灯。因为离集镇太远,电压严重不足,照明用电高峰(夜幕降临至晚上十点左右),几十瓦的白炽灯炮,只有中间那么一圈钨丝红着,母亲把它戏称为“挂在墙上的南瓜花”。可就是这小小的“南瓜花”,也比昏暗的煤油灯亮了许多,而且不用担心被风吹灭。傍晚时分,散落在山间各处人家的灯都亮了起来,一点点黄晕的光,犹如散落在人间的点点星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平和的夜,带来了希望和期盼。
2015年春节,我回家看望母亲。一进家门,就看见了客厅天花板上那盏大吊灯。母亲说是弟弟腊月回家买来装上的。这盏吊灯是水晶做的,非常漂亮。遥控开关,一只开关控制三种灯色,有冷色、有暖色,可明可暗,随意调节。我按下遥控开关,美丽的吊式水晶灯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显现出华丽尊贵的气质。一身通体晶莹的串串垂饰,如若层层叠叠的晶莹果实。豪华吊灯将房间照得一片明亮,既照亮了房间里各色现代化的家电,也将未来照得一片光明。
今年清明回家,我惊喜地发现,村子的道路两旁站着两排漂亮的路灯。我问老公:“这灯是太阳能的吧?”老公笑说:“你也太out了吧,这是光伏灯。白天电池利用光伏板充电,夜晚可照明8-10小时。非常节能环保。”那天傍晚时分,天色由明转暗,道路两旁的路灯就亮了起来,将原本幽暗的村路照得亮如白昼。我独自站在大门前,透过那两排明亮的灯光,不远处的集镇上,华灯高照。各家的窗户都亮着灯,明暗不一,各有特色。有昏黄的暖黄色,有明亮的白色……我呆呆地想着,这灯光下的人们在做些什么呢?是在暖黄色灯光照射下的厨房准备着美味可口的食物?抑或是在明亮的客厅中与家人一起谈笑风生?一盏灯下一个故事,那不同的故事,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中国故事,中国梦!
收回目光,看着在路灯下迎光飞舞的飞蛾,我的思绪也如同那些纷飞的小虫,在时空的光柱里穿梭飞舞。记忆里那一盏盏灯,陪伴我走过黑暗,走向光明。眼前,那一排排明亮的路灯,不仅仅照亮了人们脚下的路,也照亮了整个美丽乡村,照亮了我们通往未来幸福生活的路。
【篇二】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写这篇文章时,我刚刚过完三十八周岁的生日。我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八零后”,曾经备受争议却很幸运的一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来,如今也已人到中年。
对于时间,人们常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匆匆。是啊,打开记忆的闸门,回首自己走过的这将近四十年,如同翻开了时光的影集,每一页都记载着一段难忘的记忆,想着想着,常常心情激动、泪流满面。感慨在这些时光的剪影里,蕴藏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如果说新中国的成立为我们民族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国门,摆脱外来的侵略,使我们从此可以扬眉吐气、昂首挺胸地生活,那么改革开放是跨入又一个新时代的标志。它就像一枚钥匙,我们用它开启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打开了另外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我的童年是在河北省邯郸地区的一个小县城度过的,见证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基础地区的变化。83年夏季的一天,我路过邻居家,无意中从竹门帘的缝隙中看见他家有一台崭新的电视,正在播放着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新鲜和好奇让我不忍挪动脚步,就在门外静静地边看边奢望我家里什么时候也能有一台电视机啊!同一年,我参加亲戚家的婚礼,新郎骑着一辆挂着红花的崭新自行车,后座上载着喜气洋洋的新娘子,乐得嘴都合不拢了,那一幕到现在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时候自行车作为结婚“三大件”之一,单用钱还不行,还要有券才能买,所以家里能有一辆自行车在当时分外珍贵。
1986年我随父母搬到县城的教育局家属院。家属院有一间活动室,活动室里有一台十四寸的熊猫牌黑白电视机。每天晚饭后,大家纷纷搬着凳子到活动室里等着电视开播,很快就挤满了一屋子人,冬天还好,夏天时一屋子人肉味儿,但人们仍乐此不疲。记得当年看的第一个电视剧是《霍元甲》,后来陆陆续续又看了《射雕英雄传》《一剪梅》……也就在那两年,我第一次知道香港TVB、台湾邓丽君。后来到活动室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很多家庭都陆续买了电视机,渐渐的,活动室就关了。很多年以后,只要一听到八十年代初期的电视剧主题曲响起,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的活动室和那一屋子的人。
1989年的冬天我家也买了天津电视机厂生产的长城牌彩色电视机。虽然只有两个频道,但足以让我兴奋不已,《七巧板》《动物世界》《综艺大观》这些我喜爱的节目让生活从此变得更加五彩斑斓。同年,我在爸爸工作的教育局办公室,好奇地用手摇电话机拨出第一个电话,电话那端突然传来一句“您好,要哪里?”吓得我赶紧把听筒扣上了,真是狼狈啊!那时候城市里已经有了拨盘和按键的电话机,但绝大多数家庭还没有安装。
转眼间,进入九十年代。1991年的一天跟妈妈去她朋友家玩儿,看着那位阿姨边聊天边拧了几下开关,衣服就洗好、甩干了,心想有个洗衣机真是省力,恨不得自己妈妈也能拥有一台。但很快这个愿望就实现了,1993年我们全家搬到了天津,几年里,换了更大的彩色电视机,买了洗衣机、电冰箱,1997年家里安装了电话机,不知不觉已经开始了电器化的生活了。
21世纪初期,我买了人生当中的第一台电脑,BB机换成了按键手机,人们之间可以随时随地移动沟通。互联网给我打开了解世界的大门,我第一次申请了qq、注册了邮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第一次网上购物,收到货物时惊喜网购如此便捷。家里安装了空调,夏天从此变得温柔了。伴随着电子产品、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飞速前进,更多的普通百姓主动走出国门去了解和学习世界文化。怀揣着对世界的惊讶和新鲜,这些都永远定格在我二十多岁美好的年纪里。
如今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液晶电视机、双开门冰箱等家用电器早可谓琳琅满目、功能强大。很多家庭拆除了座机电话,智能平板手机迅速取代了按键手机,功能繁多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微信让人们之间的沟通更直观便捷,连最传统的人民币直接支付方式也被手机程序里的“扫一扫”取代了,手机取代了钱包,手机的防盗解锁功能也增强了,就连犯罪都要pk高科技了。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等智能家居产品早已进驻普通人的家庭,人工智能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更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们从崇尚洋货到认可国货、为国货自豪,国货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也越来越高,很多外国友人把中国元素当做时尚和炫耀的资本。
轻合时光的影集,细细回味,娓娓道来,我们的生活在改革开放这四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到五年,便有一个惊喜的转变,每隔十年,就会实现一个新的跨越。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发自内心地为祖国的富强感到骄傲。我相信,只要我们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携手不断奋进,祖国的未来定会为我们留下更多瑰丽的剪影。
【篇三】
第一次知道一江之隔的上海,是通过当年那部万人空巷的电视剧《上海滩》,纵然剧中演绎的是民国时期的场景,但其描述的上海滩的灯红酒绿流光溢彩足以震撼还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追逐嬉戏的我。
第一次来到上海,已是多年后的一九九二年,十二岁的我牵着母亲的手,从十六铺踏上了这片在心中想象千百遍的土地。
因为长江的阻隔,那时没有到上海的长途汽车,只能到启东青龙港乘坐一天一班的轮船,因为要绕过崇明岛,行驶到直线距离只有五十五公里的十六铺需要七八个小时,遇上风浪还要停航等待。轮船分一等到五等五种舱位,数字越大,每个船舱里的床铺越密集,到四等舱已是上下铺八个床位,而五等舱更是在甲板下只有长条椅子的散席,当年我坐的就是五等舱。外出谋生的乡亲用扁担挑着铺盖和本地特产,更有装在箩筐里的活鸡活鸭,浑浊的空气夹杂着人们的喧闹,令人窒息,唯有偶尔经过的大轮船和被惊扰跃出水面的大鱼能提升一下我的兴奋感。
后来有了轮渡,坐车一路向西从隔壁江面略窄的海门市摆渡到对岸的太仓,再一路向东开到上海,于是镇上有人买了大巴搞起了客运。没有高速,没有空调,核定座位坐满了,在过道里还会摆上小板凳增加客运量,大件的行李都要爬上车顶放在行旅架上。车主总会想要利益最大化,没有坐满不会轻易上路或是一路慢悠悠地走,路边有人招手便停下揽客,一路到达上海,五个小时也过去了。遇上江面有雾渡口停航,便是遥遥无期的等待,曾经有过从早上十点一直等到下午五点的经历。等待摆渡的车辆排起几公里的长龙,乘客们都下车闲逛,买一点江边的菱角花生以打发时间,还有相熟的直接聚在一起在路边打牌下棋,不时抱怨几声恶劣的天气和倒霉的牌运。
二〇〇八年六月,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往来的巴士骤然增加,沪太路的长途车站每隔半小时就有一班发往家乡的班车,到了节假日客流量增加更是公交化发车,到车站随时上车,坐满便走。享受着冬暖夏凉空调车的惬意,听着当年流行的MP3,在音乐声中,两个多小时的路程转眼便到了。行驶在平坦的大桥上,望向波涛滚滚的江面,繁忙穿梭的集装箱轮由远及近,又渐渐变成一个黑点消失在视野里,下了桥走在宽阔的省道上,乡间的花园洋房日渐增多,乘客们所带的物品不再是铺盖和活禽,时髦的拉杆箱已是出门在外的标配。
到了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崇启大桥正式通车,我的家乡被纳入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一个多小时便可以从启东到达上海的每一处地方,每次往返上海启东之间,经过一隧二桥,真正感觉到了天堑变通途的便利。
我最喜欢的场景就是开车回家,即将下桥踏上家乡的土地时,在桥上眺望故土的风景。左边不远处是高楼鳞次栉比的市区,右边是白墙红瓦绿树掩映的乡村,再远处的长江入海口,集装箱码头忙碌的吊机和一排排悠然自得缓慢转动的风力发电大风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世事流转,时代变迁,当年的天堑已被征服,这所有的变化都归功于时代的发展和改革的创新,我的家乡也在改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奋勇向前,共饮长江水的沪启两地在改革的春风中也一定会继续携手并进,实现国家需要我们实现的目标!
【篇四】
提及坝坝电影,我得先从坝坝电视说起。
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春天西南拂,土地下到户的政策,接地气、聚村头、进田头,山村人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精神食粮却仍然很贫穷。那年夏天,村北头有了第一部黑白电视,熊猫牌显像管,14英寸的。主家姓张,在集镇供销社工作,很吃香,令人羡慕的。
当然,他的脑子灵光。到他家看坝坝电视是要出钱的,小孩1分,稍大的2分,大人要3分。即使这样,来看的人也很多。每天,太阳还未下山,主家将电视桌子搬到堂屋门口,旋转好天线,老人和小孩便开始用板凳占位置。能在椅子上躺着看电视,那真叫幸福。主家也会准备几根长板凳,三五成群的村里人总会在节目快开始前准点到。村里人摇着竹篾扇,大声说笑着,暑气还没有收敛,电视便开始了……
最早看的片子叫《霍元甲》,然后是《再向虎山行》《血凝》《一剪梅》……好些已经说不上名字,多少悬念、多少惦记,都成了大家茶余饭后交流的话题。记忆最深的是播放《霍元甲》时,我和小伙伴们嘴里哼着自编的曲,“
霍元甲的迷踪拳,龙海生的鹰爪功,还是有点凶……”在戏外打仗。我们的喊叫声、撕杀声,绝不低于电视中的各种声音,有时用稀泥做成的饼子互扔,偶尔落入人群,会遭到大人们的一番责骂。当然,一些小伙伴们也会被家长高声吼回去,“战争”被无情地解散了,因为明天要放早牛……
村里放早牛是我们这帮小子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天蒙亮时分,我们便会被大人嚷着起床,揉着惺惺的双眼牵上牛缰,骑在牛背上,一晃一悠地下河去。老家向西不远是润泽浅丘沃野的沙溪河,大片农田青黄交替,将临河的数个村庄的希望复耕不断。幽绿幽绿的河水缓缓流着,河的眼睑随着波纹散开涟漪。大水牛,或许因为渴,甩开蹄一头扎进水里,咕咚咕咚畅饮。待到牛酣饮后,我们再翻身上牛背,一前一后向山里进军。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捉螃蟹、捅马蜂窝……这都是我们的家常之事。
昨天,听村上的高音喇叭早早通知,乡里的电影队要下村来巡回播放。这是村里的大事,大家奔走相告,呼亲唤友,喜讯很快飞遍山乡旮旯角落,人心也扑腾起来。最欣喜若狂的便是我们这帮孩子了,不用花钱买票,可以自由看。
一个放映员、一块银幕、一个音响、一台放映机……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坝坝电影。黑白两色的窄银幕“档子”,没有现下彩色电影的五光十色、绚烂多彩。曾有一段日子,坝坝电影送文化下乡总在“微风徐来,蛙声阵阵”中为村民消夏避暑注入了一道快乐的清凉剂。《突破乌江》《高山下的花环》《地道战》《地雷战》等抗战、悬疑、谍匪、情感喜剧,很接地气、很有正能量,唯美了“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记忆,给乡村生活带来了遥远的枪炮声和动听的号角声,沸腾了村庄的平常夜晚。
到了傍晚,晒坝上便支上两根长长的竹篙,拉好幕布。正对不远摆着八仙桌。稍微吃过晚饭,大人孩子们都会端着凳子抢先去占领好位子,孩子们疯闹着等候电影开场,大人们摇着蒲扇,谈着闲话拉着家常,男人们悠闲地抽着味道浓、熏人的“黑武器”(叶子烟)。有本村的,也有邻村的,甚至方圆几十里的人都往这涌。当然,这也为异村的男女青年“耍朋友”谈恋爱提供了好机会。
当放映员将一打亮光束,晒坝上黑压压的人群顿时风平浪静下来。但是对于我们小伙伴来说,看电影很多只是凑凑热闹,更大的热衷还是在夜晚的晒场上与同龄小伙伴们玩耍、奔跑和恶作剧。偶尔,调皮的小孩伸手在光束里乱晃,银幕上顿时出现一只小手,原来上银幕这么容易?于是一群孩子都在光束里现身,弄得银幕上乱糟糟的,引得大人一顿臭骂……
若知悉外村有坝坝电影,我们也会结伴相约同去。尽管害怕走夜路,我们还是会一路高歌,一路小跑向外村进军。赶到目的地,我们属于来得特迟的。坝子里早已是人山人海,树上、墙上都是人。要想觅得一席之地,谈何容易。我们听着声音,看着人家的后脑勺,忙着转了一圈,也是徒劳。只好去了银幕后面看反片。看背面电影除了字幕是反的外,就是图像左右相反,看惯了也一样津津有味。
八十年代末期,雨过山村,解决温饱后的邻里开始外出打工,受各种职业和生活方式的冲击洗礼,部分村民的思想活跃起来。邻村有个放映员头脑活泛,做起了卖票看电影的生意,在镇上修建了一座电影院。每逢单号赶集,电影院的高音喇叭里《南北少林》《十三太保》等大片牵扯着过往脚步。近万人的小镇,天天爆满。如果是好片子还要加场,从上午一直放到晚上。我记得《妈妈,再爱一次》把满场啜泣搞得泪水涟涟,教育片《少年犯》是上小学二年级学校组织观看的,每个学生1角钱,至今影片中的片段和那首经典歌曲《心声》仍留存在我脑海深处。
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红利涌进山乡,村容更美了,茅草屋变红墙青瓦,二层小楼拔地而起,昔日崎岖的乡间小路变成水泥路延伸到村外,长虹牌彩色电视走进了各家各户。坝坝电影消失了,镇上的电影院也倒闭关停。乡邻们开始习惯固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田”,特别是除夕,一大家子守着25寸的彩电看春节联欢晚会,似乎是不成文的规矩。
如今,各城各地的多厅影院方兴未艾,与孩子一道快乐成长的亲子电影备受大家追捧。守着45寸云电视的同时,更多的是牵伴女儿走进太平洋多厅影院,追忆那村那人那坝坝电影的温暖。
【篇五】
麦收时节,回乡探亲,院落空空,我讶异道,没有收回麦子么?我还准备好力气帮忙晒麦子。母亲备好饭菜,笑呵呵迎接我,说道,今年麦收格外轻松,前面收割机割麦子,后面跟着播种机种玉米,收割好的麦子直接拉走卖给淀粉厂,价钱也不低,省的拉回家。
饭毕,母亲絮叨起来,以前麦收时节多忙啊,忙得都要带饭去地里吃,现在好了,一天时间收完麦子播种完,多快啊。我也随着母亲的思绪,忆苦思甜。
六十年前,我们还不种小麦。我家在河北农村,六十年前,母亲还是孩子,她说,那时候村里穷啊,根本吃不上饭,整天肚子饿得咕咕叫。地里种的大部分是红薯,因为红薯产量高。那时候可能因为小麦品种以及农用井、化肥等还不完善,小麦基本没有产量,地里不种小麦,平时根本吃不上白面,过年过节吃饺子,基本上是奢侈中的奢侈了,当然也就谈不上麦收时节了。
四十年前,我们用镰刀收割小麦。四十年前,改革开放了,小麦也开始在家乡大面积种植,六月中旬,天气干热,田间热腾腾的空气拨弄着麦浪,处处是铺天盖地的金黄。我没有用镰刀割过小麦,据我母亲回忆,那是种痛苦的记忆,那滋味无法形容。天热无风汗流浃背,麦芒的刺时刻挑衅你,扎得浑身疼痒,割上一会儿背疼腰酸,一天下来嘴里鼻孔都是黑黑的,全是土。更重要的是还要抢收,白天顶着烈日收,晚上也要收,饭都是带到地里去吃。母亲说,有一年,赶上雨水多,实在抢收不回,麦子在地里都长芽了,庄稼人啊庄稼人,那心里的难受比身体痛百倍。收割回来还要用机器打麦子,晒麦子,一步步下来,麦收时节真的是最累人的时候。
二十多年前,我们还要交公粮。2006年以前,收回的麦子还要交公粮,那时我也有了记忆,收回的麦子在大马路上晒,还要提前占马路,村庄里就那么一段水泥马路,人们都抢着晒,不像现在基本家家院落水泥硬化,麦子可以在家里晒。母亲和父亲还要去地里播种玉米,那时候我经常负责看麦子、晒麦子,然后我们一起装口袋,先把需要交的公粮装上车,父亲开着三轮车去乡政府排队交。记忆中有一次,赶上疾风骤雨,麦子收拢不起来,被水冲走了很多,那一年,交完公粮,麦子所剩无几。国家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惠农政策也来了,公粮不用交了,收来的麦子全是自己家的,这个消息让村里人欢心鼓舞了许久,麦收时节的累啊忙啊都不算什么了。
现在,麦收时节轻松应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越来越明显,麦收时节收割机成了主要角色,隆隆的机器昼夜不停,麦收效率大大提高,一个村庄,一两天就可以收清完毕。让我更加振奋的是,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农业机械在向一体化系统化发展,收割机、拉麦机、播种机团队作业,有的地方播种后灌溉、打药也是无人机参与,这样的发展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农民的迫切需要。麦收时节的忙碌、劳累都成了过去式。母亲不断重复着现在麦收多么轻松,她对这样的发展也是兴奋不已,我信心满满地对她说,等着看吧,再往后,乡村振兴不断深入,农村会有更大、更令人振奋的变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了,四十年前,母亲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应当忙碌无比的麦收时节,她可以闲下来,和我回忆过去,唠唠家常。
【篇六】
早晨在饭堂吃早餐,一位同事戏道:“我拿鸡蛋跟你换个包子吧!”一石激起千层浪,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出鸡蛋里的流金岁月。
鸡蛋,现在最常见的食材,普遍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但放在40多年以前,却是非常珍贵的营养品。据说,那时只有家里来了贵客、有人生了病,或者产妇“坐月子”,家庭主妇们才舍得给碗里加个鸡蛋。这样的记忆,许多年龄较长的人都有。
听母亲说,以前的鸡蛋,是可以当钱用的。那时候物资很稀缺,粮食等一些能交易的东西很少,最有交易价值的,就是鸡蛋了。像母亲这样的很多没有钱的百姓,就跟亲戚朋友借几只小鸡仔养着,长大了产了蛋,就赶忙先拿出一些还了鸡仔的“本”和“利”,后续产的,就拿去换盐、“洋火”、煤油、针线、毛线等日用品,以及蜡笔、铅笔、毛头纸等学习用具。
那时的鸡蛋很廉价,大致5分钱一个,一个鸡蛋可以换一大堆“水果糖”。40多个鸡蛋,就可以换一匹够做一件衣服的花布。做完衣服剩下的“边角料”,手巧的母亲就拿“刃片子”(用废的菜刀)裁好,给姐姐缝成一个文具袋;再剩的小块儿,可以拿来做补丁,往破衣服上一缝,显得格外耀眼;实在用不了的花布“绺子”,母亲也不会放过,往一起一拼接,就成了姐姐的“头绳儿”,系在头上可漂亮了!
就这样,土鸡成了农村家家户户物质和精神的“寄托”,我们当地形象地称之为“鸡屁股银行”。像母亲这样的家庭主妇更是望眼欲穿,每天早上都要把前天洗碗剩下的“饭渣”洒在鸡圈前,来“讨好讨好”这些土鸡们。鸡圈门一开,母亲就堵在门口,挨个把每个鸡屁股都摸一边,看看哪只会下蛋,以此来估计当天的“收成”。过年的时候,还创新地在鸡圈旁贴上对联,题曰“鸡肥蛋多”,土鸡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村里没通大路,也没商店,百姓们要买东西,就得步行四十多里地去镇里的供销社,腿脚麻利的一天能跑一个来回,但主妇们却苦不堪言。供销社里“有头脑”的人,为了多赚点儿,就用独轮车“送货”进村,代价就是要乡亲们在“交易”时多加几个鸡蛋作为“路费”,母亲为此没少埋怨,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时间一长倒也习惯了。每次攒足了鸡蛋,就盼着供销社来村里“送货”。
独轮车能装载的东西不多,开始是“针头线脑”、锅碗瓢盆,后来村民们把路修宽了,大点的驴车可以过来,商品也就跟着多了些,有了“散酒”、花生米、塑料袋装的“汽水”等“奢侈品”。姐姐说她最喜欢缠着母亲给她买“汽水”喝,有时趁母亲不在家偷个鸡蛋出去换,有绿色的,有橙色的,有红色的,喝起来可甜可甜了……
现在的00后甚至很多90后可能都难以想象,几亿人的中国农村,在长达几十年中,主妇当家的油盐酱醋、孩子爱吃的糖果瓜子、农民种地用的刀斧锄具,买和卖靠鸡蛋交易,商品全部来源于供销社这一个“购物天堂”,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华夏,唤醒了芸芸众生,更温暖了百姓人家。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商品种类的丰富,各种小摊小贩、商店门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农村的买卖逐渐活跃起来,鸡蛋结束了当钱的使命,“供销社”也成为老人们记忆中的东西。
在改革发展的新时代,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农村的买卖已经和城里一样,“快递”“外卖”“网购”等词汇早已家喻户晓,农民坐在家里就能买遍世界、卖遍世界。最近几年,人们欣喜地发现,一度消失的“供销社”仿佛又回来了:帮外出务工的农民经营田地、发展农村现代流通、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涅槃重生的“供销社”更深地融入农民生活。“村里成立了养鸡合作社,以后有吃不完的鸡蛋,再也不用拿鸡蛋换东西了!”母亲喜不自胜。
今天,鸡蛋互易的时代已经远去,背篓扁担的买卖也一去不返。回望起鸡蛋背后的故事,我们都应铭记这一段流金岁月,珍惜幸福生活,感恩改革开放,感恩党的领导。我想,这也是不忘初心了。如此,“鸡蛋”也定能迎来勃勃的“新生”。
【篇七】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首《春天的故事》,相信大家应当都不陌生,这位老人,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一次特殊的会议,更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今年,正好是40周年,当年我正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的同学少年,见证着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
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春天的故事》,来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那些激动人心的变化。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发展的4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
小时候,我家住在和平广场附近,记忆中的和平大街,没有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最多的只是自行车,现在的和平大街已经成为沈阳著名的繁华的街道,每天人来人往,街道两侧种植了各种树木和花草,夏日里争奇斗艳,街道两侧屹立着形态各异的雕塑,夜晚建筑群上的霓虹灯交相辉映,那是多么美妙的风景!而我的家,早已住上了高档的住宅小区,虽然不在市中心了,但是小区的环境优美,居住条件可谓大幅度改善!
1980年我进入自来水公司,87年在调度室(现集团生产技术部)工作,亲眼目睹了我们沈阳供水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后,我们供水人先后建成了苏西水源、尹家水源、石佛寺水源、大伙房水源、黄家水源、翟家水源,最高日供水量达185.5万/m3,极大地缓解了沈阳市的供水状况,同时转变发展理念,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渡,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供水服务热线,进行二次加压泵站接收改造,解决“三峰供水”,使城市供水服务进入到一个良性发展的新时期。
特别是近十年,沈阳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发展,我们供水人审时度势,科学地预见社会发展对城市供水的需求,确立了“城市发展到哪里,城市供水就保障到哪里”的“城市发展,供水先行”发展理念。水务集团组建后,实现了水资源区域一体化管理,供、污、排一体化经营;生产、运营、服务与资本一体化运作的城市水务新格局;实施大伙房水库二期工程,建设东、西净水厂,极大的提升了沈阳城市的供水能力;开展“先服务、后确责”创新服务工作模式;实施小区管网改造工程,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工程,沈阳城市供水实现了由“喝上水”向“喝好水”的历史性转变,40年的改革发展,使我们沈阳水务发生了巨变。
“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40年的改革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0年的沧桑巨变,4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我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40年!
【篇八】
我出生在60年代,母亲原是农民,父亲是合作商店职工。记得在1969年,父亲所在的集体商业要我们全家6人(当时最小的弟弟出生只有7 天)按政策挑担子下放,先下到芦墟的新友村,村里人说我们这么多小孩是来吃农民的,坚决不要,之后又下到芦墟的芦东村,村民也嫌我们家小孩多。在那个年代,户口尤其重要,因我们户口已从镇上迁出,而母亲又是个地道农民,村里又不让迁进,就这样,母亲和我们姐弟4人都成了“袋袋户口”,全家6人只能靠父亲每月30斤的粮票生活。那时的母亲常常以泪洗面,父亲也经常为维持生计而烦恼,我的童年也总是在与饥饿作斗争。
不过,苦难也是人生最好的财富,只要心存梦想,并为之而努力,就没有取得不了的成功。1982 年10月我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吴江税务局工作,成为一名基层税务干部。由于尝过没文化的苦,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仅有高中学历还不够,便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吴江分校财政税收专业,之后又考取了中央党校吴江分校法律专业。
如今,带着对工作和人生的执着,我已在基层分局奋斗了三十六个春秋。在岗位上,我深深感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税务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坚定自己的立场,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在职业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必须埋头实干。我坚信,只有不懈拼搏,才能为人生带来精彩。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了获得选择的权利,除了奋斗别无选择。身教胜于言教,儿子也将我当成了他的榜样。记得儿子小学五年级一篇作文是写“我的妈妈”,无意间我看到了这篇作文,写的是我努力奋斗的故事。那一刻,我很欣慰,觉得儿子将来肯定也有出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06 年,儿子高考理科成绩超出本一录取分数线67 分,以优异成绩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到大学三年级又被推荐为优秀生交换到美国留学一年。儿子现在已是一名苏州工业园区外企高管,年薪30多万元,成为了社会栋梁之材。
成功没有年龄界限,只有起步不同。再过两年,我就要退休了,我也深深体会到,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就是父母,而对孩子影响最长久的则是家风,家族成员都要自觉遵守、传承和发展家风。在我们家族中也形成了一种家风,简单来说就是诚信、勤学、子孝,要时刻记住“天道酬勤,奋斗铸就人生”。
【篇九】
提起灯火、灯光、电灯,且不说人类社会自钻木取火以来,经历了使用动物油灯、植物油灯、煤油灯到电的发明、白炽灯、日光灯的出现漫长历史过程,就从40年前的上世纪70、80年代我的家乡变化说起吧。
那时,正是电力、物资十分匮乏的年代。我在本村上小学,家里距村小学4里路,每天听着公鸡打鸣起床摸黑出门,小伙伴互相一喊结伴去学校,进到教室后几个同学就围着家里用攒下几个鸡蛋在代销点换来蜡烛、煤油灯,用洋火(火柴)点亮一盏灯读书写字,有时候遇上下雨,背着书包,左手端着煤油灯,右手拿半个冷漠,脊背披着一片塑料纸,赤脚在一大拃深的泥泞路上晃悠地走着,生怕把煤油倒出来。早读时间,一个同学一盏灯一本书大声朗读,天还麻麻亮,有的同学为节省煤油吹灭灯再教室外早读,一出教室满鼻孔黑溜溜的,只见笑容中一口牙更显白净。下午放学后,三五个同学或在教室或在村口的大碾盘上爬着赶天黑把老师当天布置的作业做完。记得当时村干部为了集中社员晚上学习开会,在村中心挂大铁铃的大槐树上安装一只电灯,吃过晚饭,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会围拢在灯下做家务活、谝闲传;还有离我村6里路的地方是一个国营渔场,有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周边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到傍晚都早早地步行聚集,并为家人朋友占一席之地等待观看,甚至挤坏了单位木制排椅和大门。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人们的向往中,电灯逐步代替了煤油灯,但人们还是舍不得用电。我上初中高中了,老师布置的作文也有关于家乡巨变题目,同学们作文里常常出现频率最多的关键词句就是:“宽敞明亮的教室”、“一排排崭新的砖瓦房”、“村口一盏明亮的路灯”、还有“老窑里牛拉磨变成了机声隆隆的电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以至于令人羡慕的电视机、电风扇、电脑等等。
后来,我参加工作在电力部门工作,我也了解、亲眼目睹和参与了电力工人为家乡的万家灯火,为家乡工农业生产经济和社会发展在电力工作中的奋斗历程,他们从上世纪60年代初我的家乡眉县最早的一条5.9公里的电力线路发展到80年代共有35千伏变电站6座、供电线路160公里、年供电量800万千瓦时,实现了人们向往的“点灯不用油、磨面不用牛”的时代。再到90年代末电网建设改造、村村通电、户户通电、消灭无电村、无电户工程的实施到创建电气化县、电气化村工程,使眉县的电网设备、线路长度和年供电量实现了翻几翻,人们用电真正普及了,一些奢侈的电器商品也慢慢用的多了起来。直至今天的全社会电气自动化、智能化时代,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等等方面真正的离不开电了。真正印证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解放初的感慨:“试看天地翻覆” 、“敢教日月换新天”。
岁月悠悠,光阴如梭,祖国的发展风驰电挚,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今天,我的家乡眉县863平方公里的境内,35千伏-330千伏的变电站共21座,各种电压等级的电网纵横交错,总长度达数千公里,分布在城乡企业、村庄田野的变压器3000余台,年供电量达到了4个多亿千瓦时。行内人士都知道,一个地区的供(售)电量是衡量这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晴雨表。当你走进我的家乡眉县,近看,村村镇镇设施齐全漂亮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均实现了电子化教学,家家户户电磁灶、电暖炕、电脑、电冰箱、空调直至电动车等电器设备应有尽有,真正走进了“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电气化时代;尤其是春节期间的夜晚,城乡山寨、大街小巷路灯排排、红灯高挂,几里长街、20多层高的大楼霓虹璀璨、灯火辉煌,真可谓“火树银花不夜天”。远眺:横跨渭河的3座大桥和渭河两岸的百里画廊、平阳阁、平阳湖在LED灯串彩灯的装扮下犹如天宫仙境一般;还有将过去陇海铁路隆隆作响冒黑烟的火车改造后的电气化机车和近年建成的西宝高铁在眉坞大地划过一个弯型的光弧穿梭过人们的视野。仰望:更令人自豪的是著名的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海拔3767.2米的太白山山顶上也通上了电,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了山顶、悬挂在了天边,与浩瀚的九天银河星辰紧紧相连。
【篇十】
北区的云雾山下有个官田村,来到这个村里每当提起共产党员周斌的名字,人人都会伸出大拇指夸奖他。他艰苦创业,情系故土,富不忘本,带动了一方群众创业致富,他是一个靠劳致富中的千千万万个农民中的代表。
2008年他被村民选为官田村委会主任后,就一心扑在发展村里的产业经济上,他做了许多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把一个昔日贫穷落后的贫困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较快、开发项目最多的经济强项村。
18年前,周斌背井离乡去山西煤矿打工,在那里倍受创业的艰辛,那时他从普通的运工奋斗到带班班长,最后当上了煤矿老板。他在山西娶了媳妇,有了家和孩子。那年春节,他带着妻子从山西回到官田老家过年,他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眼前的家乡路通电通,条件改善了许多,云雾山也被命名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了,官田村将要成为旅游开发区了。政府又拓宽了去云雾山旅游区的道路,家乡官田的产业开发潜力很大。回想自己在山西干了十几年,虽然挣了大把的票子,买了小车,买了房子,可是长期在矿山上干危险太大,曾记得在山西煤矿一次瓦斯爆炸险些要了自己的性命,他想:何不回到家乡,为家乡的人民来干一番事业呢?
正是这一年,猪肉全国性的大幅涨价,他发自内心的想法是想在家乡建一个生猪养殖场,让家乡的人民生活得到较大的改善。他把自己的想法与当地镇政府领导进行了交谈,这个项目得到了镇上领导的大力支持。说干就干,于是他先参观了其它乡镇的养猪情况,再投资建厂。初次养猪,一切都要学习。他开始买了许多有关饲养方面的书籍来研究,在政府的成人文化技校里,他废寝忘食地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求教,渐渐地摸索出一套快速养猪的方法。为了解决养猪过程中意想不到的疾病,他还高薪聘请兽医站的技术员陈磊来养猪场里上班,主要是负责养猪的饲料配方、疾病防疫和技术指导。仅仅几个月,他就掌握了一定的生猪饲养技术, 饲养的肥猪4个月出栏,年出栏商品猪500余头,净利10万余元。2010年,周斌出栏商品猪800头以上,走在了全镇规模养猪的前列。
官田村地处云雾山下,自然条件的优势,很适宜发展养殖业,周主任决心把村上的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共同创业。首先是兴桑养蚕,官田村民居住分散,由于昼夜温差大,养蚕有些困难,于是他把村上的空闲地通过流转的方式集中起来,统一规划了500亩的桑园基地,把原先分散养蚕的小规模规划成集中喂养,这样便于调节蚕室温度,技术员也便于指导喂养方面的技术,也有利于提高蚕茧产量。在政府和社会企业人士的资助下,村上修建了可供10户人家同时养蚕的蚕室喂养基地,这样既解决了村上分散养蚕的弊端,也为村民创收提供了保障。
桑枝是蚕桑业废弃物,利用桑枝条栽培食用菌,既解决了农业废物处理,又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周斌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规划着在官田村启动桑枝食用菌开发项目,部分村民怕亏钱不敢尝试,困难当然是有的,不管干什么,风险都是有的,特别是创业冒的风险更大,不管怎样,他还是想赌一把。
2014年为了探索到食用菌方面的发展路子,他多次到宁陕县考察,找到了变废为宝的秘密。回来后,首先请来技术员,自己先带头发展桑枝食用菌10万袋,当年就获得了纯利润20万元的收入。他的做法,为村民的创业树立了榜样。
目前,周斌的养猪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年出栏已达1000头,年纯利润达40多万元。桑枝食用菌规模已发展到10户,全村已形成了年生产100万袋的生产线。大山深处的官田村在周斌的示范带动下,让剩余劳动力也有了活干,每天有将近60人的剩余劳动力在他厂子里打工,村民们种的玉米也是全部卖给他,这样既方便了村民,也方便了自己的养殖业。
周斌作为党员发展产业的示范户,他时刻把整体发展的事挂在心上。俗话说:“栽有梧桐树招来了金凤凰”,官田村有个创业青年叫陈维林,在山西承包煤矿已20年了,生意很红火,当他回到老家看到周斌开发的项目时,也动了回乡创业的念头,经过考察发现官田的水质适合养殖大鲵(又叫娃娃鱼)。在政府的扶持下,陈维林把原先官田小学的校舍全部买了过来,投资约200万元建厂, 已经投资800万元买回了大鲵种苗 ,这个厂子正在运作中。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部分村民在周斌的带动下也各展所长,该村三组村民王启兵也建起了养猪场,周主任还向王启兵无偿转让饲养技术,自己聘请的技术员兼职指导王启兵的养猪场。针对该村牧场宽广的实际,他动员一组村民周清松办起了500头山羊养殖场,二组村民胡昌华接着办起了官田贡米加工厂。目前在这个村里开农家乐的,发展养殖业的,开发绿色特产的……简直就像雨后春笋。
近几年来,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指导下,全村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村容村貌整齐划一,娱乐设施种类齐全,农家书屋人来人往,绿化到门前,路灯夜夜亮······这些史无前例的巨变,拉近了城市与农村、本地与外界之间的距离。放眼官田村,犹如北区的一颗明珠,在旅游开发的带动下,将继续沿着改革开放的路线再创辉煌,再谱新曲。
采访途中看到他那高大魁梧的身材,英气勃发的面容,真诚爽朗的笑容,我让他谈谈回乡创业的感受,他沉思了一会儿说:“回乡创业比在山西辛苦多了,真是有苦有乐,有笑有泪,不管怎样辛苦,我在家乡创业,我心里的感受是踏实的。”看着他的诚实稳健,我坚信他会把目前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起点,会继续带动官田的广大村民脱贫致富,在云雾山的旅游开发中大显身手,把一个共产党员的光和热洒给家乡的每一个角落。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8纪念改革开放40年征文10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4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