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一直是学校里面一个重要的课程,是在无形中就教给孩子们的,下面的这篇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的小升初综合素质评价的论文大家一起看看!
前几天 “2018郑州市民办小升初综合素质评价”成了郑州市民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大家小巷里、地铁公交各种交通工具上、电台广播里、各种微信群、朋友圈都在讨论着这个热门的话题,甚至盖过了精彩的世界杯。随着综合评价的“温度”渐渐退去,今天我又找到了本次评价的试题,认真看了几遍,觉得此份评价确实颠覆了一般意义的评价,作为一线教师我也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也想再谈谈“素质教育”。 第一次看到朋友圈里发的这份评价试题,打开之后就一点懵。这算哪门子评价?这不是在难为孩子们吗?平常孩子们的刻苦学习被这一份评价打败了吗?……
埋怨、指责出题人的刁钻,不熟悉教材、不了解课标、哗众取宠……但当我静下心来,一道题一道题仔细阅读时,又被出题人的睿智、教育敏感度、综合性素质,深深地所折服。这不是一般意义上一次评价,题目有广度,有深度,有经度,有维度,是一份“有嚼头”的评价,也是一张“网”,网络知识。该评价试题不仅仅是一份评价,还对所有参加测试的同学进行了爱河南、爱家乡的教育,处处能感受到习总书记所讲的“文化自信”。
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作为河南人的骄傲。 随着进一步阅读试卷,我嗅到了“素质教育”真正到来了,我国从1999年提出“素质教育”至今已经19个年头啦。这19年来各种各样、各层次的教育改革都在进行,随着改革推进,各地虽然丰富了评价的内容,多了几把衡量孩子的尺子,但是最终还是一试卷,在期末评价中,所有的过程性评价都显得身单力薄。 本次评价有几大亮点。 首先本次测评颠覆了传统的评价形式(传统的评价试题:听力、看拼音写汉字、回忆课文内容填空、句子练习、阅读、习作……),而本次评价试题新颖,更重要的特点就是“活”。此次评价是按照“前言”、“文明曙光”、“定鼎中原”、“有容乃大”、“盛世荣华”、“展望未来”六个阅读板块来展开的。 其次本次测评增加了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覆盖的信息量大。考察了孩子们阅读能力、信息分析能力、逻辑能力……是对一个学生的考察,更是对一个公民的考察。我最初否定出题人不了解课标,当我拿出课标认真对照,发现在第三学段课标中清清楚楚的印刷着这样的一段话:“……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是我们忽略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而当今的社会,非连续文本,生活中处处皆是。 本次测评还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就这份试题融入了英语、音乐、数学、科学、语文、等相关学科。这个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学科融合!学科融合!如果还没有意识到,那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将成为一句空谈。各国都在进行教育改革,但什么样的改革才是有生命力的改革呢?我个人认为必须培养学习者乐于探究的兴趣,善于反思的能力;教会学习者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学习者发现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者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态度,这个时代是个大融合的时代,英雄已经不能拯救世界,需要的千千万万个普普通通的“风流人物”的共享;教会学习者有“大局”意识、“大局”思维…… 最后本次试题又一大亮点就是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忽略死知识的考察,防止死读书、读死书的书**的产生。纵观本套评价试题,如果仅仅是靠背诵、计算拿到民办初中的入场券,那你在考试的时候只能祈祷了,也只能在考试之后仰天长啸,期盼奇迹的出现罢了。
一位小学生测评之后跟家长说:“我背了那么多古诗词,去哪里了!文言文,去哪里了?四大名著,去哪里了?我六年小学学习的知识,这次考试只用到了汉字和拼音,其它,无啥用呀?……” 那么我请问你孩子,你背的古诗词何时运用过?是不是只停留在你的大脑里休息?你是否看到了在池塘里戏水的鹅群,是否会吟诵到骆宾王的“鹅,鹅,鹅,……”;看到水中的鸭子你是否会吟诵到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看到水中的鱼儿你是否会吟诵到汉朝民歌的“鱼戏莲叶间”;看到餐桌上的的鳜鱼你是否会向父母吟诵到张志和的“桃花流水鳜鱼肥”;……你也许有,也许没有,但我想说,孩子我们学习是为了运用,而不单单是大脑“硬盘”的储备。 希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注重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因为生活即教育。仔细阅读本次评价有些知识点可能非小学阶段所涉及的,但文本有大量的说明材料,如果仔细阅读,不难从中发现答案。难的是你是否具备了“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品质,如果你有这样的品质,我相信你会“任尔东西南北风”。 孩子,别让自己只成为知识的搬运工,而应该让知识成为你撬开世界的工具。让知识和生活方式联系吧,孩子!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的小升初综合素质评价的论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4751.html
- 下一篇:诗与哲学之争的历史回顾与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