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纪实文学梁家河精神学习心得范文(13篇)

时间:2019-05-14 11:18:41 网站:公文素材库

梁家河精神是我们在宣传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纪实文学梁家河精神学习心得范文(13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篇一)

《梁家河》一书,我利用工作闲余三天读完,一进入书籍,仿佛父辈讲述的那个知青年代真实的浮现在眼前,书角下为方便读者的陕北方言注解,让我这个能看懂的当地人,莫名的多了一些自豪,全书薄薄的一百余页,每个情节、每个故事无不反映出 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源泉的由来,以及那句“人来到世上,就是要办好事”的诠释,梁家河是 从政生涯的始发地,在 总书记的带领和感召下,梁家河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矢志不渝推动梁家河旧貌换新颜,成为革命老区艰苦奋斗,摆脱贫困的社会发展典型缩影,读完《梁家河》一书,让我体会很多,感悟很深。

一、要心存感恩,不忘初心,一心为民,不畏艰难

总书记时刻挂念梁家河人民,始终不忘曾经帮助过他的儿时伙伴,他帮助吕侯生看病,给村里通电,修学校,建大桥,一心为民,用自己实际行动来实现“为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为民之忧者,民亦优其忧”。他把自己看作实实在在的农民,也实实在在的做了七年的农民,他了解农民的疾苦,深谙农民的需要,所以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能为农民着想,能够替农民排忧解难,为农民谋福祉,将心比心,农民也能拥护他、爱戴他。这是我们当今社会缺乏的精神内涵,是政府公信力弱化、群众不信任干部的疖症所在,政治之要在于察民之疾苦,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能深入群众,就不能深刻了解群众之疾苦,政治之要无从谈起。

二、要勤读书,勤学习。

谈到,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动,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塑造高尚的人格, 在梁家河时期为借一本外国名著《浮士德》跑了三十里路,放羊的时候、劳动的时候,再艰苦的环境都能手不释卷,把读书作为一种精神食粮,在煤油灯下读书,一读就是一宿,早上起来吐的痰都是黑的,他在读书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借鉴和批判,同时也增长了思想的毅力,他一面进行着农民化的实践,一面在读书中汲取着精神与思想上的营养。

在七四年一月八日的人民日报上, 看到了千里之外的**大办沼气的报道,报纸内容深深的吸引了他,经过冷静的思考判断,先后两次赴**学习沼气技术,在梁家河开办了全省的第一口沼气,彻底解决了农民能源问题,解放了生产力,对厕所粪便合理处理,解决了农业肥料问题,也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厕所革命”。这些惠农工程的试试不仅得益于细心的探索,更得益于他勤奋的学习。多媒体信息网络时代的今天,干部学习的条件越来越好,学习方式越来越多样,接受新的事物更多,但总有些人沉迷于娱乐、低俗的东西,缺乏一种书中望世界,书中看民生的心理,缺少读书给人带来的无限力量。

三、要坚定信念,实干担当,办事公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能够敢为人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身体力行完成当时条件下想都不敢想的打坝工程,面对农民的不理解, 用实际行动和惠民政绩一次一次的证明。创办了铁业社、代销店、裁缝社。把县上奖励自己的三轮换成钢磨和手扶拖拉机,每做什么都在为民着想,深夜分粮在每户村民家考察,确保贫困的多分一点,做到“一碗水端平,办事公道”。村民都能心服口服。 八次申请入团,十次申请入党,由于当时时代背景的原因,每次申请退下来,递上去,退下来,又递上去,深刻的体现出 对党坚定的信念。

四、一个人的影响力能够带动身边的人。

离开梁家河给村民留下来许多的物质、精神财富,当年的淤地坝至今依然是梁家河最广阔的良田,村民至今受益,更重要的是 给更多的人留下不竭的精神力量,“随娃”石春阳依然保持着 当时做支部书记的工作作风,带领村上一心谋发展,给村民谋幸福、增收入。“铁锁”武晖读书学习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做出很大贡献,“黑子”王宪平以“干部就要留住身上的泥土味”为群众办实事,刘永耀、巩保雄等等为群众服务的人都受到 的影响,这些人只是书中的一部分, 总书记以自身“坚定性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的精神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人。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将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坚定对党的理想信念,把吃苦当做一种磨练、当做一个成长成熟的阶梯,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好本职工作,服务人民,忠诚于党。为新时代我们共同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二)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这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诗,说明了一个道理:地以人而名,景因人而重,只有人杰,才有地灵。陕北延安有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子,因为习近平等一批知青在这里插队待过,默默无闻的梁家河因为习近平的“中国梦”而名扬海内外。

细细品味实文学《梁家河》,我是一遍又一遍被幸福地感动着。《梁家河》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村插队时的工作生活,再现了总书记由一名知青成长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历程,真实记录了几十年来梁家河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全书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情节生动,具有浓厚的陕北乡土气息,有很强的可读性,是广大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励志成才的实践教科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1969年1月,16岁的知青习近平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被分到延川县梁家河村,一呆就是七年。环境之艰苦,劳动之繁重,饥饿之折磨,这些没有吓倒少年习近平。因为他相信,黄土地养育了他的父辈,也一定会以宽大的胸襟接纳他。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正如孟子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三国时的曹丕曾在其著作《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是我听到的对读书写文章最高的褒奖。在梁家河插队的知青习近平就喜欢读书。那“砖头一样厚的书”,有古代的、现代的,有中国的、外国的,有文学的、哲学的、自然科学的。习近平读书涉猎广泛,爱思考,善创新,能实践。他一面进行着他的农民化实践,一面在书中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对他来说,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喜欢读书,心里自然就亮堂。

社会是一本大书,梁家河教给习近平“土”学问,习近平也教给了梁家河“洋”学问。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在习近平看来,梁家河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此他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习近平是一个爱学习、爱思考,强调知行合一的人!白天考察,晚上总结,在**考察沼气池工作收获最大。在知青落脚点的梁家河村建成的沼气池,这是延川县第一口成功的沼气池,也是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是创新过程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一方面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一方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在梁家河,“知青林”苍翠,梁家河的第一座水坠坝仍然是现在村子里最好、最平整的土地,这是习近平当大队党支部书记时给梁家河留下的一笔丰厚的财富。实践证明,科技与政治是紧密联系的。科技搞上去了,生产生活问题解决了,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梁家河这个小村庄得到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饱读诗书人当强,少年强则中国强。正是读书带给习近平他们无限的力量。习近平说:“书里有更广阔的世界,有更丰富的知识,通过学习,人增长了见识,汲取了知识,就会变得更坚强、更强大。”在离开梁家河的前一天晚上,习近平召集社员开了个座谈会。他深情地说:“我来咱梁家河这七年时间,学会了很多东西。咱梁家河的群众无私地接纳我、帮助我,让我在这里步入社会,入团、入党、当村支书;我从这里出发,返城上大学。梁家河给我的一切,我都不会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群众办实事。习近平曾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伟大的时代,孕育着伟大的梦想。梁家河,一个陕北不起眼的小村庄,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漂洋过海,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成了诠释“中国梦”最好的教材,成为无数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站在家乡的桥头,遥望梁家河那年那盏油灯,穿越茫茫的时空,温暖陕北的窑洞,指引知青阔步前行的康庄大道,幸福之花早已绽满祖国的锦绣山河。

(篇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纪实文学《梁家河》用细腻的文笔描写了习近平和梁家河群众的深厚感情,提供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教材,我们学习研究梁家河蕴含的精神,就是要从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中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源泉,进而获取投身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描写了40多年来习总书记两次回到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和对相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如今他已位高权重,回来时却像一个想家的孩子,一声声呼唤乡亲们的小名,亲切自然拉家常,村里的一山一水,一人一事都让他念念不忘。在回答:“有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延安人”的提问时,习总书记脱口而出:“我确实把自己当做一个延安人,因为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启程点……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很多基本的特点,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他教了我做什么”。饮水思源,拳拳赤子,不论走的多高多远,心中装着百姓,才能不忘根,不忘本。

我们要向总书记实干攻坚的使命担当对标看齐,坚定扛起责任。在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的环境中,青年习近平带领村民打淤地坝,挖深水井,建沼气池,办铁业社,“有决心、有毅力,轻易不说出口,只要说出口的话,只要认定了的事,他就坚持到底。”作为基层一线的乡镇干部,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教诲,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着力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加强各领域党的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突破,体现责任担当。我们牢记共产党人的宗旨“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个农村家庭走出来的孩子,从大学生村官到基层选调生,一步步的成长起来,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本职工作,尽心尽责做好每一件事是我所能做并且一定要做好的事情,这样才能不负青春。

特别是在当下,很多干部都深处脱贫攻坚一线,也许,面临的扶贫工作十分艰苦,也许,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还有很多,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坚定党性原则,能够端正为人民服务的情怀,能够时时刻刻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那么,办法总比困难多。想想习近平的七年梁家河知青岁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春不息,奋斗不止。

(篇四)

近日,社区党支部赠阅了《梁家河》一书,抱着好奇的心理,不禁翻开了这本红色读物。

《梁家河》讲述了 总书记在延安的七年知青岁月,生动的再现了 总书记从大队知青到党支部书记的整个历程,也记录了梁家河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从 总书记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求真务实、不畏困苦的优秀品质。

总书记在梁家河的日子里,什么苦都吃过,他住过窑洞,睡过大炕,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不断地给自己的人生制定目标,不断地思考如何帮百姓致富。时时刻刻都在为百姓着想,为百姓办事。

联系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工作消极怠慢,对待工作不热忱,群众找他办事一再推诿,明明是分内之事,却让群众跑很多冤枉路。《梁家河》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了现在很多的党员干部所不具备的品质,也对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为当代青年坚定理想、立志成才起着重要意义。

(篇五)

《梁家河》一书记录了习总书记在在黄土高原腹地的小村庄——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他在那片黄土地上生活、学习、劳动、奋斗,在艰难困苦中磨砺,在不断成长中服务群众。

通读全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迎难而上的意志,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年青一代好好学习。而让我最受益匪浅的是,习总书记在过去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不怕苦,不怕累,用理想和信念建设功业。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在窑洞里读书求知,在逆境中砥砺上进,在实干中树立了“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我们作为年青一代更应该如此,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群众观,要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担当意识、奋斗精神,以习总书记为榜样,更加自觉地向习总书记看齐,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自觉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坚强捍卫者,发扬"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奋斗精神,不断磨炼意志,提升能力,不断加强各类知识的学习,形成拼搏奉献、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努力克服人生旅途中的重重困难,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考验,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篇六)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硕果累累。适逢国庆放假,怀着崇敬之情,带着探幽寻梦的心境,我走进了梁家河村。

梁家河村是延川县文安驿镇的一个拐沟村,在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两面是黄土大山,中间是条窄窄的川道,一条山间小溪缓缓地流淌着。这是陕北黄土高原上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一个小村落,以前名不见经传,如今却因走出了共和国的新一代领导人——习近平而名扬天下。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村插队落户,并入了党,后来又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在这里劳动生活了7年。后来,习近平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陕北真是一块的神奇土地,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轩辕黄帝以陕北为根据地,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奋斗,将上万个部落诸侯国统一为大中华,开创了文明时代。无独有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藏龙卧虎的陕北高原,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马文瑞、阎红彦、贺晋年、贺吉祥、陈克功、吴习智、李赤然、高维嵩等革命领袖,举红旗,惩腐恶,建立了红色革命根据地,成为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央红军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共产党毛主席,也以陕北为根据地,将内忧外患,四分五裂的旧中国统一,建立了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共和国的新一代领导人习近平也以陕北高原为根,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神奇的土地,神奇的巧合。

艳阳高照,秋风拂面,来村参观学习的人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当我们坐着村上统一安排的电瓶车,来到梁家河村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硕大醒目的标语——“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第二故乡”。这句话是习总书记说的,人们耳熟能详。在标语前,旅游的人们纷纷合影留念。

梁家河村一排排窑洞依山而建,沟道两旁的山坡上林草茂密,蝉鸣鸟叫;枣树上,大红枣儿在艳阳的照耀下,格外惹眼;14座连环坝(包括治沟造地)种植的**0多亩玉米、药材,丰收在望;村民们忙忙碌碌,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的在坝地作务庄稼,有的在山上采摘苹果,有的忙碌着农家乐生意,有的接待着慕名而来参观学习的客人……

穿梭于总书记住过的每一座院落,凝视着村史馆和窑洞中悬挂着的那一幅幅珍贵的照片、陈列着的一件件农具,倾听着讲解员的讲解和村民们的介绍,抚摸着总书记睡过的土炕、床铺,用过的马灯、水壶、煤油灯,我心潮起伏,感慨万端,亲切、温暖和崇敬之情不禁涌上心头。

习近平在梁家河先后住过三个地方。刚来插队时住在村民张清源家的窑洞里,一年后人家的儿子要结婚,又搬到村民吕侯生家的窑洞里,但仅仅住了三个月。1970年,大队专门为北京知青修的六孔窑洞落成,习近平在其中的一孔窑洞里一直住到1975年10月7日离开去北京上大学。当年与习近平来梁家河村插队的还有北京八一中学的14名知青。那时,梁家河村分为上队和下队。5男4女9名知青被分在上队;习近平和其他5名男知青被分到下队,6人一起住进了张清源家。习近平出生于1953年端午节,1969年1月23日到达梁家河,准确地说,他当时只有15岁多。一个那么小的年龄,别说是天天要参加农田基本建设、耕地、修路、背粮等重体力劳动,就是让他什么也别干在山沟沟里待着玩,那也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习近平生在大城市,长在大城市,从未接触过农村和农民,更未体验过农村的劳动和生活。下乡插队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是,这些并没有吓倒习近平。他谦虚好学,敢于吃苦,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很快就掌握了掏地、送粪、播种、收割、拦羊、砍柴等简单的劳动技能,习惯了农家生活;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融入了村民中间,与乡亲们打成了一片。

梁家河村的父老乡亲们也没有小看和嫌弃这些北京来的娃娃们。那时候,正是陕北最困难的时期。村里一下子添了这么多人口,就等于在老百姓的碗里争饭吃。然而,梁家河村人张开了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习近平和北京知青们,让他们吃最好的饭食,干最轻的农活,像自己的娃娃一样疼爱着他们。村支书梁玉明最先看到了习近平的档案,知道了习近平的身世,但是他没有声张。后来通过其他知青之口,村民们也知道了习近平的家庭情况,更知道了他父亲“犯过错”。可淳朴善良的乡亲们非但没有歧视、没有冷看慢待习近平,反而对他的遭遇报以同情,这使得初涉社会的习近平感受到了梁家河的温暖。

习近平刚开始往山上担粪,不会换肩,长时间固定使用一个肩膀,肩膀被扁担压肿了,疼得不能压担子。为不影响担粪,习近平就将上衣脱下来,垫在肩膀上继续担。背晒黑晒烂了,还起了燎焦泡。她们看到后,十分心酸,就教他如何换肩,或者劝他不要担了。但倔强的习近平说什么也不肯,坚持和乡亲们一起担粪。习近平不会生火、推磨、滚碾子,乡亲们就手把手地教给他看。乡亲们吃的洋芋、蒸团子、豆钱钱饭、酸菜、苦菜,习近平也跟着吃,从不挑三拣四。

习近平谦和,对人真诚,说话语速较慢,思想积极,劳动卖力,干什么都有板有眼,非常能干。习近平爱和群众开玩笑,劳动间隙,往往喜欢与年轻小伙子摔跤,三个两个都拿他没办法。在村里15个知青中,习近平的表现是最好的一个。村里最累的活是农闲时建大坝和修梯田,每次都要从秋收后的农历九月忙到来年二月。最忙时,要从清晨干到深夜,每人一把手电、一盏马灯。年轻的习近平擅长推土,跑得最快,推得最多。与习近平一起劳动过的生产队长张卫庞及许多村民都夸习近平干活肯吃苦,脏活重活苦活抢着干,从不耍奸溜滑。1973年,村里决定打一口水井,习近平带头跳下水井挖稀泥。在村里建大坝的时候,为了清理大坝里的冰渣、夯实地基,习近平脱了鞋袜,把裤子挽到半腿上,带头跳进刺骨的冰碴中。看到习近平这个举动,十几个村民也跟着跳了进去。村民们至今还清晰地记着,习近平站在冰水里腿已冻得毫无知觉的样子。

习近平是一个热爱学习、善于帮助人的人。从北京来的知青中,习近平带的箱子最大,装的东西最重。箱子大和重,不是因为带的生活用品多,而是书籍多。每天出山劳动,他不光扛着农具,还要带着书;劳动间隙,别人休息,他却看书。每天晚上,他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往往要读上半宿才肯睡觉。在7年的插队生涯中,习近平读了不少书。村里谁家滚碾子、推磨,或者干其他家务活,只要习近平遇上,便会主动走上前,搭上一把手。

由于习近平插队劳动表现好,在村支书梁玉明的帮助下,1972年6月,习近平入了团。之后又于1974年元月,在梁玉明等人的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梁玉明发现习近平是个好后生、好苗苗,便提议和推荐习近平接替他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得到社员们的一致拥护和赞同。

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后的习近平,处事公道,公私分明。村里谁劳动表现好,他就看重谁;不好的,就批评教育;拍马屁绝对不行。他性子直,不管你是谁,不讲脸面,不留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怕得罪人。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主要做了五件大事:一是带头建了4座大坝。现在连同后来治沟造地,已形成了14座、**0多亩的连环坝系,成为土不下、泥不出口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园。二是修了沼气池。1974年,习近平从报纸上看到**绵阳沼气办得好,便自筹路费,前往考察学习,回村后修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获得成功。之后进行大面积推广,全村沼气很快发展到了22口,用于做饭、点灯,极大地减轻了群众负担。次年8月(1975年8月)省里在梁家河村召开了现场会,习近平介绍了经验,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三是种蔬菜,为村民改善生活。此前,村里除了洋芋,吃的菜很少,即使吃菜,吃的也是腌酸菜。习近平就买来菜籽,在6亩河滩地上种了辣椒、西红柿、豆角、香菜、茄子等,使村民能够在夏秋季节吃上新鲜的蔬菜。四是为村民建起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一些日用品、劳动工具就不需要跑到镇上甚至县城去购买和加工了,实现自给自足,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五是挖了一口水井,使村民吃上了干净卫生、清冽甘甜的泉水。

从1972年开始,村里的知青就陆续以招工等形式回了城。只有习近平不愿放下手中未完的事业,其实更重要的是舍不得离开梁家河的乡亲们,几次放弃回城的机会。直到1975年10月,习近平经过层层推荐选拔到清华大学上学,这才最后一个离开梁家河。临走时,习近平最后召开了一次村干部会议。石春阳至今还记得,会上,习近平嘱托大家:“今后不管谁当领导,都要为群众服务,一碗水端平。”

1975年10月7日上午,习近平就要正式离开梁家河村回北京上学了。他推开门,眼前的情景使他震惊了:院子里站满了黑压压一群人。原来,乡亲们得知他要走,便自发地前来送别。有的送的是笔记本,里边写着祝福的话;有的送的是豆子、小米、南瓜、红枣、鸡蛋等,以表心意。当时,习近平哭了,许多村民也哭了。乡亲们送了一程又一程,久久不愿道别。习近平也迈不动步子了,他哽咽着对老支书梁玉明说:“我不回北京读书了,一辈子也不离开梁家河,和乡亲们一起劳动生活!”习近平的不舍决定,梁玉明及其乡亲们岂能答应?最后在梁玉明、梁玉锦、张卫庞、石春阳、巩振福、吕侯生等13名社员的陪伴下,习近平边哭边挥手说:“我还会回来看你们的。”这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乡亲们,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梁家河,赶往延川县城。当晚他们住进了在县百货公司当炊事员的梁家河村人吕能胜家。大家坐在一盘土炕上聊天,聊村里的事情,谈梁家河未来的发展,彻夜未眠。第二天早饭后,大伙共同凑了五块五毛钱,在县城唯一的照相馆集体合影留念。老支书梁玉明又坐大卡车把习近平送到了延安。之后习近平才独自辗转到西安,回到北京。

习近平离开梁家河后,仍然牵挂着梁家河村及其父老乡亲们;梁家河村的父老乡亲们也时刻惦记着习近平。他们相互保持着联系,互通信息,往来不断,彼此的友情与日俱增。1993年8月12日,离开村子15年、时任福建省厦门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回到了梁家河村。他在整个村子里转了一圈,给每家每户都带来礼物,送上问候。当年的社员,大一点年龄的,他都能够叫得上名字。同时,筹集20多万元,为村上建了8孔窑洞的小学。之后,他曾4次复信向梁家河村父老乡亲问好,勉励村“两委会”及父老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梁家河村的梁玉明、石春阳、石治山、梁玉锦等也先后到习近平工作过的福建、**等地看望他,受到习近平的热情款待。仅梁玉明去福建8次,到**4次。习近平见到乡亲们,意味深长地说:“当年,我人走了,却把心留在了这里。”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接到他的第二个房东吕侯生的来信,说他腿出了问题,在当地治不好。于是习近平就把吕侯生接到福建,自己花钱为他看好病。回家几年后,吕侯生的腿疾又复发,第二次来到福建,还是习近平帮助住院治疗。最后,吕侯生因腿疾太重,需要截肢,习近平给予了鼓励,并又一次出路费和截肢钱,让吕侯生联系最好的医院截肢,感动得吕侯生不知说什么好……

梁家河人在党的好政策的指引下,走上一条康庄大道,“务实、勤劳、团结、奋进、爱民”的梁家河精神,也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知。村上确定了紧紧抓住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知青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相继回村,大家依靠保留下来的知青院、知青淤地坝、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等知青文化资源,借助国家扶持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相继建设了村史馆、知青文化体验园、苹果采摘园、耕作园、农家乐等一系列旅游项目。面对全国人民来到梁家河,学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积极做好迎接游客的准备。实施村庄绿化亮化工程,在村主干道两旁栽植刺柏、**杨4000多株;在河道两侧和农户门前院落种草40000平米,在村间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127盏。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全村166孔窑洞、70间平房实施全面改造,新修、改造厕所64座。完善了产业功能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村史馆,新修停车场3处,公厕4座,开发知青文化旅游景点6 处,旅游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围绕乡村旅游,对群众进行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技能培训,提高了村民的创业意识,提升了创业能力。目前,梁家河已发展“农家乐”6 家、乡村旅舍 1 家、工贸公司及梁家河土特产品牌营销店各1家。

他们积极与陕旅集团开展合作,成立了延川县梁家河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购置了电瓶车40台,解决就业110人,带动了 164人脱贫致富。积极抓好移民搬迁,组织137户群众移民搬迁到镇上统一规划建设的楼房居住,保护了知青文化景区,改善了人居环境。现在是产业在村上、居住在镇上,开始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在村里实施现代高效农业、药材种植、生猪养殖、休闲垂钓等项目,既为群众找到了致富的好路子,又使村容村貌变得整洁。目前,梁家河已成为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教学基地、港澳青少年学习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爱国培训实践基地。

去年,梁家河村人均纯收入已达9600元。如今,梁家河的苹果、小米已成了知名品牌,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梁家河村与本香、中菲养殖集团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合作,目前已建成7座养殖场,其中6座已经进猪、存栏1**头,现在入股169人,预计每年的利润将达31万元。梁家河的乡村旅游已成为村上新的支柱产业,成立了村集体企业——梁家河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实行“公司主导,群众参与,自主经营,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购置了电瓶车40台,解决就业113人。据统计,自今年5月份到现在,慕名而来的游客超过10万人次,新建农家乐12家,目前已有6家投入运营。

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梁家河村的发展道路无疑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和途径。  

望着这一座座水坝,一层层梯田,一片片果林,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不久的将来,梁家河村一定会像**的华西村、河南的南街村和陕西的袁家村等村子一样,成为闪耀在中华大地上的耀眼明珠。如果中国的农村都像梁家河村一样走上富裕道路,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会美梦成真。我们坚信,我们一定会美梦成真!

(篇七)

学习梁家河精神——吃苦奉献

知难而进,永不妥协。梁家河生活之苦、自然环境之苦,是苦中之苦。陕北人用“苦焦”二字形容生活的艰难,用“受苦”来形容劳动的艰辛。习近平同志曾说过,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是他经受的“五关”,而最难的是跳蚤关。面对这些苦,习近平同志在自述中讲到:“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惊不变,克难而进。”

你的干劲有多足,取得的成绩有多大。习近平总书记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十五六岁孩子”锻炼成为群众眼里“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在这段艰苦岁月里,他养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敢作敢为的可贵品格。

以苦为荣,无私奉献。习近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生病,几乎没有歇着。下雨刮风在窑洞里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还要去放羊,什么活都干,到后来扛二百斤麦子,十里山路不换肩。梁家河村民用“吃苦耐劳”来形容习近平。在他们的印象中,农历二三月修渠打坝,习近平同志经常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当时社员都评价他是“好后生”。

梁家河精神是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围绕梁家河精神所传播的梁家河故事是真实的、生动的、鲜活的,也是感人至深的。梁家河精神需要理念传播,需要实践传播,需要内心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使梁家河精神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的行动指南,成为全体党员践行党的宗旨动力,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树立远大理想,认识中国国情,了解社会的人生财富。

(篇八)

如果要问中国举世闻名的富裕村是哪里,恐怕绝大多数国人都会条件反射地想到华西村;但如果问中国最具知名度的贫困村是哪里?恐怕很多人答不上来。但一提梁家河,估计很多国人都不会陌生了,甚至很多国际媒体也都知道了它的存在。

      中国的贫困村应该来说不在少数,为什么梁家河能举世闻名呢?因为这里走出了我们的国家主席习近平。或许有人会说,是习近平主席成就了梁家河,是梁家河沾了习近平主席的光。但我想说的是,其实这里是有因果关系的,正是因为梁家河先锻造了习近平主席,才有了今天的知名度与关注度。

      可以说,梁家河与习近平主席的关系就像土地与参天大树的关系。梁家河给予青年习近平营养,待习近平主席成为国之参天大树后,他又用自己的博大给梁家各以阴凉。

     《梁家河》这本书讲述的就是习近平与梁家河的温情故事。对于有过陕北知青经历的人而言,我想翻开《梁家河》是可以找到很多共鸣,勾起很多回忆的;而对于处在人生转型期的中青年而言,翻开《梁家河》除了能看到普通青年习近平奋斗的样子,更多的是能收获作为青年人该有的正确的奋斗姿态。

      我花了大概两个小时读完了这本书,内心受到的触动是很大的。

      在书中,我感受到的第一个触动就是,人永远不能忘本,不管你有多么辉煌腾达,都不能忘本。

     书的开篇就讲述了习近平主席**年重返梁家河的情景。40多年过去,习主席依然能够认得那些当年和他共同生活过的老乡和小伙伴,并且能一一叫出他们的小名。这对于一个国家主席而言,实在难能可贵!

     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书中描述,我们看到,习近平主席并非当上国家主席才刻意衣锦还乡,而是在这离开的几十年里,一直都默默关心着父老乡亲们,在福建和厦门任职时,他曾自费给老乡做手术,也曾带着福建特产去给父老乡亲拜年。

     正是习近平主席这种平易近人,让他深入民心。可以说,习近平主席提出来的“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号召里的“初心”就是来自梁家河,让像梁家河一样贫困的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过上小康的生活。

     而第二个触动就是,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不要放弃学习和成长,养得根深,才能叶茂。

青年习近平劳动所在地,身边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民,应该来讲是没有学习的氛围的。但青年习近平却依然上进,白天跟农民兄弟去野蛮体魄,晚上独自点煤油灯文明精神。

     在那样的环境,头顶着“黑帮后代”的帽子,能不自暴自弃实在难能可贵。

     正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苦读,开阔了他的视野,提升了他的品位和觉悟,这也为他能走出山村读清华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没有他高度自律的自我学习,他就没有读清华的机会,也就不会有以后的丰富人生。

    第三个感触就是,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直面困难并创造性地解决困难是快速成长的最好途径。

     在梁家河,青年习近平敢想敢干,努力调研学习带领大家建设了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解决了百姓照明和生火做饭的问题;他力排众议,带领大家打坝,为老百姓增产;他建立铁业社,代销生活用品,理念超前,解决了老百姓生活物资采购难的问题。

      每一件事情背后,都透露着青年习近平独特的领导力、组织协调能力、干事魄力和毅力。可以说,对于一个没有系统接受过管理培训的青年而言,他能担任村支书,协调方方面面,让众人信服,是非常难的。

     所以,青年习近平的村干部经历告诉我们,人的能力是在一次次的难题破解中提升的。

     第四个触动就是,人生会面临很多选择,不要把只看眼前利益,每个选择都该放长远。

     文革结束后,各大城市陆续对广大知情发号召,进行招工,招考,就业和征兵。当时北京知青都走得差不多了,只剩下青年习近平了。换位思考,我想如果是我们普通大众中的任何一人,应该都会焦虑和纠结吧,到底该就业,还是当兵,还是考大学?

     但青年习近平很坚定,就是上大学,并且就要考清华大学。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如愿以偿,开启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其实,仔细品读,还有很多收获。

    读完《梁家河》,很欣慰梁家河也发生了巨变,人民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我想,梁家河人能走在时代前列,更多的也是靠他们自力更生,求新思变吧。

     从来没有救世主,青年习近平的人生巨变归功于他自身的砥砺奋进;梁家河人的幸福也是自我奋斗使然。而我们每个个体,都应该像青年习近平一样,脚踏实地,放远未来,为实现个人的幸福梦而努力。

(篇九)

西外青年大学“习”,感悟梁家河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梁家河精神,培养务实担当的品格、践行矢志不渝的信念,同时引导团员青年实现全面发展,切实增强暑期支教团员的先进性和光荣感,2018年7月19日,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守望社会实践服务团在临潼东岳中心小学举行了以“青年大学‘习’·感悟梁家河”为主题的团支部活动。伴随着响亮而有力的团歌,队员们向团组织靠拢的决心与信心变得更加坚定。 

在学生代表发言环节中,姬宁同学谈到,每一位队员都应该在实践中磨砺自己,在工作中严于律己,以团歌为号召,以团旗为标杆,以团徽为荣耀,在不断积累中追求自己的理想。随后,全体成员一起观看学习了纪录片《梁家河》。梁家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起点,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中所树立的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初心,奠定了他治国理政思想的基础,形成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个有大学问的地方”,这个坐落在陕西北部的小村庄,深深饱含着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和攻坚克难的意志,是无数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在随后的总结发言中,指导老师高洋也对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她希望全体队员既要不畏困难,克服艰苦环境与外界压力,也要不断学习,坚持读书充实自己;既要不忘初心,永远心怀善良与感恩,也要不舍团结,为当地的孩子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通过学习与交流,队员们认识到,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把从《梁家河》中汲取的精神营养化作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未来,全体支教队员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梁家河精神,自觉成长为信念坚定、艰苦奋斗、实干担当的西外青年,始终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拥护者、实践者和推动者,用实际行动共同书写新时代青年奋斗的青春篇章。(

(篇十)

    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是对习近平主席在梁家河上山下乡生活的真实写照,更真实的反映了梁家河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缩影的变化。

    习近平在梁家河生活了七年,可以说是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这片土地。作为一个“北京娃”,怎么样适应这里的环境,怎么样学会在这片土地上生存,那可真的不是一两句话能道尽的。

 初到梁家河,知青们首先要适应的就是这里的劳动强度,还有无处不在的跳蚤,露天的厕所,洗澡的不便。而对习近平来说困难还不止这些,村民的议论偏见,“黑帮子弟”的帽子,都是压在他身上的重担。但是这些重担都不能压垮他,甚至他在成长中变现出来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积极向上都深深的震撼到了我。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打水坠坝一事。习近平在当选大队党支部书记之后,为梁家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梁家河沟口打一座水坠坝。习近平有心改变梁家河贫穷落后的面貌,希望通过这项新技术让梁家河人不再挨饿。但是打水坠坝,阻力不仅仅来源于技术的空白,更来源于农村人民宗族思想,因为王家的祖坟正在堤坝位置。

   习近平面对这些困难并没有退缩,因为他深知这是在为农民办好事。同时他做事也讲求方式方法,在技术问题上,他查阅当地水文资料,请教水利部门专业人员,制定了科学的施工标准;而在劝解乡亲的问题上,他一直以来的“团结观”帮了他。他请王宪平帮忙,王宪平在听了他的详细计划之后,愿意替他出面劝说自己的叔伯们。打破壁垒不容易,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坚持中,人们看到了他们的诚意,也感念于习近平平常的为人处事,终于放下了芥蒂。

   打坝工程得以顺利进行,但是最困难的事情解决之后并不是就能高枕无忧,后续的工作如果不能按照计划完成也会前功尽弃。习近平在这一过程中一直身先士卒,主动承担在抽水泵出水口铲土的工作,苦活累活抢着干。终于坝打成了,现在这块坝地仍然是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

   这也让我想到了来延长阿青的那些北京知青的事迹。延长作为陕北的贫困地区,粮食短缺严重,尽管有乡亲们的关照,知青们还是填不饱肚子,再加上对农村环境不熟悉,甚至出现了误食“猪尾巴草”中毒的事情。那个时候的农村,男女老幼都要下地干活,知青们没有吃过这样的苦,就算是在垫着布,手、肩膀还是磨破了皮,甚至是血肉模糊的。但即便是这样,他们也没有停下来,直到结了一层又一层厚厚的茧。而现在,当这些知青们再次返回当年上山下乡的地方,无不泪流满面,感慨万千。

   我们在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一代知青们的身上,不仅仅学到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积极进取,修身持己的品格,更学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能为这个世界做好事。

(篇十一)

当我拿到《梁家河》这本书后,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句“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这是总书记对梁家河的情怀。寸木原从斧削成,每于低处立功名。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在通读《梁家河》后,我从总书记在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中领悟到崇高的理想追求、深切的为民情怀、强烈的进取精神和优良的品德作风,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信心,让年轻的我感到不再迷茫,从思想和灵魂深处崩发出强大的精神动力。

《梁家河》这本书用朴实的语言、细腻的文字讲述了总书记和梁家河群众之间建立的淳朴而深厚地感情,这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是鱼水深情,这份至真的浓情厚意深深的打动了我,也温暖了我。当总书记要离开梁家河,在选新村支部书记时说过,当好村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 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的利益始终放在首位,就要坚持原则,“一碗水端平”。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应该始终铭记正直做人,公心做事,要时刻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克已奉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馈群众。

青年时代的总书记,也跟我们很多青年人一样,有过迷茫、有过彷徨、有过失落。面对前途的迷茫、生活的困苦不适,总书记没有逃避、没有退缩,而化被动为主动,在艰难困苦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与父老乡亲打成一片、融入一体,真正了解人民疾苦,完成了人生的初次蜕变。这本书对我们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让我感到不再迷茫,也让我更加懂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要把更多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到工作中。我们都是人民的孩子,我也是人民中的一员,我只有脚踏实地的为人民做事,才无愧于心,无愧于人民。

(篇十二)

                                                                天降大任多磨难,

                                                                苦其心志铸赤胆。

                                                                狂沙肆虐汗水洒,

                                                                窑洞潮湿身体寒。

                                                                跳蚤不知健儿饥,

                                                                井泉闻听百姓欢。

                                                                脱贫攻坚奔小康,

                                                                民族复兴扬风帆。

(篇十三)

梁家河,这个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生活了7年的地方,这个给了总书记最初信念并注定了他人生轨迹的地方,让我充满了期待与好奇。

在梁家河村史馆,我们聆听了当年习总书记离开梁家河村时,有13名村民把他一直送到延川县城的往事。当年,习总书记亲自带着干部群众从建大坝、挖水井、修沼气、种蔬菜、办代销社等吃饭饮水问题抓起,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群众看到他的为民之心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从而很快赢取了当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随后,我们又拜访了梁家河村老党支部书记、习总书记的入党介绍人梁玉明同志。老先生年纪很大,却精神健硕,还热情地给我们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学习和工作的许多往事。他说:“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有抱负、有远见,热爱学习、见多识广,果敢稳重,是个培养的好苗子。我经常给他讲党的使命,鼓励他克服艰难申请入党,并把支部书记的担子交给他,让他在曲折和磨难中坚定革命意志、锻造不折不挠品格、锤炼艰苦奋斗作风。”

短短1天时间,我和其他14名村支书重温了习总书记的光辉足迹,途中所听所见令我感触很深。我在我们村里已连续16年担任村干部。这次考察,我对如何进一步当好村级带头人、培育好后备干部和抓好村里各项事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总结来说,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16个字,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群众是淳朴的、重情的,习总书记从大队党支部书记一直到成为我们党的总书记,时刻保存着那份爱憎分明、爱民为民的情怀,是令人钦佩、令人折服的。同时,农民群众是最朴实的群体,农村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在梁家河人的眼里,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担任大队支书时为人耿直、一身正气。用他们的话说,总书记就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怕得罪人”。

当前,党中央实行的惠民政策很多,群众要求比较高,不仅希望兑现政策,更希望我们村干部也能办几件看得见的实事好事。此次学习考察,让我身心得到了一次历练和洗礼。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纪实文学梁家河精神学习心得范文(13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8790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