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发言稿范文三篇

时间:2019-05-14 12:34:39 网站:公文素材库

今年是开放40周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我们能够感受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我们的生命越来越美好,我们感谢祖国的发展与那些为了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人们。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发言稿范文三篇。

    第一篇

    20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出生于大山深处一个只有20多户人家的小村寨——今安顺市西秀区杨武乡。那个时候的家乡,经济萧条,物资匮乏,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贫困的家乡人民无奈地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村寨里人畜混居,房前屋后污水横流,到了夏天,蚊子、苍蝇嗡嗡作响,驱之不去。夜晚照明依靠昏暗的煤油灯,煮饭取暖都是烧柴草,因此村中经常因此发生火灾。村里村外道路蜿蜒崎岖,物资运输全依靠肩挑马驮。田地灌溉望天落雨,旱灾年份,水稻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大部分人家只能借粮度日。因农业生产设施薄弱,加之经济基础差,人们的生活水平只能在基本的温饱线上挣扎,根本没有生活质量可言。比如一件衣服大的(孩子)穿了小的(孩子)穿,直要穿到头通底落的才完成它的使命。家中粮食以玉米为主,菜肴则常年局限于白菜、萝卜、马铃薯,名副其实的粗茶淡饭。一方水土根本养不活一方人。当时人们普遍营养不良。我还记得好多小伙伴面黄肌瘦、无精打采的神态,大人们说他们是生欠肝,就会用针尖给他们扎破手心的办法作治疗,那种落后而野蛮的治疗法,现在想起来都会令人不寒而栗。村民居住的大多是低矮破旧的土墙砖瓦房,每到雨天,外面下大雨,家里就小雨。村子人烟稀少,附近没有卫生室和学校,乡亲们看病不得不走十几里山路到杨武乡政府所在地就医,孩子们求学之路也极为艰苦,路途遥远不说,还经常饿着肚子上学,甚至女孩子不能读书。因我父亲是老师,我和姐姐才得以是例外。因为村寨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物质贫困与文化贫困交织,封建思想意识极为严重,除了女孩子不能读书外,父母给子女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妇女不能上桌子吃饭等陋习经常出现。外来文化传播的渠道也特别单一,每年一两次公社举办的电影下乡活动就是当时我们汲取新文化的唯一方式,但由于当时大家的见识少,我的一个同学还闹了个笑话:他看电影回来时,他父亲问他电影叫什么名字,他一本正经的说道:“叫作长春电影制片厂!”他的回答虽然可笑,但却反映了我们对新文化的热爱和渴求。

    总之,那个年代我们村整体设施差,村民教育程度低、劳动技能单一,在语言能力和民风民俗的制约下,种种落后现象不胜枚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各方面设施开始逐渐改善。照明的煤油灯变成了电灯,煮饭取暖的三锅桩、土柴火变成了煤炭铁炉,村庄从夜晚的黢黑幽静变得明亮而有生机;田间地块的灌溉设施从望天落雨变成了科学的水利沟渠,水稻产量因为有效灌溉逐年提高,农户的粮食逐渐能自给自足,吃饭穿衣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的生活质量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曾经的土墙房变成了一栋栋宽敞明亮的水泥楼房,一些贫困户搬迁到了杨武乡移民新村,高高兴兴住上了设施完善的小区房,真正实现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通村道路全部变成了平坦宽敞的水泥路,物资运输全是现代化的车辆运输。在党委、政府的关怀下,自来水也逐渐拉通到各家各户,村内环境卫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保障政策惠及全民,达到应保尽保。教育方面,学校教学、健身器材等各种设施应配尽配,孩子们中午还能在学校吃上免费营养午餐;校园整体环境基本达到宜教宜乐的标准;学子们个个都健康成长成为新生力量。在科学技术、先进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影响下,乡亲们思想彻底得到解放,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活代替了封建迷信活动,女孩们得到了接受教育的平等待遇,她们有了知识就有了就业能力,经济上独立起来了,地位也提高了。妇女享有了话语权,自己的婚姻自己作主,不再受包办、买卖婚姻的封建思想约束。在生活上,电视机、洗衣机基本达到每户一台,智能手机人手一部,摩托车基本达到户均一辆。党的方针政策能及时传播到家家户户,有效地提升了乡亲们的劳动创造力。乡亲们的经济收入逐年上升,吃饭穿衣物资各取所需,生活水平从温饱迈向小康,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村庄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安定祥和的景象,节假日里,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四十年的春华秋实、四十年的日新月异、四十年来的旧貌换新颜。乡亲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变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富国强兵的伟大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实道路。今天,虽然我们的整体状况虽然还需不断努力提升,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父老乡亲团结一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定走深化改革开放道路,勤勤恳恳,艰苦奋斗,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抢抓国家精准扶贫开发的大好机遇,认真思考拟定适宜我们的脱贫方案,走出一条适合我村的发展道路,我们村一定会实现美丽乡村的中国梦,与全国人民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篇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组织开展了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88年,毕节试验区成立。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民革中央1991年将纳雍县确定为定点扶贫联系县和参政议政多党合作建设基地。27年来,民革协助当地中共党委政府,不仅推动当地改变了落后的面貌,更探索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科学发展的新路子。这期间,一大批自强不息、光荣脱贫、扶贫济困、敢于奉献、心系群众、守望相助、勇于担当、改革创新民革知识分子、企业家和其他社会人士为纳雍付出了大量心血,给纳雍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社会上也受到了广泛的赞誉,李国瑞就是他们当中的伟大且平凡的一员。

    李国瑞同志是原民革安顺市委第四、五届主委,原安顺地区科协副主席,农业专家。1991年底,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统一部署,贵州省毕节地区最贫困的纳雍县成为民革中央的定点扶贫联系县。1992年4月底,民革中央首次组织农、林、牧、化工、地矿、医药等方面的11位专家赴纳雍考察,作为专家组成员的李国瑞同志第一次踏上了这片贫瘠的土地。虽然同在贵州这片蓝天下,但当时纳雍县落后的生产面貌,薄弱的农业基础,深度的贫困状况,让李国瑞同志忧心忡忡。“纳、威、赫,去不得”,这句流传于乌蒙山区的一句民谣,道出贵州毕节的封闭落后,其中以纳雍、威宁、赫章三县为甚,谁家也不愿把姑娘嫁到这里来。那一刻,高度的责任感、神圣的使命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从此,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民革中央对纳雍县的扶贫工作中,也因此与扶贫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时至今已有26年了。李国瑞同志是民革中央在纳雍扶贫工作人员中连续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为纳雍人民的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1992年4月考察结束后,李国瑞同志根据当时纳雍县农业生产落后的状况,提出了从更新农作物品种入手,引进新品种,推广良种良法的“种子工程”和“丰收工程”的建议,得到了民革中央的支持和纳雍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他在纳雍县亲自选点,调种,指导,当年便从安顺市引进“安粳314”等水稻良种进行试种,结果产量比当地的老品种增长了37%,从此拉开了纳雍县品种更新的序幕。随后的几年里,他还成功地为纳雍引进了“安单136”“安单778”等杂交玉米种子和“贵白1号”油菜等作物新品种。这些优良品种的成功引进和推广使用产生了巨大的带动示范效应,在短短的数年之内,以“种子工程”为龙头带动了农业实用技术在纳雍的全面应用,科技兴农促进了该县农业生产跨越式发展,全县粮食产量从1990年的14.2万吨,提高到2000年的26.5万吨,增长了86.6%,人均粮食从178公斤提高到35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1元跃增到1262元。在20世纪末,纳雍全县基本越过温饱线。这是科技兴农的巨大成就,李国瑞同志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到2000年末,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已经胜利完成。进入新世纪,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翻开了新的一页,开发式扶贫、产业化扶贫,整村推进列入议事日程。为此,民革中央就新一轮对纳雍扶贫工作进行了系列调研。李国瑞同志应邀参加,并就纳雍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设想和建议。鉴于纳雍县长期以来蔬菜生产的空白,城镇、厂矿居民吃菜几乎完全靠从外地调进的现状,根据纳雍蔬菜需求的巨大市场,他认为在农业种植中必须突出发展蔬菜产业。这一设想得到了民革中央、民革省委和纳雍县委、县政府的认同和支持。这时,已过花甲之年的李国瑞同志不顾体弱多病,毅然接受民革中央的委派和纳雍县委、县政府的邀请,长驻纳雍蹲点工作。说干就干,他和乡镇的同志一起深入到贫困乡村,组织和指导农民进行蔬菜种植。他们吃、住在农民家,起早摸黑,风里来、雨里去,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按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在三个乡镇种植了22类蔬菜120亩。试验结果,效益惊人的好,种菜农户当年每亩增收了3000元,是原先种包谷收入的十倍。在海拔1900米的中苓乡试种的夏季反季节大白菜、西兰花、大蒜等七种冷凉型蔬菜也获得成功。一石激起千层浪,纳雍人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们也有条件种出这么好的菜,还能卖上好价钱!县四大班子领导更加重视了,决定拔出专款扶持蔬菜生产,农民群众更加信服了,种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02年在全县的5个乡镇种植蔬菜1500亩,2003年扩大到15个乡镇39个村3800亩。2003年,仅种菜这一项,农民就增收570万元。也在这一年,纳雍县委把蔬菜确定为本县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而今,在纳雍的6000亩蔬菜基地和示范点上,80多种 “名特优新”蔬菜生机勃勃,不仅满足了本县的需求,大量的无公害蔬菜还远销四川、云南、重庆、贵阳等地,纳雍蔬菜已名声在外。祖祖辈辈“萝卜饭菜老南瓜”的纳雍人餐桌上花样百出,也摆上了番茄、黄瓜、西兰花。经过几年的发展,纳雍蔬菜产业已经形成。

    在纳雍蹲点的三年多时间里,李国瑞同志工作起早贪黑是常事。一次,在堰塘村的地里栽完菜苗天已黑尽。为了不误第二天在另一个村子的工作,他挽谢了村干部的留宿,还是坚持摸黑跌跌撞撞地走了10多里的山路,回到住处已是深夜12点过钟。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国瑞同志就赶赴另一个村子。像类似的事情这些年来他做了许多,得到了当地干部、农民的广泛尊重和爱戴。

    纳雍县委、县政府授予李国瑞同志“纳雍县首届优秀人才特殊贡献奖”,并聘他为纳雍县经济顾问,对他的评价是:“李国瑞教授驻纳雍县蹲点工作以来,以纳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为己任,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做了许多扎实有效的工作,不仅对纳雍的经济发展,扶贫开发工作及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其认真负责、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为我县行政和科技干部作出了很好的典范。”

    李国瑞同志在纳雍出色的工作成绩受到了中共中央统战部、民革中央、民革省委的表彰,中共中央统战部和民主党派中央联合颁发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的“全国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他还荣获“民革全国先进个人”“全省扶贫开发先进个人”“全省智力支边工作先进个人”“民革全省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这些充分体现了他对纳雍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已年近古稀的李国瑞同志,怀着一颗对民革事业不断追求的心,没有豪言状语,至今仍然在为纳雍默默地奉献着。这是为了民革,为了贵州,也为了自已一生不懈的追求。

    在李国瑞同志无私奉献精神的影响下,纳雍县的许多干部通过对民革组织的不断了解,积极主动要求加入民革。郭正权——当年追随李国瑞同志在纳雍推广蔬菜种植的见证者之一,现已成为了纳雍县的第一位民革党员,渐渐地,纳雍县的民革党员陆续发展,为民革组织在县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纳雍蔬菜种植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些离不开民革中央的帮扶,其中就有李国瑞同志辛勤的付出。纳雍县现已成为蔬菜种植大县,纳雍民革组织也从无到有,现已成立了民革纳雍县级总支部。民革中央在多年来对纳雍县实施帮扶工作中,硕果累累。民革组织不仅在纳雍县经济发展上做出了贡献,也在纳雍县参政议政、协商民主的政治建设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在众多参与对纳雍县实施帮扶工作的身影中,民革党员李国瑞只是其中一个,但却散发出令人敬佩和神往的魅力。

    第三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改革开放已40年了。回顾这40年的改革路程,我感慨万千:今非昔比了。记得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共中央拨乱反正,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一锤定音,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决定,开创了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安顺的民主党派也恢复了正常活动。1980年4月安顺民革学习小组恢复活动,成为全省民革中第一个恢复开展活动的学习小组,时为5人,党员平均年龄接近70岁。此时我也由省城建局平反,由清镇林场调到安顺地区林业局。1981年5月成立民革安顺市支部,周乾当选为主任委员。1982年,在老党员高炎同志的介绍下,冲破各种阻力,经统战部和省民革的批复,我成为改革开放后全省第一批加入民革的新人。在安顺民革的帮助下,我犹如枯木逢春,精神焕发,积极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之中。记得在同一年(1982年),我应邀参加政协扩大会议,与安顺各界知名人士欢聚一堂,如原国民政府安顺警察局局长戴泽昆、起义人员张发荪(张法孙,安顺民革党员)及工商业者孙起延(当时任民建安顺市支部主任委员)等人共商国是。我因中国共产党礼贤纳士、团结一切可团结的人为振兴安顺而感动。中国共产党确实是民主党派的诤友,与民主党派肝胆相照,风雨同舟。相互的合作基础坚如磐石,历史渊源无比深厚。此后,我充分发挥一技之长,用书画作品参加各种展出,讴歌祖国新貌,并在复刊后的《安顺日报》《安顺晚报》《安顺民革》《贵州民革》《贵州政协报》《贵州民族报》《贵州文史丛刊》《安顺周刊》《安顺消协报》等报刊发表文字10余万字,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宣传保护历史文物,宣传好人好事,介绍名人秩事、风土人情、历史典故,为地方党委、政府沟通社情民意等,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多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获得奖状30余本。我作为民革党员能为振兴安顺发挥余热而深感高兴,也为能够发挥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职能而自豪。

    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往事历历在目,安顺民革已今非昔比。安顺民革组织由小到大,从改革开放初期的5人学习小组,到今天6个支部300多人的庞大组织,党员平均年龄已从接近70岁下降到40多岁,文化程度已是大专、本科不等,甚至硕士、博士也有不少。现在的安顺民革党员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重要部门的监督员,也有机关企业中的骨干、精英。他们在各条战线上发挥聪明才智,为安顺的改革发展、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等事业贡献绵力。安顺民革办公机关也从狭窄的科学路旧址到玻光明亮的联心大楼,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重视,真正是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亲密战友。

    时至今日,年代虽然久远,往事并不如烟,我也从红颜变为白发。耄耋之年的我已是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很多在昔日并肩作战的同志均已作古,我能如此看到40年改革成果已是三生有幸了。如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让全国人民过上了自由、平等、幸福的美好生活。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梦的实现是指日可待的。

    “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我愿在有生之年,用微薄之力,在中共安顺市委的领导下,在安顺民革的帮助下,努力发挥余热,为振兴安顺多作贡献。最后以诗明志,作为我的肺腑之言:

    改革开放四十年,

    中华大地谱新篇;

    早日实现中国梦,

    社会主义万万年。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发言稿范文三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19701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